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陈俊杰:展望“竹幕”背后的新冠病毒“全球化”

作者:陈俊杰 发布时间:2021-12-21 09:57:11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21世纪20年代新冠病毒“全球化”加速了亚太美军从“第一岛链”撤向“第二岛链”的进度,冷战初期美军在中国近海拼凑的“竹幕”要散架了?

  “竹幕”(Bamboo Curtain)是丘吉尔眼里的欧洲冷战“铁幕”在亚洲的扩展,特指“共产中国”打造的事实上的的“势力范围”,亦可用于朝韩两国之间或“印支三国”在东南亚一带模糊的“共产主义边界”。1955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强调“我们没有竹幕”,但由于当时共产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交流很少而被认为处于一种被人为隔绝的隐秘状态,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时曾说“我们对你们的了解比对月亮还少”。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让这个词一度成了历史。“铁幕”特指冷战期间将欧洲人为地分为两个受不同意识形态影响的区域界线,当时东欧属于苏联(共产主义)的势力范围而西欧属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丘吉尔的《和平砥柱》演讲首次提出“铁幕”这一概念,但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并不流行,冷战期间美苏争霸的升级却让这个词越来越被广泛用于形容欧洲意识形态版图的分裂。“铁幕”这一概念限制了欧洲的人员与信息的流通,相关比喻在资本主义世界一度获得广泛认同,“竹幕”则被专门用来形容“共产中国”谋求的“势力范围”。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与“铁幕”或“竹幕”背后的国家的分歧缩小,但这个词自2020年新冠病毒“全球化”以来死灰复燃了。

  2021年5月26日英国《泰晤士报》刊文提醒美国在中国近海拼凑的是“竹幕”而不是欧洲的那种“铁幕”,认为美国应继续重视对中国的和平投资,否则只会让亚太局势越来越糟糕。美国正在大步迈向新冷战,美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临时代办戈德曼认为,鉴于关岛等美军亚太基地都已在中国的弹道导弹射程之内,提前在澳大利亚部署美国军事设备“是合理的”。在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的个别国家期待已久的“冷战续集”中,俄罗斯似乎只能扮演配角而新冷战主角只能是美国与中国,备战重点也从欧洲转移到了亚洲印太,日本、印度与澳大利亚等印太地缘战略新星相继粉墨登场。但冷战重头戏的“铁幕”被“竹幕”取代后剧情大同小异:两个有核国家陷入争夺主导日益分裂的国际政治版图的斗争。美国企图在意识形态结构复杂的东亚拼凑一堵“竹幕”,将东亚各国人民齐刷刷地分成两大阵营,这种想法未免过于草率了。若是真想预防这样的冲突,拜登则务必认识到东亚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和平的投入何等之大,务必通过外交等手段在东亚获得缓慢而艰难的意识形态成果,务必承认中美两国的军事对抗只会让新一轮冷战擦枪走火的风险更高。美国的全球战略是在所有热点地区维持军力,但其长期的海外驻军不得不面对积重难返的军费压力。当然,并非所有热点地区一直都是高烧不退的,除了在个别极其敏感的战略要地,美军更多的采取了“预置军火库”的套路,意即提前在某地区储备大量的军事装备,一旦出事则只需将大批轻装人员运送过去,重型装备与物资只能靠“以战养战”就地取材。但除了固定的军火库,美军还要携带大批物资与车辆的“战略预置舰”在近海游弋,由此构成的美军全球打击体系的海运“疲劳驾驶”导致的盟军互怼也就在所难免了。现在美军盯紧了澳大利亚,但矛头所指还是中国。澳大利亚针对蔡英文激化的台海危机而叫嚣“准备与中国的战争”,现在美军真的来了,《泰晤士报》则不点名地批评了拜登的“冷战思维”。美国建制派政客对当年的冷战似乎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怀旧感,因为那是一个简单而纯粹的世界,好人与坏人、“自由世界”与“邪恶国家”(冷战期间的“民主国家”),简单的非黑即白而不用多费脑子。因此,当个别西方学者宣称新冷战到来时,这种人反而如释重负了。两个核大国陷入了分裂世界的新一轮竞赛,但该文认为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的国际形势比冷战期间更复杂而不确定性过多,这会让新冷战很难摆脱“续集必烂”的定律,也会让怀旧玩家越来越失望。该文用“竹幕”形容美国拼凑的对华战略屏障既形象又生动:貌似坚不可摧,实则不堪一击。对于亚洲国家而言,跟中国打交道的感觉很微妙,因为中国几乎是亚洲所有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繁荣对于亚洲的未来举足轻重,所以多数亚洲国家想在中美两国之间找平衡,而中国正在毫不犹豫地以贸易为王牌对付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也不例外,嘴不老实但脚越来越老实。澳大利亚、日本与韩国在美国对中国发动新冷战后面对的是三种境况:澳大利亚牺牲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迎合美国,却被美国等盟国抢占了中国的市场;日本迎合美国而在贸易领域暂时没对中国动手,但距离中国太近而中国可用其它手段(比如日益强大的海上力量)让日本头疼;韩国等多数亚洲国家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即尽可能避免与中国直接冲突而对美国敷衍了事。新西兰与多数东南亚国家也发现敷衍一下美国并没多大损失,但得罪中国的后果很严重。因此,《泰晤士报》怀疑美国建制派精英在不断内卷的情况下脑子越来越不够用了,所以对中国这种从未见过的新式对手只能机械重复旧冷战的套路。

  毛主席生前曾一再提醒中国人民,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一百年也不要骄傲!”历史一再证明,大国崛起最危险的阶段往往是行将代替衰落的霸权而登顶“一哥”之际,具体到新冠病毒“全球化”之下的大国力量对比的加速演变,中国尤其要倍加警惕,大国越接近登顶则阻力越大,不可控因素也会越来越多。面对西方国家应对疫情的进退失据与全球股市的接连熔断,中国越来越藐视西方国家的互联网论调不断涌现,但七十年前毛主席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的警告至今仍不过时。国运的大逻辑似乎很简单,结果毫无疑问,但自新冠病毒“全球化”以来“黑天鹅”与“灰犀牛”等失控的国际热点越来越多。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世界各国都是在一个前方与两侧蒙着厚布的汽车里搭档开车,所以只能看到后方渐行渐远的冷战旧世界,只有极少数先知先觉能透视前方的路况。预测未来要讲政治,尤其是要用政治逻辑预判大国博弈。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美国股市十天之内四次熔断而跨国资本加速出逃,一面去找新的宿主一面伺机收购疫情国家的优质资产。国际游资要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开设新的分店,所以才用糖衣炮弹包装的迷魂术引吭高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利用自己幕后操纵的评级机构不断上调中国的信用等级以示要“增持”中国,此类赞歌悦耳到了足以让中国人民“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境界!跨国垄断资本集团非常清醒:只有俘获中国而发展为新的资本寄生宿主才有可能减缓或挽救美国的经济颓势。其上上策是继续维持所谓的“G2共治”,这样就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刃有余了。所以,国际游资千方百计地诱使或逼迫中国进一步加快新自由主义改革,此外就再也没有挽救其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出路可循了。能不能拿下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了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资本主义存亡绝续的决定性条件,但鉴于西方国家的实体经济已接近于被吃空掏尽,跨国垄断资本集团越来越急于俘获中国的实体产业这种新的寄生载体了。中国的国企与优质民企是其围猎的重点目标,能否吸取美国的教训而更有力地节制资本是未来中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西方国家原有的那一套实体经济,在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地基越来越歪而注定走不远了,时间站在中国这边,所以战略定力非常重要。结果是注定的,但过程有可能充斥着反复拉锯,更不宜排除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可能性。尤其是凯恩斯主义与福利社会制度的新一轮力度更大的调整,挽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狂澜于既倒也不无可能,前提是西方国家还会崛起罗斯福那种杰出的政治家。西方学者研究国际战略近五百年,美国政客有统治世界近百年的经验,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金融均有深厚的功底与实力,尤其是自愈力极强,不断调整内政外交都属正常。面对新冠病毒“全球化”导致的国力加速衰落,美国不可能善罢甘休,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失去霸权。中国面对的是一场艰苦的大国博弈持久战,所以务必积极而谨慎。这将是一场世纪性较量,谁也别指望一战定乾坤。只要我们不犯颠覆性错误而积小胜为大胜,慢慢的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国博弈尚可达成一定的妥协,但金融资本与主权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对此务必有清醒的认识。索罗斯曾直言:“我对打败中国的兴趣超过了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关注。”跨国垄断资本集团维护金融霸权最核心的一招是控制各大经济体的货币发行权,进而控制投资对象国的政权才有可能确保控制其货币发行权。但中国对人民币的发行权一直控制得很严,所以跨国垄断资本与中国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这是一种有决定性作用的冲突。索罗斯创立“开放社会基金会”的根本宗旨就是在世界各国建立所谓的“民主体制”,由此就能控制其货币发行权,跨在该国的身上坐收该国民众努力劳动而不断增值的财富,美国的金融泡沫殷鉴不远。中国在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尤其要警惕这样的的势力或国家忽悠我们去填补所谓的“国际力量空白”。当初美国如此被忽悠的渠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其国内的所谓“深谋远虑的战略家”为国家的谋划遗患太深,比如乔治·凯南的“遏制计划”、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与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凡此种种都曾诱使美国往“国际力量空白”的火坑里跳后被架到火上烤;二是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始乱终弃,比如欧洲的“铁幕计划”、远东的“竹幕计划”、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各色“帝国坟场”都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忽悠的。相关政客貌似要为盟主的利益着想,其实都是在一步步地把盟主的元气耗尽,其它国家或地区则能坐收渔利。美国的股市与美元罕见的断崖式贬值都与新冠病毒“全球化”有关,但美国的经济痼疾的大爆发才是根本因素,而其痼疾的根源就是新自由主义。中国务必抓住新冠病毒“全球化”的时机将新自由主义的老底及其导致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真相彻底清算,尤其是在教育层面要彻底撕下其温情脉脉的面纱而暴露其嗜血的本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利用中国的改革开放输出新自由主义理论培养“带路党”,列宁预言的“共产主义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岂能在中国重演?!外来的敌人并不可怕,中华不自乱则无人能乱华。尽管抗疫成绩单亮眼,中国还要补的短板仍有不少,利用疫情防控之维稳共识花大力气解决长期以来的内部难题将大有可为。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中国最要解决的是分配不均问题,这也是美国已有的深刻教训。无论古今中外,阶层流动通畅是国家维稳的关键指标。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黄炎培总结的“历史周期律:就还会起作用。系统化攻坚贫富差距的难度远超脱贫攻坚,这将是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未来中国的财富分配大概率会向平民阶层倾斜以促进社会公平:一是“初心”使然,二是维稳使然,三是民智使然,四是外患使然。“以人民为中心”则国家繁荣富强水到渠成,不仅能让物质力量强大起来,人民的精神力量也将强大起来。沉浸于抗疫胜利的亢奋中而忽略即将到来的“竹幕”新冷战则无异于掩耳盗铃,基辛格在2019年已直言“帮我关上窗户,暴风雨要来了!”

  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责难中国成了一种普遍性的西方思潮,除了甩锅“中国病毒”,西方政客更多的是对本国抗疫期间暴露的体制弱点与中国的相对成功形成的鲜明对照的恐惧感。改革开放的中国与西方国家合作大于对抗的时代在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难以为继,取而代之的是对抗大于合作的“竹幕”新冷战。竹幕当然不如铁幕结实,尤其是有缝隙可对流,但“幕”毕竟是有隔离功能的,何况是一方有敌意的分隔?!新冠病毒“全球化”会强化“新竹幕”吗?西方国家组团将新冠病毒“全球化”的责任扣到中国头上,疫情结束后一切将恢复原状的可能性近乎为零。一道新的“竹幕”正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升起,即使对抗强度远远不及“铁幕”。新冠病毒“全球化”将扭曲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与国际资本主义的架构,越来越快的生产要素的流通与积累也加剧了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与所谓的“民主制度”的衰落,但瘟疫似乎能重塑资本主义世界。马克龙直言:“我们不能接受这些,你不能以一场健康危机为由放弃你最为根本的DNA。”在经济全球化与西方制度之间,对于多数西方政客而言当然是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尽管西方国家的抗疫表现进一步暴露了这种制度的脆弱性。思想的改变是最根本的改变,新冠病毒“全球化”很有可能意味着我们熟悉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终结,疫情缓解或结束后中国与西方国家很有可能对抗更激烈。资本主义固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则还要腾出时间完成自身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循环,国内经济复苏难度的加剧将导致新一轮“竹幕”冷战超过1989年以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期。“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新冠病毒“全球化”是对中国能否重返世界之巅的大考。疫情后中国最重要的投资方向是“新基建”大计划,现在其总额已接近50万亿元,而其主要方向则是建设数字社会的数字经济,尤其是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讯、物联网、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科技。中国比较落后的硬件主要是芯片制造而软件主要是核心算法与基础算力,强点在硬件上有华为等5G技术的整体领先而在软件主要是数据规模与产业应用。归根结底,中国在基础科技水平落后于美国的抱负太大了。目前能解决区块链基础算法等问题的主要是国外的团队,而与之相关的各种应用则是中国的项目比较有规模效应与发展前景。在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西方国家技术封锁不断加强的态势下,中国在此类领域的几部势必受到拖累,但也会激发国内的自主研发与政策扶持,从长远来看未必都是弱点。被美国围追堵截的华为反而加速强大了,其新款P40手机除了高通、Qorvo与Skyworks等美国厂商提供的射频(RF)组件均为非美国元件,部分元件来自日本与韩国,但两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都很强,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公然强化“竹幕”。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最终更强大,美国2018年在芯片出口上打击中国企业却触发了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热潮,长江存储的128层QLC 3D NAND(即三维闪存)闪存研发几乎是一夜成名。试看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的中国,与此类似的突破态势很明显,以至于芯片板块成了A股的明星版块,未来A股牛市中还会继续表现,因为中国有实实在在的的技术进步与市场应用支撑。西方列强也不是铁板一块,在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封锁中国本来就是在经济危机重压之下勉为其难的,其自身也在遭到重大损失。资本无国界,只有利润是资本的祖国,西方国家的多数生活必需品只能继续从中国进口,但孱弱的西方特色政府财政之下,资本主义国家在本土重建产业链谈何容易?!喧嚣之后必然有部分西方国家与中国回归正常贸易,用“竹幕”而非“铁幕”形容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的中西关系亦源于此,何况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将大大削弱其本土抗疫诱发的长期经济危机的自我调整能力?新冠病毒“全球化”期间中国主导的国际经济循环初具雏形,哪怕其规模相对于西方国家经济循环不是最大的,何况西方国家经济循环(尤其是欧盟的疫后重建)也在分裂?欧美之间的裂痕也在拉大,在美国企图自供原料、自己生产与自己消费的小三元结构下,欧盟自然也要建设自己的小三元结构,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仍将是区域化的多市场格局。“神通不敌天数”,全球化神通带来的各方利益再好也敌不过西方国家恐惧失去霸权的歇斯底里,此即新冠病毒“全球化”的“天数”!

  “新冠病毒“全球化”让中美关系走进冷战2.0时代,但其实中美两国都很难维持“竹幕”冷战局面,因为当年美苏冷战的若干因素现在都不具备。第一,意识形态。当年美国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与苏联代表的共产主义生产生活方式罕有重叠,亚非拉地区则爆发了民族国家独立运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以反抗殖民主义及其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第二,阵营对抗。美苏争霸的范围远远不止美国与苏联的两国争霸,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阵营的国际军事集团之间的对抗导致了世界各地的代理人战争;第三,核武平衡。美苏直接对抗而无核大战之虞靠的是双方达成的核武平衡,两国的核武力都能毁灭地球多次,对核冬天导致的人类绝境都能换位思考。但现在的“竹幕”呢?资本主义制度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只有六个,越南则表示要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不可能在全球范围打响意识形态决战;美国领导的北约还在,但在“竹幕”对抗中起不到主导作用,美国在这里有日、韩、澳、印等帮手就够了,中国则不可能组成对抗美国的军事集团;特朗普曾扬言中国有二百枚以上的核弹头而美国则有数千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美国深入交流了四十多年,虽然有对抗也只能以“竹幕”为主。作者署名为“福特”(Ford)的关于中美大战引发世界级战争的战场推演据说译自美国某网站,成书年代约在1990年前后,作者预言21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的某岛领导人(原书称姓胡)宣布独立而引发战争。美军从关岛紧急起飞的战斗机编队在台海方向发现中国的航母编队后击沉其一艘航母,中国迅速出动海军航空兵,但美军抢先掌握了台海制空权。数日后中国数千架战机从本土腹地起飞,向台海附近的美军空军发动攻击,美军大败后台海制空权易手。同时,中国对从关岛紧急驰援过来的一只美国航母编队饱和攻击,美国的一艘航母被击沉。中国空军摧毁叛离岛屿的空海军后万船齐发,二十万大军横渡海峡。此时美军火速驰援的三个师团在韩国登陆,进而出动B52战略轰战机向海峡中的船队发射核弹,舰队大部覆灭而少数到达岛屿。双方在海岛激战,美国空军在海岛无法准确定位敌我而失去作战目标,在韩国集结的美军则遭到中国的核攻击,三个整编师被团灭,韩军遭池鱼之殃而伤亡惨重。核弹互射后双方均受重创,世界各国舆论高涨,双方都不敢再用核弹了。该书最特别的部分是俄罗斯突然接受美国的条件,从北面越过蒙古攻击中国,而日本一反常态拒绝美国借道国家级中国,甚至竟然与美国打了起来。日本屏蔽“第一岛链”后迟滞了美军海空军对中国沿海港口的攻击,在韩国的美军则大部被核弹歼灭,北面又隔着朝鲜军队,双方打成胶着状态。中国后续部队源源不断登陆叛离的海岛并将其攻陷,推演到此为止!近代战争推演是莱茨维茨在1811年发明的,普鲁士军队对法国开战前作了充分推演,普法战争显示其推演细节与战场形势高度吻合。2020年9月2日《环球时报》主编的公号“胡锡进观察”认为,美国低估中国核武力量有两个目的:一是淡化中国核威慑,尤其是削弱中国核力量对美国社会对华态度塑造能力;二是把国际社会对中国核力量的基础性认识锁定在略多于二百枚的数量级上作为未来强迫中国与美俄同步裁军的基数,籍此压缩中国强化核武力量的空间。现在的核弹越来越适合实战,小型化、战术化、可控化的中子弹可通过飞机、军舰、潜艇与大炮甚至步兵地雷发射,核爆后靠核弹释放的大量中子束攻击目标的范围甚至可控制在几平方公里之内,只杀伤攻击范围内的生物而对建筑物武器植物等非生物几乎没有破坏,而且核辐射只持续一天。核武技术的可控意味着其实战可能性才越来越大,现在的朝鲜核危机与日本的核泄漏都说明核危机离我们并不远。大国重器不可轻易示人,用核武较量的不是战争的胜负而是人类的存亡,拜登在“竹幕”玩全人类的命还能图什么?

  郭卫民性在2021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从来都是广交朋友,广结善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新冠病毒“全球化”让“竹幕”不攻自破,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合作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新冠病毒“全球化”后世界经济低迷,中国却如期召开国际进口博览会而吸引了六十四个国家与地区的六百多家展商参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后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呼之欲出,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公道自在人心,新冠病毒“全球化”潮水一旦退去,谁是全球治理的贡献者而谁又是国际合作的破坏者?国际社会将自有公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人走出去加外国人走进来将是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理解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来华外国人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为中国取得的各种成绩而惊叹,对中国的发展模式也越来越认同。随着新冠病毒“全球化”的此消彼长,2022年中国“两会”注定会有更多的热点议题被国际社会关注,但越是风急浪险就更要把稳方向,与其在意外部的看法不如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面对台湾等“竹幕”宵小要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解决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议题,扎扎实实落实“十四五”规划的一系列民生工程,进一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才是中国在后疫情时代要解答的最大课题。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面对部分国家的诘难强调:“‘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没有“竹幕”,倒是别人要在我们之间施放烟幕。”这句话也适用于“竹幕”背后的新冠病毒“全球化”,中国抗议众志成城则不惧西方列强施放烟幕。

  2021年3月28日法国《观点》周刊网站刊出热拉尔·阿罗的《中美之战不会发生》一文,认为美中两国都将确定一种互怼的权宜之计,其交集既符合前者及其盟友的利益也符合后者当前的实力。但作者认为这并非一场新冷战,“竹幕”不会变成“铁幕”。2021年3月18日布林肯、沙利文会晤王毅并不是在有利的征兆下举行的,拜登当时已宣布打算维持特朗普对进口的中国产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拜登在白宫刚“转正”就宣布中国是一个需要警惕与遏制的战略对手,进而在新疆与香港的人权问题上提高了调门,甚至对部分中国官员实施了各种制裁。病毒还企图拉拢印太地区的主要盟友构建一个新的反华联盟,中美两国在阿拉斯加互不相让,甚至在媒体面前公然互怼,“竹幕”背后“根据实力与地位说话”的新冷战似乎是不可避免了。但作者认为这一情节的严重性不应被高估,更重要的是安克雷奇紧闭的谈判大门后的真人真事。在这个方面较为积极的一点显示在双方的三场长时间会谈中,美国认为这是“实质性、严肃与直接”的讨论。作者认为中美两国关系将继续紧张,但多数亚洲国家不希望被迫“选边站”。因此,这个方程式很复杂,对美国而言必须建立在遏制与对话之间的平衡之上,即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人权问题顶多会在中美双边关系中造成偶然的麻烦。鉴于美中关系的经济、金融与战略重要性,拜登不会让美中关系依赖于其力有不逮的方面。因此,2021年中美两国外交互动频繁,但国际社会不必为此太过惶恐。这是两个大国在新的力量均衡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战略平衡的问题,而这何尝不是自古以来世界级大国外交政策的主题?!中美两国都不希望围绕“竹幕”的竞争恶化为残酷的对抗,由此导致的持久战将主导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格局。

  展望2022年“四海联动”的中国近海“竹幕”与东移到乌克兰的欧洲“铁幕”,新冠病毒“全球化”尾大不掉的此消彼长不太可能缓解其中任何一处的新冷战气氛,而拜登更不可能对中俄两国同时出兵大打出手。但新冠病毒这种百年不遇的瘟疫正在验证王家福曾总结的“历史加速度”,“竹幕”的散架有可能像“柏林墙”的拆除那样因为疫情加剧而加速,中国有必要为此而未雨绸缪。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