崽花爷钱心不疼!
——对中国足协高薪聘请外籍教练之我见
前些日子,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外围赛中,照例又遭惨败。其实,对于国足的这种结局,因为多年来已经司空见惯,国人早已漠然视之、麻木不仁了。“哀莫大于心死”。即使是惨败给战乱中的叙利亚足球队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在国人死水一潭般的心中,也激不起一丝涟漪了。
到底是“担着什么吆喝什么”,中国足协那帮“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员们,依据“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信条,故伎重演,又拿出了“百试不爽”的那一招儿——重新聘请外籍教练担任国足主教练。这一招儿,并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而是早就有前车之鉴了。不过,这次聘请外教,与以前几次相比,新意还是蛮有的。一是名气更大,二是薪酬更高。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中国足协并没有正式公布新任国足主教练的年薪数额。但在这个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哪里还有什么“不透风的墙”?早有消息灵通的内部人士,抢先将消息透露了出来,并在社会各界广泛传播:这个意大利老爷子及其执教团队的年薪总额竟然高达1.5亿元之巨。“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要看国足的一次次惨败已经激不起什么浪花,新任国足外籍教练天文数字的年薪,却像一块巨石,在社会上激起了一阵阵轩然大波。
且不说那些栉风沐雨,坚守在祖国边防线上的解放军官兵;也不说那些没有节日、假日、休息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基础设施建设工地的农民工;只说那些学富五车、才华盖世,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殚精竭虑、含辛茹苦、默默奉献的院士们,那些在不为人知的军工战线,为祖国锻造“神剑”、“神盾”的专家、学者们,他们从韶华年少,到满头飞雪,穷尽终生,能够挣到这个外籍教练一年的薪酬吗?
这是何等的天差地别,何等的判若云泥?我们喋喋不休地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所当然地包含了“公平、公正”。请问,这样巨大的收入差距,还有丝毫的“公平”、“公正”可言吗?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请问,这样巨大的收入差距,其个人的付出和所得的报酬之间平衡吗?其吃的苦、受的累、承担的风险与收获的薪酬之间对称吗?
也许,足协的大员们会说,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教练是一种特殊职业。与其它职业没有可比性。
足球,号称“世界第一运动项目”。这话不假。但是,这顶“第一运动项目”的桂冠,并非哪个国家的立法机关和政府,或者国际奥委会,或者联合国等权威机构认定的。只是因为该项运动相比其它项目,直接上场参赛的运动员较多,场面较大,容纳的观众也较多,而且对抗性强,气氛火爆,才被某些人誉为“世界第一运动项目”。这种称谓,不过是一种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说法而已,并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和强制性。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团体,你把它当做“第一运动项目”,它就是“第一运动项目”;你不把它当做“第一运动项目”,它就不是“第一运动项目”。在许多国家,足球运动乏人问津,根本享受不到“第一运动项目”的殊荣。从这个意义上说,足球与其它运动项目,平起平坐,比肩而立,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因此,足球教练与其它运动项目的教练一样,其地位、待遇,也不应有什么“高人一等”之处。至于说,足球运动观众较多,票房收入也较为丰厚,教练和球员的个人收入,也应该适当地水涨船高,这倒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不过,适当高些,固然可以;但如果与其它项目差距过大,则实属不妥了。因为足球比赛较高的票房收入,并不全都是足球教练和球员们的功劳,那里面有着国家巨额投入的贡献。稍有体育运动管理常识的人都清楚,国家每年在足球这样一个不争气、不给力的项目上的投资,比之在屡创辉煌的乒乓球、跳水等项目上的投资,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哦!
在我国,足球显然是竞技体育中的“短板”。国家投入最多,但收获甚微。尤其是在重大国际赛事中,基本上是“陪太子读书”,颗粒无收。如果说有什么收获的话,往往也只是被人戏耍、嘲弄的耻辱。与其它竞技项目相比,简直就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建言,各级官办的足协一律解散,取消国家足球队;各俱乐部足球队的去留,悉听尊便;足球联赛也随之取消。把足球从竞技项目降格为“娱乐项目”。喜欢、痴迷足球的人,尽可以自娱自乐,政府既不组织,也不参与,听其自生自灭。这样,在国际赛场上,将难觅中国足球队的身影,中国足球也将陷入沉寂。
当然,这也是破解中国足球这个难解之谜的无奈之举。“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不妨把话说得直白一些。即使中国人从此告别国际足球赛场,甚至告别足球这块“伤心地”,又能怎么样呢?难道天就塌下来了?“小康社会”就建不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无法实现了?“杞国无事忧天倾”。恐怕不至于吧?
从本质上说,在社会生活中,竞技体育充其量不过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品,而并非必需品。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必需品,不可一日或缺;而文化体育之类,则是吃饱喝足之后,用来消遣、娱乐,提升生活品味的奢侈品。有,当然最好;暂时没有,或者缺少哪一项,也无伤大雅。至于在竞技体育中,其它项目都热火朝天,唯独足球沉寂冷落,那就更是无妨大局了。人类社会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而现代足球运动从1863年在英国问世,至今才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在现代足球诞生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社会不是一天也没有停滞过自己的步伐,而是扎扎实实地发展进步到了今天吗?
更何况,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其长处和短板。在竞技体育中,就更是如此。美洲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小国寡民,三大球项目全都乏善可陈。但却天降一个短跑奇才博尔特,在百米跑项目上,连续三届奥运会折桂,令天下“飞毛腿”俯首称臣。他的祖国和同胞也无不为之骄傲和自豪。世界各国人民,每当谈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对博尔特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的同时,谁还会提起他们根本登不上国际赛场的三大球呢?
我国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大国。自然不能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简单地类比。在世界体坛上,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已经占据了与综合国力相称的地位。连续几届亚运会金牌榜上,我们一骑绝尘,把日、韩等亚洲体育强国远远抛在身后;在奥运赛场上,我们也稳居前三甲。在北京奥运会上,甚至借助主场之利,一举登上了奥运金牌榜的首席。有的运动项目,已经独领风骚,例如,乒乓球、跳水、女排,等等;有些运动项目,也已经显露出一定优势,例如,射击、体操、羽毛球、举重,等等。当然,即使在这些优势项目上,我们也绝不可夜郎自大,故步自封,还要继续努力拼搏,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但是,我们也绝不可奢望,在所有运动项目上,我们都独占鳌头,细大不捐,一网打尽,都拿金牌,都得冠军。这种“一人独吞,人莫予毒”的孤家寡人心态,既不得天下人之心,也不符合辩证法,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我们在为乒乓球、跳水等项目占尽优势,“横扫千军如卷席”,而开怀大笑、举杯畅饮的同时,又为国足连吃败仗,溃不成军,发出几声无可奈何的苦涩冷笑,既品尝到胜利的甘甜,也体验到失败的苦涩,人生才算得上完美。甘甜与苦涩,二者缺一,人生都有遗憾。在竞技体育赛场上,长项与短项兼备,优势与劣势并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一个“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民族,在国际赛场上,既要全力争胜,也要看淡一时的胜负;既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既要在胜利时长歌当哭,泪湿衣襟,又要在失败时能够发出轻轻的淡然一笑。这种自信从容、宠辱不惊的心态,才是名符其实的大将风度,才是一个经过风雨、见过世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伟大民族的成熟和练达。具备了这种心态,我们又何必为足球的落败而耿耿于怀呢?
即使是在田径、游泳等金牌大户上实力雄厚、风光无限、狂掠金牌的美国,在足球项目上,不也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吗?但是,美国足球屡遭败绩,并没有损伤、动摇美国在世界体坛上的霸主地位。美国有关部门也没有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地急于豪掷美金,聘请外籍足球教练。
反观中国足协,国足落败,立即引发了他们的一片惊慌失措。应对的举措,无非又是走马换帅,豪掷亿元年薪,聘请外籍教练。这一方面表现了足协领导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们“崽花爷钱心不疼”的败家子心态。
也许足协的老爷们又会说,足协高薪聘请外籍教练所花的钱,并非国家的钱,大都是企业老板赞助的钱。这很可能是实话。正如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黔之驴》所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如今,也总有那么一些腰缠万贯,而又“好事”的大老板,不去赞助那些穷苦山区的孩子,不去赞助老少边穷地区捉襟见肘的公共事业,却偏偏钟情于“扶不起来的天子——中国足球”,慷慨解囊,出巨资赞助。当然,他们自己的钱,只要不违法,花到哪里去,那是他们的自由。别人也不好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但是,中国足协高薪聘请外教的钱,绝不仅仅是企业老板的钱,其中也包括了国家拨付的一定数量的资金。再者,一般来说,企业赞助了公益事业,国家毫无例外地都要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优惠,作为对其赞助费的补偿。即使不是全额补偿,也是部分补偿。所以,企业赞助费的相当一部分实质上还是国家的钱。
不管是谁的钱,反正不是足协自己的钱。花自己的钱,要珍惜;花国家的钱,更要珍惜。因为那是亿万纳税人的辛苦钱、血汗钱哦!你大手大脚地花出去的时候,还要考虑纳税人是不是答应,考虑你拿什么作为对他们的回报。至于那一部分企业家的钱,就更是不可草率、轻易地挥霍了。企业家,尤其是私营企业家,其一切活动,都是以“盈利、赚钱”为目的的。他们赞助足协,绝不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舍己为人。他们是要从中谋利的。今日,你花了他的赞助费;明天,或者后天,就必须在足球产业中给予其加倍的利润回报。对此,你做好相应的准备了吗?
近些年来,中国的政商两界,朝野上下,弥漫着一种“金钱万能”、“钱能通神”的生活哲学,笃信“只有花不到的钱,没有办不成的事”。金钱居然成了社会生活中无所不能的主宰。我们姑且称这种哲学为“金钱拜物教”吧。君不见,如今官场花钱“买官”以谋求升官发财,商界送礼行贿以寻找“保护伞”、“代理人”而豪取暴利,不都是“金钱拜物教”催生的怪胎吗?
中国足协的大员们,自然也不能免俗,也如蝇逐臭般地变成了“金钱拜物教”的虔诚信徒。他们既不愿意下苦功夫研究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也不愿意花大力气探索、总结足球运动发展、提高、进步的客观规律,更不愿意含辛茹苦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带领中国足球艰苦奋斗,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化茧成蝶。他们一门心思地贪便宜、走捷径,急功近利,迷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肯花大钱,肯出高薪,就能请到手眼通天的“真神”,带来点石成金的“真经”,立竿见影般地使国足一夜之间,就由“丑小鸭”变成“金凤凰”。即使不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至少也能“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大见成效,三年一鸣惊人,四年一飞冲天,五年名满天下”。果真如此,国足就将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鸡肋,变成人见人爱的“香饽饽”。足协大员们也将因政绩斐然而大放异彩,威望、官职、地位、待遇,纷至沓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今,足协豪掷亿元年薪,果然请到一位蜚声国际足坛的大腕,担任国足主教练,以此来成就一个五彩缤纷、梦幻般的童话,岂不是物有所值,物“超”所值,大值而特值吗?
然而,幻想总是很丰满,而现实却总是很骨感。
屈指算来,中国足协聘请外籍教练执教国足的历史可是不短了。从九十年代算起,足协断断续续地为国足先后聘请了五位“洋教练”。按时间顺序排列,他们分别是:德国人施拉普纳、英国人霍顿、南斯拉夫人米卢蒂诺维奇、荷兰人阿里汉和意大利人里皮。这些外籍足球教练,都出自足球文化底蕴较深、足球实力较强的欧洲国家。无论是在其国内足坛,还是在世界足坛,无一不是驰骋足坛多年,执教经验丰富,带队战绩赫赫,名声如雷贯耳的“大腕儿”。然而,除去刚刚与足协签约的新任国足主教练里皮,还没有经实践检验之外,其余四位外籍教练,没有哪一位能够把国足带进世界杯,或奥运会,即使打进了世界杯或奥运会,也往往是在小组赛中,一球未进,一分未得,破鼓万人捶,连“陪太子读书”人家都不屑于正眼瞧你。被人家老猫戏鼠般地戏耍一番之后,只好垂头丧气地提前打道回府。在鼻青脸肿、名声扫地之后,这些昔日威风八面、大名鼎鼎的足坛风云人物,国足的外籍教练,也不得不灰头土脸地铩羽而归。除了南斯拉夫人米卢总算勉勉强强地干满了合同期之外,其余四位都被半途终止合同,提前解职,或是提前主动辞职,灰溜溜地告别了中国足球这块“伤心地”。回首往事,中国足协聘请来的前四位外籍教练,全都是“倒霉蛋”,没有一个“幸运儿”,没有一个有好结果、好下场的。
面对一败再败的尴尬现实,足协的老爷们愈挫愈勇,确实是下定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狠心,“慧眼独具”地选中了意大利人里皮。这里皮可是非同小可,如何了得。比起前边的四位外籍教练,名气更大、更响、更震耳,要价自然也更狂、更高、更吓人。里皮及其执教团队的年薪高达2000万欧元之巨。折合成人民币,将近1.5亿元哦!光是主帅里皮的个人年薪就达450万欧元,将近3000万元人民币。中国人何尝领教过这样大的胃口,何尝见识过这样高的年薪?
然而,面对着这个“高山仰止”的里皮,足协的老爷们,眉不皱,眼不眨,几乎没有片刻的犹豫,就义无返顾地把大红的“中国足协”的印章,盖在了聘请里皮为国足主教练的合同书上。
无疑,这又是中国足协的一次豪赌了。前四次豪赌,国家足协把国家大笔大笔的钱,作为赌注,一次又一次地押了上去,结果呢,四次全都输得干干净净,血本无归。当然,这种“投石入水水无声”的亏本生意,糟蹋的都是国家的钱,既不伤及自身的一根毫毛,也没有人前来追究、问责。如有群众发泄不满,以“又交了一次‘学费’”为理由来敷衍也就是了。这种运作机制,自然就助长了中国足协“崽花爷钱心不疼”的大少爷作风。
我国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在《与薛尚谦书》中,有句名言:“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明日之得也”。成语“吃一堑,长一智”,即源于此。民间俗语,“跌个跟头,拣个明白”,讲得也是这个道理。人,经历一次失败,总要总结一次教训,增长一分聪明。聪明的人,不会总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中国足协请了一个外籍教练,失败;再请第二个,再失败;又请第三个,又失败。再一,再二,不能再三。此时,足协就应该认真考虑一下,“依靠外教来振兴中国足球的思路是否可行”的问题了。无论如何不能再轻率地花大笔的钱去请外教了。国家的钱,那是千千万万个纳税人甘苦备尝挣来的“血汗钱”,来得不容易。谁也没有权力这样轻而易举地“打水漂儿”。打一次、两次“水漂儿”,可视为“交学费”,三番五次地“打水漂儿”,那就不是“交学费”,而是“败家子”,必须严厉追责了。
实践已经证明,试图依靠外教来改变中国足球落后面貌的思路,是行不通的。中国有中国的特殊国情,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任何一个大牌足球教练,都不是无往不胜、无所不能、无处不适的“通天教主”。他们之所以成名而蜚声五洲,都离不开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一旦脱离了那个环境,缺少了那些条件,他们就如同鱼离开水一样,所有的聪明都将窒息,所有的招数都将失灵。他们在本国,或者其它什么地方,可以得心应手地把足球搞得红红火火,但这绝不等于也能够把中国足球搞得风生水起,“更上层楼”。
中国古籍《晏子春秋》中记载了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子的一段很有哲理的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大意就是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如果把它移植到淮河以北,它就变成了枳。橘树和枳树,叶子非常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大不相同。橘树的果实,甘甜可口;而枳树的果实,却酸涩不堪。这是为什么呢?水土不同的缘故嘛!
中国独特的国情、文化底蕴、人文环境,是中国足球和足球文化赖以存在、生长和发展的土壤。这种土壤,与西方那些足球运动较为发达的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把在西方国家的足球土壤上孕育、生长、形成的足球“洋”文化,包括平时训练、日常管理和指挥比赛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等等,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用来指导、调教中国国足,肯定会食‘洋’不化,消化不良。即使那些外籍教练带来的都是能结出甘甜果实的“橘树”,到了中国,也必将因为水土不服,而变成只能结出酸涩果实的枳树。所以,那些用高薪聘请的,牛气冲天的“洋包子”教练,带领国足南征北战的胜率,往往比不上国内某个土生土长的“土包子”教练。2009年出任国足主教练的高洪波,带队参加了42场比赛,取得了25胜、12平、5负的战绩。其胜率超过了带领国足打进世界杯的米卢和夺得亚洲杯亚军的阿里汉,成为2000年之后率领国足胜率最高的主教练。
外籍教练要想在中国扎下根子,坐稳主教练的位子,把国足推上一个、几个台阶,最基础的工作,是下功夫学习、了解、研究中国特殊的国情和足球文化。而连续几任外籍教练欠缺的正是这一条。
出现这个关键性的缺陷,无非是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中国足协急功近利。如同今日栽上一棵苹果树苗,明天就要吃到这棵树苗结出的苹果一样,他们正眼巴巴地等待着中国足球“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大见成效,三年一鸣惊人,四年一飞冲天,五年名满天下”呢,哪里肯给予外籍教练了解和熟悉中国国情,研究和掌握中国足球文化的时间和条件?这种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心态,为他们一次又一次豪赌的失败,铺平了道路。
另一方面,是那些外籍教练的狂妄自大。那些外籍教练,来自足球强国,战绩赫赫,牛气哄哄,自认为他们那一套就是无往而不适、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包医百病、包打天下的“万应灵药”,哪里把一个足球弱国——中国的足球文化放在眼里?哪里肯放下架子,静下心来,下真功夫、细功夫、慢功夫、苦功夫去学习、研究中国的足球文化?他们下车伊始,往往就把曾经在本国或其它国家“屡试不爽”的那一套指导思想、训练方法、管理制度,照搬过来,生搬硬套,要中国国足削足适履。这就像一个医生,既不仔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也不认真询问患者的病况和感受,就“才气横溢”地大笔一挥,开出了治病的处分一样。这种目空一切的浮躁、傲慢心理,恰恰就为他们日后的折戟沉沙埋下了伏笔。
中国足协用天价高薪聘请里皮任国足主教练,无疑是中国足球史上“前不见古人”大手笔、大豪赌。在这场豪赌中,国人除去看到足协投入的赌资更大,更惊人之外,在指导思想上,在“崽花爷钱不心疼”的大少爷豪气上,在“无非是再交一次学费”的满不在乎的心态上,与前几场豪赌,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因此,国人就有了充分的理由相信,这场豪赌的结局,和前几场豪赌,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谓予不信,拭目以待。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