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易:对不上号
在当代,能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屈指可数,而被誉为世界学者、东方鸿儒、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的人则只有一个——季羡林。
季羡林还有一串头衔,那就是北京大学终身教授、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不过,虽然季羡林的名头如此响亮,但真正被普罗大众所认知的,应该是他写的那本对文革恨之入骨、对五七干校怨入骨髓的《牛棚杂忆》。
他在书中说:“我在这里先郑重声明:我决不说半句谎言,决不添油加醋。我的经历是什么样子,我就写成什么样子。”
他还在书中说:“谎言取宠是一个品质问题,非我所能为,亦非我所愿为。经过了所谓‘文化大革命’炼狱的洗礼,‘曾经沧海难为水’,我现在什么都不怕。”
这样的话真可谓掷地有声,也一如他公之于众的处世格言: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如此信誓旦旦、言之凿凿,也就难怪其屁股后面尾随一众追捧者了。
不过,历史是有记忆的。
1976年1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季羡林一篇题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容污蔑》的文章。在文章中,季羡林用同样掷地有声的语气说:"教育界刮起了一阵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否定教育革命的右倾翻案风。这是在新形势下的一场尖锐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他说:"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确实是非常及时的,完全必要的。在这场斗争中,我们知识分子也获得进一步的改造和提高。"
他还说:"可是现在竟有人说运动一来,就批知识分子。这倘非无知,即是别有用心。我们要坚决予以回击!奇谈怪论的制造者摆出一副为知识分子“请命”的架势,实则居心不良。"
他更说:“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已经改造得差不多了呢?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再把我们拖回到精神贵族的老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改造世界观的道路上,也要有这种精神。我们坚决在毛主席指引的金光大道上阔步前进。”
这些话,也不知是真话还是假话?
1976年1月能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分明是受到重用的表现,而不像是受到迫害的样子,这与他在《牛棚杂忆》中的血泪控诉,可是完全对不上号啊!
莫非这位大师人格分裂?!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