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谷雄一:热血青年 以身许党

作者:冉世民 孔令国 发布时间:2018-10-31 08:15:02 来源:河北日报 字体:   |    |  

 

谷雄一

[阅读提示]

15岁,他在学校加入进步社团“社会科学研究社”,成为进步学潮的先锋骨干。

21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24岁,他投身军运,协助上级在华北各派系军队中建立起我党军运工作的基点。

26岁,他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平定兵变”,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和被敌人惊呼为“太行之井冈”的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在华北树起第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

谷雄一,一位牺牲时年仅26岁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以身许党,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家国民族的深情。

“献身革命意盎然,英雄事业千古传,叱咤风云雷声起,犹是翩翩一少年”。

这是曾任共青团太原特委书记、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晋察冀日报主编的娄凝先悼念战友谷雄一的一首诗。

诗中的这位少年,1905年出生于保定市安国县(今安国市)北各堡村一个普通农家。

原本,他可以在舅舅的资助下,一步步完成学业、成家立业,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但求学期间萌发的爱国思想,却将这位热血少年引上了光辉壮烈的革命道路。

热血青年 心向革命

1919年,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进步思想从城市传播到了农村。这一年,谷雄一14岁,考入高小。校长李兆熊在学生中宣传五四爱国与进步思想,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给少年谷雄一深刻影响和极大震动。

1921年,谷雄一考入保定育德中学。五四运动后,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方传播马克思主义,筹建中国共产党,育德中学成为保定地区革命运动的中心。1920年,学校先后出现了“文学研究社”“社会科学研究社”等进步团体,邓中夏还在校亲自组织秘密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学生开展革命运动。

入校不久,谷雄一便加入了“社会科学研究社”,通过这一进步社团,谷雄一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大量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以及《新青年》等进步刊物。

他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热情得到了学校党组织的重视。

1924年秋,中共保定市委成立,张廷瑞为代理书记,以育德中学为中心进行革命活动。张廷瑞找到谷雄一谈话,给予启发和鼓励,同他建立了革命友谊。谷雄一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学潮斗争,并迅速成为骨干分子。

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保定各界群情激愤。6月3日,中共保定市委在育德中学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在全市开展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声援上海同胞的爱国壮举。

谷雄一和同学奉命到市郊的工厂去发动工人。他充满激情慷慨陈词,讲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种种野蛮行径时,难以自制,泣不成声,许多工人深受感动流下热泪。6月8日,保定各学校一致罢课,六千多名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谷雄一率领工人加入斗争。

从少年到青年,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谷雄一,目睹了人民的苦难、政治的腐败、民族的危机,他立下志向,要做岳飞、文天祥一样的民族英雄,驰骋疆场,以身报国。他在书桌上写下座右铭:卧薪薪能刺吾心,尝胆胆能壮吾志,有志竟成!

而且,经过党领导的爱国运动和革命斗争的锻炼,谷雄一逐渐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把一个支离破碎、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变成独立自主、富庶强大的新中国。

有一年暑假,他把刊有列宁照片的一本《新青年》杂志带回家,向表兄弟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并说:“咱们中国要想富强,也得走这个道路。”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三个表兄弟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5年夏,即将从育德中学毕业的谷雄一,向党组织提出了参加革命的要求。这时,昔日血气方刚、追求进步的青年,已经开始逐步向坚定的革命者转变。

投身军运 威武不屈

1925年,为了建立革命军队,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李大钊指示各级党组织选拔一批精干人员到张家口冯玉祥部开展工作。

谷雄一当时虽不是党员,但其革命热情和组织才能早已引起党组织的重视。从育德中学毕业后,谷雄一没有按照家庭的希望,找一份工作过安稳日子,而是选择投身革命,到张家口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到国民联军任中校参谋。这时,他与在国民联军中开展军运工作的共产党员、同为河北人的张兆丰相识。1926年冬,经张兆丰介绍,谷雄一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从事党的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谷雄一等共产党人被迫离开国民联军。1928年夏,他按照组织指示,到河北省主席商震创办的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工作,担任步兵第三中队上尉区队长,很受商震器重。当时,学校第一期180多名学员大部分都受过大革命洗礼,部分从保定二师毕业的还参加过党领导的学潮斗争,思想进步、政治热情很高。

谷雄一以保定学员为骨干,积极开展工作,逐渐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组织。他还经常把自己的津贴拿出来资助贫困学员,很受大家尊敬。他坚决与学校里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并指出,最可怕的不是敌人的貌似强大,而是我们自己的懦弱。仅一年多时间,他就先后发展党员20余名,并秘密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这些同志后来到各地工作,成为革命的种子,点燃了星星之火。

因工作需要,1929年谷雄一离开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在北平、天津、唐山一带活动,负责中共北方局军运工作,在华北各派系军队中开展共产主义军运工作。他利用中原大战等有利时机,积极协助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建立起党军运工作的基点。

1930年2月底,谷雄一制定“唐山兵变”计划,决定成功后建立北方红军第九路军。但因不慎走漏消息,谷雄一和张兆丰、马镇北等领导人决定取消兵变计划。谷雄一因身份暴露,只得化装去天津开展工作。

1930年5月,谷雄一在天津被捕,与彭真、李运昌等人一同关押在河北省第三监狱,后转至天津“临时自新院”。关押期间,他们深入讨论革命形势,认真研究革命理论,总结反思经验教训。经党组织营救,包括谷雄一在内的30多人于同年9月全部出狱。

谷雄一被捕期间,其家人曾设法营救,希望他“不要拿着脑袋去冒风险”。但他不为所动,并在一封家书中写道:“我在反动派的监狱里是一名政治犯,但这不是我的耻辱,而是革命者的光荣。金钱不能动吾心,权威不能动吾志,我早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岂能如一叶轻舟、随波逐流呢?”

建军建政 以身许党

1930年12月,谷雄一被派往山西工作,任省委(1931年改为特委)委员兼军委书记。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之下,谷雄一机智沉着,巧妙周旋,奔波在国民党驻山西各地的军营中,使党的军运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经过一段时间后,谷雄一向特委建议,应利用军阀混战后人民负担重、广大士兵对待遇不满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开展斗争。经认真分析,特委决定在党的基础较好的国民党军高桂滋部发动兵变,在五台山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点燃华北革命的星星之火,支援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

经请示中央同意,特委决定由谷雄一领导这次兵变。

1931年7月3日,谷雄一到达山西省平定县,第二天午夜,在他和赫光指挥下,战斗正式开始。第一团在消灭个别反动军官抵抗后,提前举行武装起义,激战半小时后占领县政府。随后,起义部队撤出城外,北上至盂县清城一带休整。这就是著名的“平定兵变”。

7月5日,谷雄一代表山西特委宣布: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正式成立,赫光任军长,谷雄一任政治委员。鉴于平定周围有重兵布防,起义部队7月18日向东北进入保定阜平县境内。

阜平本是物资丰盈之地,但由于军阀混战和地主豪绅掠夺,群众生活十分艰苦。我党从1926年就在这里开展工作,积累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在阜平县城外,谷雄一要求部队进城后,要严明纪律,公买公卖,不许扰乱百姓,本着革命纲领,发动群众,开展斗争。进城后,他领导部队大张旗鼓宣传革命,帮助群众挑水砍柴、打扫卫生,并开仓放粮。一时间,广大群众欢天喜地,齐声欢呼:我们的救星到了!

群众发动起来之后,谷雄一开始进行政权建设。7月26日,中共阜平县委和红二十四军在阜平旧县衙门前联合召开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成立大会。

谷雄一在大会上首先讲话,号召群众团结起来,自己当家做主。随后,农会、小商人协会、除奸团等群众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党的政策深入人心,得到人民群众热烈拥护,一时间阜平的革命形势热火朝天。

阜平苏维埃政权的诞生,第一次在华北树起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是党建立革命武装和人民政权的重要尝试,开创我党在华北建军建政之先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敌人惊呼:红二十四军“事实虽小,情节甚大”,阜平苏维埃政权是“太行之井冈”。

天津《益世报》在社论中说:“太行山脉,蜿蜒千里,北可经蔚县入宣化、大同,横截北平、绥远一线,折断平绥要衢;南可出井陉,掠石邑,下临则易县、定县可取,远征则北平、蓟县可窥。沿山城邑,均系殷富之区,土匪兼可利用。假使有共军千人,则不久即能满万,俟其羽翼养成,则包围无所施,窜扰不及防,较之江西有过而无不及也。”该报特别提到谷雄一,说他“为人智略精详,颇具组织才能”。

革命武装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使国民党反动派深感恐惧和震惊,决心要“速派大军相机剿灭”。

当时,军阀石友三反蒋失败,他的部下沈克为向国民党政府表功,决定设计诈降红二十四军。8月10日,诱捕了前去收编的谷雄一等18人。留在军部的同志并不知他们被俘,8月11日,军长赫光等人去受降时,再遭敌人突然袭击,赫光等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红二十四军和阜平苏维埃政府遭到敌人重大暗算,形势极端困难,立即主动撤出县城,向陕北苏区转移。

就这样,我国北方第一个红色政权——阜平苏维埃在成立17天后便夭折了。

但就像巴黎公社运动一样,它的革命精神是永存的,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唤醒了人民,教育了群众,撒下了革命火种,照亮了广大人民谋求解放的道路。

谷雄一被捕第二天,即被押解到北平“陆海空行营军法处”。在狱中,谷雄一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大义凛然,从容自若,谈笑风生,连看守都称赞他“有骨气”。

8月18日,谷雄一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北平西直门外的护城河边,年仅26岁。临刑前,他还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

谷雄一牺牲后,遗体下落不明。他以身许党,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家国民族的深情。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正因有无数像谷雄一一样的年轻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才有了革命事业的星火燎原,中华民族的生机无限。

链接

革命火种 播撒阜平

阜平苏维埃虽然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7天,但它的意义不容忽视。

它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背景下建立,在国民党四面包围之下高举红旗,在敌人的心脏华北腹地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红色风暴,教育了人民,唤起了斗志,播撒了革命火种。

今天的阜平,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块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上,当年不仅诞生了我党在北方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还建立了我党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而且,正是阜平苏维埃的建立,在阜平播下了革命火种,壮大了革命力量,为日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31年8月红二十四军主要领导人谷雄一、赫光等牺牲后,部分同志突围撤出阜平进入陕北。

红二十四军自组建后,足迹遍及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经过平定、盂县、五台、平山、灵寿、阜平、灵邱、浑源、应县、右玉、清水河、河曲、府谷、榆林等县,军队一路宣传革命思想,播撒了武装斗争的革命火种,其影响之大、声威之壮,一时震撼华北大地。

红军撤走后,阜平地区又陷入了黑暗。但阜平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偷偷掩埋了烈士的遗体,不断秘密地张贴革命标语、散发革命传单,继续进行各式各样的斗争。

1932年7月,阜平地下党组织还在城北赵家沟西坡的枣树林里召开会议,纪念苏维埃成立一周年,不少群众冒着风险到烈士墓前进行祭奠。

正如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指出的,“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无论公社在巴黎的命运怎样,它必将立于全世界”。

阜平苏维埃也是如此,仅仅6年后,抗日烽火又在阜平燃烧起来。

1937年1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布告贴满了街头,阜平的党组织领导人民建立了县农会,组织了抗日义勇军,晋察冀边区政府在阜平宣告成立,阜平成为“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

谷雄一领导的红二十四军和阜平苏维埃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得以传续。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