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要给大学生合理‘增负’”

作者:记者 邓晖 发布时间:2018-10-26 09:02:03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

  新时代,如何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被视作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施工图”,备受各界关注。

  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该如何结合自身情况“施工”?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施工”质量又将由谁评价?针对由此引发的思考和热议,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

  记者:近年来,中国大学在各大世界大学排行榜上表现抢眼。但也有评论指出,这些排行榜指标更偏重考量高校科研能力,忽视了本科教育。与世界对标,中国的本科教育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吴岩:中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开始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开始与世界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同频共振。以工程教育为例,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标志着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专业质量标准达到国际认可,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突破。这也标志着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198所高校的846个工科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本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

  记者:具体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吴岩:比如,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还不够巩固,一些学校领导精力、教师精力、学生精力、资源投入仍不到位,教育理念仍相对滞后,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导向仍不够聚焦等。

  记者:这次出台了“新时代高教40条”以及一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怎么理解这两组文件之间的关系?

  吴岩:“新时代高教40条”是关于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综合性指导意见,是“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制定的政策依据。从文件对象来看,“新时代高教40条”面向学校层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对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的具体安排,旨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卓越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在系列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0的基础上,通过拓围、增量、提质、创新,扩大了各个计划的实施范围,增强了各项改革举措的力度,提升了改革发展的质量内涵,探索出了一套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

  记者:我国正处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对“第一梯队”的高校来说,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要把握的关键点是什么?

  吴岩: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科、教学、教材、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五个子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上位的,五个子体系是下位的支持支撑,都要服务于人才培养体系。“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记者:在全国1200多所本科院校中,地方应用本科占据绝大多数。对于它们来说,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该干什么、又该怎么干?

  吴岩: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历史相对短,心情很急迫,追赶劲头很足。我们担心两件事情,一是同构化发展,在发展模式上,盲目追随模仿;二是同质化发展,办学标准同质化。

  应用型高校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要把握好三个“心”。一是中心,要把握好服务地方需求的办学定位,始终以培养人为中心。二是核心,就是怎么培养人,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要根据办学传统、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三是重心,就是培养人的质量。应用型高校从“形似”到“神似”,再到“形神兼似”,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最核心的要素。这三个“心”可以衡量一个学校跑没跑偏、失没失衡、专业建得好不好、课程开发得怎么样,也是一个学校的宏观、中观、微观。

  记者:“新时代高教40条”对学生管理可谓“宽严相济”。但宽严之间,最关键还是学习能否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这也是一直以来中国教育最容易受到质疑的一点。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吴岩: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教师。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做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但现实中,我们教师的育人水平还没那么高超,方法技术还不是很娴熟。例如,我们要给大学生合理“增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三增”:增学分、增课时、增作业,也不是简单强调纪律约束性。而是要增加“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特别要聚焦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深入思考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记者: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意见提出,要推进“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这与以往的本科评估是什么关系?将怎么实施?

  吴岩: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合格评估是两类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式。一是范围不同,专业认证只对专业,审核评估、合格评估对的是全校;二是结果不同,专业认证结果分为通过与不通过,审核评估不作通过与否的结论,合格评估的结论是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

  一级认证重在“保合格”,保证专业的基本条件、基本管理、基本质量达到合格要求,服务于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二级认证重在“上水平”,推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贯彻实施,提升专业建设上水平;三级认证重在“追卓越”,保证专业达到国际实质等效质量要求和中国特色一流专业建设要求,服务于一流本科建设和卓越人才培养。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合格评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三级专业认证工作将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相关行业学协会共同组织实施。

  (本报记者 邓晖)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