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读人的学问:有的真诚,却是简装本;有的虚伪,却压模烫金

作者:朱谷忠 发布时间:2015-09-20 19:43:38 来源:海外网 字体:   |    |  

       如果说社会是一部大书,那么,每个人的一生或许就是其中的一个段落或章节了。由此想来,人,其实是可读的。

  诗人邵燕祥在一首诗中曾这样读过人,他说:“有的真诚,却是简装本;有的虚伪,却压模烫金”;而有的人呢?“跟你联床夜话,如一盏灯,一盆火,如一见如故的新知,久违重逢的故人”;但也有一些人,“经常出现面前,语言乏味而面目可憎,或絮叨百遍千遍的套话,或大声传播隐私和丑闻”。看来邵燕祥读人确是读得入木三分,精彩纷呈。

  我在读人方面没有经验。过去常常读得十分概念化,非常抽象,或者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看来这与我的经历和早年所接受的教育有关。那时候读人不外是课本和电影,好人坏人,常常仅通过几行文字或几个镜头就能读出结果。这种读法,太过简单,也太过片面。再后来,社会接触的面多了广了,认识的人也是一批又一批,这就不免给自己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社会相,是否应分别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辩证的全面的读法呢?事实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

  读人和读书有近似之处:一本书初看不觉怎样,反复看几遍则可能看出好处。有的书缺点是明显的,但仍不失为一本好书。读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的人看似太过书呆气,多接触多了解,却发现他们对事业有着一往情深的气质和精神;有的人看似古怪,又往往在某个领域里表现出非凡的才气;有的人尽管有粗放的一面,但干起事业来却一往无前、极具开拓的锐气;当然也有一些人物,看似道貌岸然,背地里却干着最肮脏的勾当。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读人时细加分析。

  总之,人是复杂的,我们读时思想也得复杂一些,切忌读一回就给人下结论,让自己的思辨成为被风所左右的纸鸢,最后沦为盲人摸象的游戏。读今天的人要这样,读过去的人也应这样。中国有一条古语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看就是读人的最好方法和经验。

  人是可读的,但需要时间。有的人,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才能读懂、读透。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