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显微镜下的忠诚

作者:李金海 记者 邵龙飞 特约记者 庄颖娜 发布时间:2018-05-15 09:07:58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药物研究所自主创新锻造防护劲旅纪事

01.jpg

研究所防化队员应急拉动。熊垒 摄

  初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药物研究所生物学实验室。

  这里是一个生物和化学的天地。锥形瓶摆满实验台,瓶中液体颜色深浅不一,各种形状的玻璃器皿更是随处可见。

  这里通向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分子、化合物是他们常年打交道的对象。实验室里最常见的设备是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下有使命——这个研究所担负着我国战场损伤医学防护、特需药品及重大疾病防治药物研究等任务,是医学防护领域维护国家和军队安全的重要力量。

  显微镜下有忠诚——组建60年来,这个研究所攻坚克难,取得多个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大科研成果,每每在国家应急救援和重大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姓军为战,锻造战场医学防护盾牌

  入夜,某药物研究所科研大楼依旧灯火通明。突然,一阵哨音打破了夜的宁静。一支身着迷彩服的小分队冲出大楼,迅速集结。指挥员一声令下,队员们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制式便携箱组,点验药品试剂……

  这是一次常规的应急拉动,该研究所应急分队齐装满员,随时准备出动。

  姓军为战,实验室里也有硝烟。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为了解决我军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医学防护难题,该研究所的前身于1958年正式组建。一批科学家从四面八方齐聚这个无声战场,发起了向医学防护阵地的冲锋。

  建所之初,他们一无经验可循,二无设备可用,连台像样的仪器都没有,有的只是几个手提秤、破闹钟和瓶瓶罐罐。

  怎么办?面对外国严密的技术封锁,他们从公开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缺乏实验器材,就自己画图做,先后设计制作了特种通风橱、液体自动分流装置、熔沸点测定器等实验器械。

  仅用一年时间,他们就在防护重点领域拿出初步防治措施,推出军用饮水检测箱、简易军粮检查盒等防护成果,实现我军医学防护零的突破。紧接着,他们又确立了更宏大的目标:从点到面建立起一套适应实战需要的医学防护体系。

  有效防护和治疗,关键在药物。为寻找药源,那些年里,他们上高山、下海岛,甚至深入无人区,搜集药方和中草药5000余种,使防护药物有了广泛的筛选基础。筛选化合物更是流程复杂,耗时费力,该研究所所长苏瑞斌介绍说,有时为找到一个靶标化合物,筛选的次数甚至过万。

  跬步积千里,滴水汇长河。那年,以该研究所40多项科研成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项目,获得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医学防护盾牌。

  近年来,他们始终紧盯军队卫勤建设需求确定重点研究方向,加快科研成果与实战应用对接——

  制定颁布系统配套的洗消、诊断、救治国家军用标准体系,研发配备系列现场救援装备;建成我国首个特殊药品原料药中试与产业化基地,解决了应急状态下特殊用药保障难题;攻克战场医学“防、检、治”环节关键难题,形成了全新防护能力,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强国为民,构筑国家安全药物防线

  去冬今春,一场来势汹汹的流感席卷北半球,我国多地爆发疫情。

  流感病毒危害性强,100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曾夺走全世界近4000万人的生命。

  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重大流感疫情?10多年前,该研究所便以此为重要课题。2003年的“非典”疫情过后,该研究所研究员李松带领团队前瞻布局,将流感病毒作为重点科研方向,自筹资金展开了药物预研。

  一年后,我国各地频发H5N1禽流感疫情。当时,我国尚无自主生产的抗流感特效药,紧急接洽外国制药公司,得到的答复是:4年后才能供货——这意味着,4年内我国若出现大规模流感疫情,13亿人口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事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等不起!慢不得!

  就在面临“卡脖子”的时刻,该研究所主动作为。他们自主研制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全部临床前工作。紧接着,他们又协助国家建设抗流感药物生产线,完成了国家和军队战略储备任务。

  自主创新,强国为民。2009年,当禽流感来袭时,他们再次创造奇迹:提高药品产能30倍,仅用135天就完成国家储备任务,为国家节约采购经费57亿元。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抗流感药物最为丰富、临床治疗保障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具备了应对各种规模流感的自主防控能力。

  自主创新,要在得人。当年,为留住国外归来的李松,博士后导师、研究员焦克芳不但力荐李松接替自己担任课题组长,而且提出立即退休,让李松拥有完全的科研自主权。这一留一退,成就了后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

  这些年,研究所先后推出“人才港计划”和“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遴选科研苗子,放手让他们在科研一线挑大梁。如今,该研究所已拥有3名两院院士,30人次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在一代代优秀人才的接力中,该研究所始终瞄准影响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持续攻关,催生了一大批利国利民的成果:研制国家急需的抗丝虫病新药、抗结核病新药,研制有中国发明专利的口腔疾病治疗药,推出被誉为“抗毒神针”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特效药……

  淡泊素心,坚守无私无畏精神高地

  2015年8月,天津港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当时,救援人员向着爆炸核心区的“最美逆行”,令万千网友感动。

  该所研究员王永安就在那次逆行的行列中。作为防护专家,他要带头进入爆炸核心区。

  身着厚重防护服、顶着高温连续作业,王永安几近虚脱。但他经过细致勘察提出的“非防勿入、非训勿入,跨区处置、分级防护”处置原则,成了指导救援的行动准则。

  使命在肩,无私无畏。王永安的故事不是个例。

  那年,该所担负某应急药品生产任务。因生产过程危险,厂家在开工前夕突然撤出了所有工人。怎么办?派驻药厂的焦克芳、谢云德毅然承担起全部生产任务。40多天后,他们按时把合格药品交付部队时,已累到身体出现问题。

  研究所成立初期,为尽快研制出可靠的防护药品,科研人员不惜以身试药,参加试服试注者累计达3000多人次,最高服用剂量为临床应用的8倍。

  后来,科研条件改善了,大家再也不用“以身试毒”,但牺牲奉献的精神代代传承。

  在军事医学研究院院史馆,陈列着一幅题为《拒评院士》的油画。油画讲的是药物学家宋鸿锵的故事。当年,宋鸿锵等人发现了一种全新结构的神奇药物,使我国在某型药物领域一直领先世界。组织决定为他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却坚辞不受,原因是科研成果的保密需要。

  为国守密,宋鸿锵隐姓埋名30年,直到2005年他因病离世,他的功绩仍然尘封。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淡泊名利,只因把国家和军队的利益看得更重。

  药物研发市场利润丰厚,仅专利费就非常可观。然而,当研发出一种新型抗生素时,该研究所专家却要求企业不要为经济利益大量生产,以免失去对抗超级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结束采访离开这个研究所时,发现写在墙上的所训格外醒目: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忠诚事业、忠于职守的责任意识,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人生态度,严谨细致、求真求新的科研作风……这些朴实无华的字眼里,写满了一个甲子岁月里科研人员代代传承的精神坚守。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