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诞辰119周年 探访茅盾北京故居
茅盾故居(资料图)
在119年前的今天,茅盾诞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的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他走上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创作出《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白杨礼赞》等经典著作,成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解放后,茅盾曾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1974年12月,茅盾迁入北京后圆恩寺胡同的两进标准四合院,他在这里度过了6年的晚年生活。在茅盾诞辰119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探访他在北京的故居,追忆这位伟大的作家。
茅盾故居(资料图)
在四合院中完成回忆录
热闹的南锣鼓巷里人潮熙攘,从南穿行至巷子北口,向右一拐就到了后圆恩寺胡同,感受的则是难得的安详与静谧。几扇紧闭的朱门和零星持单反的游人暗示着胡同的不同寻常——很多近代中国风云人物曾在胡同居住。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位于后圆恩寺13号,在温馨的四合院中,老人用人生最后的6年多时光写出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
四合院的前院辟为展厅,介绍茅盾的生平和著作,正房前有一尊汉白玉的茅盾半身像。“那时茅盾总在会客厅沙发上看书,前厅有花,环境好,老同事一进门,隔老远就打招呼,他也能最早听到。在与老朋友的信息交流中,他心情也很愉悦。”茅盾故居主任郭丽娜介绍,“文坛新秀把书寄给他,他也有求必应,帮助年轻人修改书稿。”
后院是茅盾的书房兼卧室,屋内陈设保持着茅盾离开后的原貌——几件旧家具,一张单人床。“这些物品和家具大多是公家配置的,走到哪家基本都有这几件,先生生活非常节俭,自己的东西很少。这些被子、床单、衣服很多是补丁套补丁。”
茅盾卧室的床头案几上放着书籍、资料和收音机,还有一排大大小小的药罐。在这里,茅盾先生完成了他最后的作品——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郭丽娜感慨道,自打写回忆录起,茅盾的生活就变得非常紧凑。“他非常细心,又追求完美。每一件事过去这么长时间,要查很多资料,他从大量旧报纸和文献中查询具体时间。那时候,他的身体已经极其不好,有严重的肺气肿,一只眼睛接近失明,写回忆录非常辛苦,但也一门心思要把回忆录写出来。”
至1981年去世时,茅盾自己完成的手稿有40万字,回忆录记叙了1934年之前的过往。1934年之后的部分,由茅盾的儿子、儿媳根据他的录音机口录整理完成。
故居翻新 庭院内树木成荫
2013年,茅盾故居起居室受潮,盛放衣物的樟木箱子和写字台抽屉也因锁生锈无法打开。故居于去年9月24日开始闭馆翻修,更换地板、在卧室加了暖气、重新粉刷了油漆后,于今年的4月1日重张开馆。
四合院中的影壁上,是邓颖超题写的“茅盾故居”四个金字。院内的树木郁郁葱葱,午后疏影斑驳。碧绿的葡萄架下,木制小秋千悠悠荡荡,那是家人为茅盾小孙女安装的。老人健在的时候,曾时常陪孙女在这里玩耍。
“茅盾先生人生中最后的6年在这里度过,尽管时间不长。但他的精神还是愉快的。”茅盾故居主任郭丽娜说,他的儿子、儿媳、孙子和孙女都住在这里。家里有小院子可以种植一些花草,平常、接地气。
邻居忆茅盾:他离我们不遥远
除了名人居所外,440米长的后圆恩寺胡同里还有普通居民的家。“这条胡同以往住的都是名人,7号院曾是蒋介石行辕,我年轻那会儿上班都经过这条胡同,但好些大门都是关着的,我们也没往里张望过。”居民程丽莎说。
79岁的居民吴振亭老人回忆说,茅盾先生在胡同居住时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他很少出四合院。对于这条名人聚集的胡同,她和其他居民最大的感受就是安静、踏实。“安全感特别强,当年有警卫、现在也有监控探头,能和这些名人住过一条胡同,还是挺高兴的。”
一位80后居民说,他上学那会儿读过课文《白杨礼赞》,“当时觉得有点激动和自豪,写这篇文章的作家曾经和我住在同一条胡同。”后来上大学时,图书馆有很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自己也看过几本。“老人将25万元稿费捐出设立文学奖,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很让人钦佩。每当看到茅盾文学奖作品,我都会觉得,这位‘邻居’从来离我们都不遥远。”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