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再说说张贤亮认为中国不存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三个条件

作者:非一非二 发布时间:2022-06-10 10:49:28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在《从张贤亮读到“庞大的商品堆积”说起》一文中,作者分析了“庞大的商品堆积”,对中国的社会和人民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庞大的商品堆积”是《资本论》里的话,张贤亮通过阅读《资本论》大为“觉悟”,认为不管从生产力、政治文明和人民生活(三个条件)哪个方面来说,中国都不具备发展社会主义的条件。这当然是“补课论”的一种说法,即中国要走一段资本主义道路。本文主要分析一下张贤亮的“三条件”说。

  首先我们要明白,“补课论”也好,“走一段资本本主义道路”也好,在张贤亮那些人那里,它就是骗人的鬼话。它决不是补一下课,只走一段路的问题,而是他们就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要一直走下去,要彻底走下去。只要你着了道儿,就再也不说(真正的)社会主义了。

  我们先看一看他们引进外资后都干了些什么。他们说我们没有技术,于是开放了市场,人民沦为了打工仔,可是并没有得到技术。好像比过去繁荣了。事关民生的行业都叫外资控制了。难道中国人连超市、餐饮这样的行业都干不了,都要让外国人来干?水务、盐业这样事关国家、人民安全的事都让外资管理。工业发动机(不管汽车发动机还是飞机发动机)的技术得到了吗?现在满大街跑的都是洋品牌车,当初我们的汽车工业技术可是强过韩国啊。现在的C919飞机仍然只能造外壳,就这还是经历当初大飞机下马后的产物,这要多费多少时间,多费多少事呢?生产八万件衬衣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事情,是多少中国人的痛。当初下马的项目可不少呢。发展较好的航天等工业,恰恰是受市场化影响最小,保持技术独立自主研发最强的工业。

  不需要举太多的例子。这些不需要太多技术的产业,我们自己不能做吗?那些需要技术的产业,能靠出卖市场主权得到吗?一些还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做到的?人民的苦痛可一点没有少出。

  靠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生产力(因为有前三十年基础,有公有制残余)。但如果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产力会更快地发展。

  在毛泽东时代,我们已经解决了国家安全问题,基本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在这时可以把一部分工业能力转入或大量转入民生领域了,人民生活的大幅提高指日可待。不幸的是毛主席逝世了,更不幸的是那个时代也结束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真正是在毛时代解决的。粮食产量,决不是几个懒汉半夜按指印后,分田分地,靠一家一户,单干去解决的。粮食产量,靠的是水利、良种、化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在农村,水利设施是毛时代的遗产,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后来再无水利建设,只有破坏。说到种子,袁隆平等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早在毛时代就已培育种子了。化肥工业也是那个时代布局的,国家引进了四十三个生产线。

  如果按照毛主席的工业化思路,只需要一部分人(连同家庭)进入城市,另一部分人就地工业化、城市化,难道不幸福吗?哪像现在,多少农民工亲人分离,超大城市人人压力极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房价超高……

  那为什么张贤亮们要走这条道呢,要走这条资本主义道路呢?因为走了这条道,他们能够生活幸福,而且只有他们能够生活幸福;拥有资本家对工人随意剥削的权力;拥有民主,只是这个民主是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民主而已。现在的工人,随着改制,企业改革,八小时工作制失去了,两叁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也失去了。莫说对企业的管理权,民主权,就连接触公司高层也不可能了。有的是超长工时,任意加班,随意处罚和解雇。有的只是张贤亮们的幸福生活,政治文明。

  而工人在企业内的管理权、民主权的丧失,根本原因是工人作为一个阶级,一个曾经的统治阶级,对国家的管理权、民主权的丧失。丧失了工人阶级的管理权、民主权,还会有工人阶级的幸福生活吗?而且以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庞大的商品堆积”为生产目标的资本主义经济,也绝对不会有人民的幸福生活。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