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文艺家的心为人民跳动:"扎根人民"成文化品牌

作者:郑海鸥 发布时间:2015-10-15 19:45:13 来源:人民网 字体:   |    |  

  近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创作实践基地落户云南元阳。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中)带领乐团深入云南采风。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中央芭蕾舞团大型原创芭蕾舞剧《鹤魂》赴黑龙江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体验生活。
  

  中央歌剧院赴河北抗日老区任丘市史村慰问演出。
  

  中国画院画家在采风写生。
  

  中国儿艺演员马彦伟在北京市革新里小学为学生进行艺术辅导。
  

  一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高度,深刻指出文艺工作者肩负的时代责任。本版报道和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一年来文艺界发生的显著变化。   

  “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年来,各艺术院团的采风创作、慰问演出、结对帮扶在基层一线,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乡镇社区、学校军营等蔚然成风;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他们进一步沉下心来,吃透生活底蕴,汲取创作营养,扑下身子播撒文化种子,作品则更接地气、有感情、受欢迎。

  走基层、结对子,扎根人民已成品牌

  9月17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信是重庆特殊教育扬帆管乐团的长笛手裴梓杉小朋友用盲文写的,在信中,她邀请雒爷爷观看他们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最好的未来》梦想公益音乐会,并对雒爷爷倡议了此次演出表示感谢。

  雒树刚高兴地接受了邀请,鼓励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扬帆管乐团“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国交是国家交响乐团,也是人民交响乐团,来自人民,回报人民”,雒树刚表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提出的要求,这场公益演出则是落实总书记“艺术为人民服务”要求的举措。

  9月22日,《最好的未来》音乐会上演,朴实悠扬的旋律、积极向上的精神,湿润了不少观众的眼眶。观众们说,“孩子们虽然眼里看不到光明,但心里却感受到了明亮的阳光和浓浓的温暖。”

  中国交响乐团与盲校孩子结对子的动人事迹,仅仅是文艺界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建立帮扶对接关系,青年导演白皓天五次进藏,在雪域高原让话剧艺术结出硕果;中国歌剧舞剧院剧目创作部多次组织策划歌剧《星海——永恒的旋律》、民族音乐会《国之瑰宝》等剧目的采风活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深入无锡、崂山等地的市镇乡村造访写生,用画笔记录和描绘人民群众的生活……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得有声有色,也逐渐成为一个文化品牌。文化部艺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积累愈加深厚,作品的内容形式更接地气、文化品质更饱满、时代气息更浓厚,更加深了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解。”

  送文化、种文化,文艺院团焕发生机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院团要热爱人民,人民才为院团点赞。一年来,文化部各直属院团共组织36个批次的演出队伍,深入陕西、贵州、福建、重庆、西藏等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一线开展慰问演出和展览活动,场次逾百场;与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共30个基层单位开展了结对帮扶。

  开展戏曲讲座、现场指导教学、为院团管理建设建言献策、在全国各地授徒传艺……国家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不顾高龄、不远千里,多次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院团排戏、指导并完成演出。

  “从人民大众的土壤中吸取养分,再反哺人民,这是文艺健康发展重要途径,也是万不可丢掉的优良传统。”刘长瑜回忆,50多年前,为创排《红灯记》,他们去听铁路工人讲解扳道岔和号志灯的功能作用,去部队感受打枪时强大的坐劲。“编剧、导演和演员通过数月的深入调查研究,捕捉最能传神的艺术元素,这样使表演更生动、更真实、更打动人,从而回馈人民、赢得观众的喜爱。”

  2014年末,得知广西戏剧院京剧团想要排演《红灯记》,国家京剧院刘长瑜、李文林等演职人员远赴千里到南宁进行口传心授的指导。作为《红灯记》第一代李铁梅的扮演者,刘长瑜耐心地帮助年轻演员解决了剧目排演中的关键问题,使他们的表演技艺和艺术水准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画院在基层组织开展了座谈、写生、讲座等特色鲜明的创作和文化服务活动,让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和书画爱好者分享艺术发展成果,指导当地艺术创作,使基层组织开展艺术活动的能力明显提升。

  而如今,重庆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也已成为当地十里八乡的文艺服务明星,接过中国交响乐团的文化志愿者旗帜,服务于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从‘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到齐奏,又到多声部合奏,农民管乐队和扬帆管乐团付出了极大艰辛,他们对音乐的执着向往和心无杂念的演奏也感染着交响乐团的每位导师,为院团提供了珍贵的情感滋养和创作灵感。”中国交响乐团乐队副队长周宏动情地说。

  搞创作、出精品,艺术家巩固立身之本

  “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句看似普通的话语,唤起了许多创作者久违的情感和行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感慨。

  一年来,文化部直属艺术单位结合自身艺术规划,组织32批艺术家采风小组,深入陕西、山东、重庆、甘肃等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艺术采风和体验生活活动。

  9月23日,中央芭蕾舞团大型原创芭蕾舞剧《鹤魂》首演获得圆满成功。“全团上下一直坚持实地采风,力求将这部舞剧打造成一部带着‘泥土味’的精品。”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朱妍说,为创排《鹤魂》,演员队三度赴江苏盐城和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体验鹤工生活,观摩鹤的生活习性,模仿鹤的动作姿态,现场创作舞段动作。朱妍感叹,“数月的辛劳、汗水、数千小时的加班加点,终于铸成舞台上的精彩瞬间;而更大的收获是,每位演员在思想认识和艺术理解上,都因为扎实的采风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作为一名编剧,最渴望得到的是素材、是灵感,是能够打动自己也能够感动观众的情节。这些从哪里来呢?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必须迈开双脚,走进生活的富矿,抱着小学生的心态,向创作对象及他所生活的群体虚心学习求教。”中央歌剧院编剧胡绍祥表示。他举例说,歌剧《北川兰辉》开始形成的剧本和后来上演的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在几次采风中不断有鲜活的素材充实进来。“《北川兰辉》的第二幕表现的是重建家园。一般理解是毁灭的县城异地再建。在我们的采访中,发现倒塌的房屋容易建,崩溃的心灵却难恢复。于是,我们将重建家园这一幕包括了家园重建和心灵重建两部分。北川的同志观看后,对心灵重建部分感触尤为深切。”

  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蒙古族舞蹈家斯日吉德玛在“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实践活动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舞台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但创新永远离不开民间艺术的滋养,她于是逐一走访了内蒙古最原生态的艺术传承人,极大丰富了民族舞蹈的艺术体验,并创编了新舞蹈作品《萨吾尔登伯依勒格》。

  “站在广袤的生活原野,创作中常有的忐忑、惶恐、犹疑会不自觉地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满满的自信。”胡绍祥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