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孤独的呐喊者,不屈的求学者•读张承志新集旧作«地之民»

  从先生孤独的呐喊者"吃人"的无情揭露,到老师不屈的求学者"他者歧视"的执着鞭挞,从殖民时代到后殖民时代,孤独的呐喊者、不屈的求学者们从未改变。

  至少,从现实的"吃人"到思想上的"他者的歧视",向来如此,虚假的发展取代不了"人的解放"。

  没有关心他者的思想基础,没有普天之下的视野,投身与溃败如影随形,"人的解放"便遥遥无期。

  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于是,先生一生孤独的呐喊,老师半生不屈的求学,便具有了先行者的意义,作了那后来者的指引。

  无论是逻辑与史实--破与立,还是尚未谈论的方法论与立场--为了谁,"人的解放",任重而道远!

  ----- ----- ----- ----- ----- ----- ----- ----- ----- ------

  «地之民»摘录:

  ("地之民")它的希伯来语含义既是文盲又是"一群人",......(被歧视者)。"地之民",有无知之徒、不洁净的、不可触者、不法之群的包含。

  追求与反省的思想大潮,距抵达尚为时过早。

  把事情仅仅解释为文明与愚昧的互角,未必能导致新知与进步。

  身陷悲剧之中却对"地之民"歧视的智叟傲慢,不过是殖民时代的残垢。

  (因为)引我半生投身、令我一生毁誉的,就是他们--被我唤作西海固的、那些半是文盲却有灵感的一群民众。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查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