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中专院士”的三个“没想到”

作者:记者尚杰 李慧 发布时间:2022-01-25 09:55:55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假期里,银装素裹的石河子大学校园内静悄悄。满头白发的陈学庚坚守在院士工作站内,加班加点整理实验数据,与科研团队反复进行研讨。

  1月17日,他特意穿上黑西服、白衬衣,早早地坐在电脑前,通过“云课堂”来跟青年学生们交流。

  “我的学历不高,工作起点也很低。”镜头前,陈学庚缓缓讲述。1960年,他随父母从江苏泰兴来到新疆,后来考入兵团奎屯农机学校,完成中专学习后,被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机械厂工作。

  在那里,陈学庚放弃了“派工员”这一轻松的工种,主动下到车间生产一线,带领“革新组”试制出了水力测功机、拖拉机缸套离心浇铸机、缸套粗加工镗床、制砖机、大型顶车机、刨式平地机等设备,为后来研发农业机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陈学庚向青年学生讲述了他的三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发生在1995年。他带着铺膜播种机项目,到北京角逐国家科技进步奖。20世纪80年代,兵团在引进试种地膜棉花时,成立了十多个铺膜播种机研发小组,来解决人工铺膜效率低的难题,最终陈学庚团队研发的播种机成为两种主推机型之一。此后的10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制出系列新产品,满足了新疆地膜植棉大面积推广的需要。

  “我们当时申报的是二等奖,实际上是冲着三等奖去的,因为全国好的项目太多了,感觉我们这个不太起眼。”陈学庚说,答辩中他介绍,这个项目规模化推广应用面积接近7000万亩,铺膜技术与装备推广到全国16个省区。

  没想到,评委直接给出了高分,提档进入一等奖。最终,这一成果获得了1995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让我觉得,只要踏踏实实干,肯定会得到认可。”陈学庚说。

  第二个没想到,发生在2014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在一台多作业层次一次完成的大型精密播种机面前,兵团领导向总书记介绍,这台机器科技含量很高,其研制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只有中专学历。总书记称赞陈学庚很不简单,说英雄不问出处,一切人才都要在“战场”上见分晓。

  “我当时很受鼓舞,我们科技工作者要在实践中找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见高下,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陈学庚说,时至今日,这些话还在脑海中一遍遍回放,激励着他再攀科研高峰,再立科研新功。

  第三个没想到,发生在2017年。自称“土专家”的陈学庚,全职加入石河子大学,在学校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带领10余人的团队踏上治理农田残膜污染的创业路。

  2013年当选院士后,陈学庚就关注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兵团实现了棉花增产,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留下的残膜影响着棉花质量和土壤质量,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

  在他的牵头下,石河子大学与内地高校联合展开科技攻关,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21年10月,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组织的院士专家新疆行现场演示研讨会上,陈学庚团队研制的自走式和牵引式秸秆粉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正式亮相,回收率达90%以上。

  在线交流结束时,石河子大学的青年学生纷纷留言:“这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学习的标杆”“扎根基层,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本报记者 尚 杰 李 慧)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