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七七事变后,为何“精英”多主降?

作者:霄汉 发布时间:2020-07-08 08:12:42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    |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但是,中华民族每到危险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想方设法不让人“发出吼声”。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大量的社会精英反对抗战,主张和谈。这些人的脑子是坏掉了吗?

  日本侵略中国,多少国民经济命脉被侵占、多少民族生存空间被挤压,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然而,日本侵华对中国各阶层造成的生存压力是“很不平衡”的。

  外来侵略直接危及的是劳苦大众的生存;但是对于某些权贵、有钱人、文人来讲,既然斗不过日本人,为了能继续保有权势和财产,卑躬屈膝也没啥大不了,反正真正出血的是老百姓。相比于亡国与否,利益蛋糕占多占少更为重要。

  所以,战“和”之间,各家权贵,勾心斗角;各路军阀,各怀鬼胎,根本不做抗日的准备。更况且,给日本帝国主义当走狗,同样有利可图。

  故而不难理解,为何痴人说梦、与虎谋皮式的“和平主义者”,总是在国家危亡之际成为一种风潮。

  抗战初起,身为卧底的周佛海却随同汪精卫组织“低调俱乐部”,与抗日唱反调,鼓吹“同日本打仗,中国连三个月都坚持不了,战必败,和未必大乱”的投降主义言论。暗中还与日本侵略者勾结,进行谋求所谓“和平”的勾当。

  这个组织中,包括张君劢、陶希圣、梅思平、周佛海等著名精英,以及国民党陈立夫、顾祝同、朱绍良、熊式辉、李明扬等大员。这些人都属于上层人士,以精英自居,号称了解世界大势,拥有全球视野。

  这个低调俱乐部中还有两个十分有影响的人物,胡适和陈布雷。陈布雷是总统府国策顾问,蒋介石的许多反共、对日妥协的文稿都出自他手。

  胡适的名气较大,他也是当时“精英”们众口一词称赞的“自由主义”领军人物,被认为代表了他那个时代民族的“良知”。胡适说“抗战到底”是唱高调,是“歇斯底里的风气”。胡适觉得,广大中国军民太高调了,惹太君生气了,所以为这个组织取名“低调俱乐部”,以区别于那些唱抗战高调的人。

  中国“委屈”就能求全吗?近日来美国和印度频频对中国挑衅和进攻,是中国高调惹的祸吗?

  然而在胡适等人看来,主战的人,多是些“见鲜浅浮、偏激、执拗、诞妄,较之义和团时代并不进步”的民族主义狂热分子。

  这在今天的人看来,胡适一定是脑子里有泡!

  汪精卫虽不直接参加“低调俱乐部”的活动,却是这个组织的灵魂,他一贯坚持:“为结束战争而抗战,不是为扩大战争而抗战。”然而,日本都已吃掉台湾、吃掉东三省,马上就要吃掉华北了,汪精卫居然要跟狼子野心的日本搞和平,真是奴性!

  这帮“精英”不仅自己不抗日,还看不得别人抗日,他们批评主战派说:主战的结果,一个是丢,一个是烧,丢不了也烧不焦的地方,都给了共产党的游击队。

  好一个“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啊!不久之后,汪精卫和周佛海等公开投敌,成了名副其实的汉奸,他们的可恶嘴脸就被大众所看清。

  南京瞬间沦陷后,低调俱乐部成员一度四散,很快部分成员又聚于武汉,集合在一个名叫“艺文研究会”组织的周围,致力于造成舆论,使政府可战可和。

  观察当时的文艺界,你会发现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像林语堂、梁实秋、胡适、徐志摩、傅斯年、张爱玲……到处是他们的作品。

  胡适: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梁实秋: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

  张爱玲: 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

  民生艰难,战乱延绵,前面是各路军阀大战,后面是日寇侵华。可谓山河破碎,百姓苦不堪言,整个国家置身悬崖边上,往后一步就是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

  然而,这些大师的笔下,仍旧充满了花前月下、诗情画意的情调。从他们的作品中,你几乎读不出那个时代的脉搏,没有那个时代的民生疾苦,没有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悲壮,没有国家危难关头的紧迫感,甚至没有多少普通人的人文关怀。相反却充满了无聊、矫情和空洞,还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他们的生活,只有花前月下,十里洋场,歌舞升平。

  虽然他们不都是汉奸,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抗战”呼声的厌恶和对“抗战”前途的悲观。

  眼里根本没有家国大义,民生疾苦,这样的社会上层,又怎能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下直起腰来?反而,只要能“和平”,那比一切都重要。他们瞧不起老百姓,更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并且他们自身同日本侵略者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战争面前,主张妥协、退让,采取绥靖主义政策。

  其实,七七事变前后,对日本搞妥协搞和平的不光有遗臭万年的汉奸汪精卫,还有孔祥熙、顾维钧、阎锡山、何应钦、程潜等等等等,其下的小喽啰官员、资本家、文人,那就更是数不胜数。在这些人散布和煽动之下,中国“三个月亡国”论于当时甚嚣尘上,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83年过去了,“七七事变”前后战与和的历史,给了我们最生动的教育,它告诉我们,“投降”的和平主义滑向绥靖主义,最后堕落称投降主义,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规律。

  今天某些某些鼓吹担心“刺激美国”的精英,与汪精卫、周佛海之流实在是一丘之貉!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