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700分无缘清华,高考离“公平”有多远?

作者:子午 发布时间:2020-07-28 08:45:49 来源:子夜呐喊 字体:   |    |  

  就在人们惊叹今年河北高考成绩,700分以上108人的时候,河南的高考成绩也放榜了。

  数据显示,今年河南700分以上考生有169人,600分以上有49203人!

  清华大学2020年在河南的招生计划是101人,于是河南网友惊叹今年“700分上不了清北、600分无缘211”。

  今年西部某省省会城市703分夺了状元,而这个分数在河南上清华都有点儿悬。当然,有人会说试卷不一样,东北、西北Ⅱ卷、西南Ⅲ卷,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中东部是Ⅰ卷——幸亏试卷不一样,如果不是照顾西部地区出了不同试卷,成绩的差距只会更加惊人。

  即便同样是Ⅰ卷,河南的高考成绩也是令人乍舌的:

  今年河南省报考总人数115.8万人,约占全国考生的1/9,多年来稳居高考第一大省,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并不奇怪。

  然而,与维持了多年的“高考第一大省”这个称号严重不匹配的是,整个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院校,985院校一个没有!这背后,反映出河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度稀缺。

  另一方面,重点院校在各省的招生名额投放也是不均衡的:例如,2020年天津高考报名人数5.6万人,清华大学投放60个名额;河南115.8万的考生投放的名额约101个——千分之一与万分之一的难度能一样吗?

  因而,多年来,河南省无论是985录取率、还是一本录取率,在全国基本都是排倒数的。下表是2019年实际录取率分别排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几个省份:

  那么,是不是高考成绩好,就说明考生综合素质高,与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相悖的是基础教育教育资源丰富呢?这个倒不尽然。

  笔者是20年前从河南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走出来的考生,到了北京的一所985高校之后,自信裸分相对班里其他省份的人还是有优势的,但相处一段时间之后,确实感受到综合素质与发达地区考生的巨大差距。

  最近有一个自称国博工作人员在朋友圈讲述了一个人们平时并没有可以关注的常识现象。国博是北京市很多中小学校的课外历史教学点,作者满怀感慨地讲了两段学生参观学习的故事:平谷远郊小学的孩子折腾半天才到国博,只参观了二十分钟就要走,作者感到不解,带队老师解释说,如果不往回赶,学校的免费营养午餐就要加钱了;市区一个名校的孩子到国博参观,午饭时间到了孩子们还在看,他怕耽误了孩子吃饭,带队老师满脸堆笑说,孩子来一次不容易,就多看一会儿吧,要是耽误了你吃中饭,我们补偿。然后听到老师问孩子们,北宋之后的朝代是什么,其中一个孩子朗声回答说,伪楚。作者大感震惊。因为一般人都会下意识的回答是南宋,很少人会知道还有张邦昌的伪楚和刘豫的伪齐两个政权。关于伪楚,不要说中学生,就是一般的文科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几乎本能地回答上来的,恐怕都不会有多少。

  同样是在北京,郊区的孩子认为免费的营养午餐比国博的文物和历史重要,而市区名校的孩子则认为参观国博比午饭重要。作者很感慨,是因为这两个故事明明白白的展示了什么叫阶层。

  同样是高考大省的安徽和河北,闻名全国的是被称作“高考工厂”的六安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而在河南,这种“高考工厂”的模式遍布各个地级市及各个县的重点中学。微博上有人笑称,别人是素质教育,你却是在培养“做题器”,此言不虚!在经济并不发达、资源并不丰沛的前提下,倾尽全部资源以考试为唯一目的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总体来讲,根本无法与北上广深及东部发达地区相比。

  说到底,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巨大关系,每个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教育资源,又与其个人的家庭经济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巨大的贫富分化已经制造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等!

  笔者老家的一个侄女马上就要升高三了,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下滑,被班主任“建议”在暑期参加了几千元学费的补习班——堂兄家的经济条件是勉强可以接受的,而我们县城其他的农家子弟,则不大可能做出这样的“投资”。

  新课标的语文科目从小学开始就要求大量的阅读了,这需要一大笔额外的开支;现在的小学家庭作业越来越需要家长抽出时间协助完成,笔者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都要求家长检查签字……这些新变化,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差或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是难以承受的,更不用说课外辅导班、补习班——这些,城镇子弟勉强可以承受、富人子弟甚至可以享有“一对一”这样的“高端辅导”,而农村子弟,实际上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基础教育资源的两极分化,在城镇化率刚过50%的“高考第一大省”河南省尤其明显。近年来,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很多农村子弟初中读完之后,就主动地或被动地选择了辍学。

  下表是近几年全国初高中在校人数(单位 :万人),初中在校生人数依然在增加,而高中在校生人数反而在下降:

  这还包括了每年近300万的复读生(按全国30%的平均水平计算),像毛坦厂中学这样成熟的“高考工厂”,复读生比例甚至超过70%,毛坦厂中学去年复读费最高达到38000元,同样是贫困家庭子弟不敢想象的。

  苟晶事件引发舆论争议期间,微博上有人跳出来宣称,“高考是几千年来最公平的考试制度”。的确,相较于美国成熟的教育私有化,富人子弟捐资上名校,中国的高考制度还算公平的。

  在私有制的前提下、在阶层固化的今天,打掉了现有的高考制度,底层就彻底丧失了阶层上升的通道。千万考生参加的其实并不是高考,而是阶层上升机会的竞争。

  然而,上了985、上了211,依然可能要996、1207,依然可能是一辈子房奴、社畜。八九十年代,还有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今天的现实,却在给“读书无用论”背书,个体的成功、阶层上升,改变不了整体的阶层固化。阶层固化的今天,高考能够带来的阶层流动已经很有限,从统计学意义来讲,这种流动更多局限在底层之间。

  网友萧武的这段话笔者特别赞同:“因为阶层固化,家庭的政治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积累毫无疑问会通过所谓的家教、家风来完成家庭传承,留给还想着读好书就能有个好未来的穷人家的孩子的空间,显然是越来越小了。”

  尽管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阶层上升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但没有升学这个机会,你恐怕连做房奴都没资格!

  这就是阶级社会的现实。

  当然,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却并不是呼吁要给河南考生更多的升学名额。

  昨天以前本号停更了半个月,因为家父生病,就回到了老家县城带他看病。逗留期间尝试联系高中同学,70多人的班级,微信群里仅51人,基本都是这些年混的还不差的(因为混得不好的都不好意思进群,混的好的大都是升学或复读升学成功的)。然而,50余人的微信群,竟然没有一个人在老家县城(个别是在外打工或做生意)。

  这个现象在河南省是普遍的,高考大省,同样是人才输出大省。相对“公平”的高考制度,给这些同辈人中的佼佼者提供了上升的通道,公平是相对这些个体而言的。这个相对“公平”对于高考大省河南省也是不公平的,但更加不公平的是,高考通道又成为河南省对北上广深和东部发达地区“输血”的通道,反过来又加剧了河南省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阶层固化的今天,高考能够带来的阶层流动已经非常有限,从统计学意义来讲,这种流动更多局限在底层之间;而“高考改变命运”的命题,反而为阶层固化的现状提供了合法性背书。“公平”的高考制度反过来又在固化和加剧着地区与地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不平等。

  不彻底打破阶层固化的真正根源——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问题,维护或促进所谓的高考“公平”,对于广大底层和中西部地区而言,进步意义是极其有限的,仅仅是给底层灌了一碗“奋斗就能成功”的心灵鸡汤。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