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抗美援朝影视剧拍摄推荐之一:《北汉江两岸》

作者:桃花舍主人 发布时间:2023-11-12 23:03:51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近几年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有所增多,这本是好事情,但令人遗憾的是,只有极个别的较好(比如《能文能武李延年》),大多数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乏善可陈,有的甚至思想意识极坏(比如《金刚川》之类)。

  一部好的影视剧,首先决定于编剧和导演:编剧提供思想意识正确、情节合理生动感人的好故事,导演则把这个好故事通过摄影镜头忠实热情地讲述出来。抗美援朝是一场伟大的战争,能够以影视剧的形式讲出无数的好故事来,而要做到这一点,编剧和导演首先必须衷心认可这场正义的战争,必须发自内心地敬佩和热爱志愿军指战员、厌恶“美国”侵略军及其仆从军,然后需要深入了解人民军队的历史和作风以及志愿军的战斗生活,最后才是发挥艺术水平的问题。比如抗美援朝经典电影《英雄儿女》,其编剧毛烽和导演武兆堤都是在抗日战争中就入党、参军的,抗美援朝期间又都在前线从事过文艺宣传工作,革命的思想感情和生活阅历,是他们创作出这部优秀影片的最主要基础。

  现在拍摄的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在故事情节、时代氛围、人物言行等的表现方面让人感觉非常“涩”,这除了编导们不具备毛烽和武兆堤那样的革命经历和思想感情之外,可以感到其剧本的创作也非常粗疏肆意。剧本是影视剧的首要基础。要写出好的剧本,形成一个好的故事,编导必须下苦功夫收集、研究资料,深入体会、感悟志愿军前辈们的战斗经历。

  更好的办法,是以抗美援朝题材小说为蓝本进行改编。新中国“改开”以前,出版了许多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小说,很多作者是经历过战争岁月的人民军队战士,使这些小说在政治意识、思想感情、战斗生活表现和文学故事性方面颇具水平,适于改编拍摄成影视剧。

  现特就笔者阅读所知,推荐一些可以拍摄成影视剧的好作品。

  中篇小说《北汉江两岸》,枫亚著,新文艺出版社西历1955年2月出版。作者枫亚于西元1945年十六岁时在老家启东县参加新四军,任文工队员、连队文化教员,西元1946年担任团《战士生活》油印小报通讯员,西元1948年奉调师部《挺进报》当记者,抗美援朝期间曾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战地记者参加了战斗,是真正的战士作家,其作品中充盈着革命军队的精神和战士的气息。

  《北汉江两岸》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为背景,描写志愿军某部七班战士陈中全、王进山、马友富组成的战斗小组的战斗经历:他们随部队攻占敌阵地,东渡北汉江,强行军向南穿插一百多里堵住南朝鲜伪军逃路,战役末期连队回撤时陈中全和王进山背着腿部负伤的马友富行军而掉了队,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机智地避开敌人的坦克纵队,吃野菜,宿石窟,冒寒雨,坚定地向西行进,最终与巧遇的一支朝鲜人民军小队一起击溃敌军巡逻队,渡过北汉江,胜利地返回了连队。

  小说完美地运用我国特有的白描文学手法,以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地叙述故事进展,描画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语言平实、细致、流畅,将我军战士在战斗前、战斗间隙的暂时放松,战斗中的紧张激烈,追击逃敌时的急骤迫切,完成任务后的畅快风趣,生动地描写出来,也将我军指战员之间团结、互助、互爱的氛围以及对朝鲜老百姓的关心动人地展现出来,尽显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之风流。

  小说以简洁流畅的语言,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讲述中勾勒出三位主人公的形象、性格、人品:小组长陈中全宽厚稳重,处事周全,关爱战友,富有战斗经验;老战士王进山身高体壮,作战勇敢,有时脾气急躁,作风有点儿散漫;新战士马友富年轻孩子气,为人直爽,正义感很强,缺少战斗经验。这三位战士经过一次次战斗生活的磨砺,“他们的心贴在一起成了一个整体“,他们“同着一个命运,同着一个理想”,“他们之间,除了纯净的同志的爱,没有别的杂质”。战斗、成长和团结,是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三位主人公的收获,也使读者获得高尚美好的情感满足。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以三位主人公组成的战斗小组展开,而这正好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人民解放军步兵的“三三制”战术在战斗中的实际情况。“三三制”战术是由三人组成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组成步兵班,以三角队形来进攻和协防,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一人负责进攻,另外两人负责掩护和火力支援。这种战术攻防兼备,分工明确,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战斗力,减少伤亡。在小说中,陈中全为组长,王进山和马友富为组员,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他们三人行军时走在一起,宿营时挨在一起。进攻敌阵地时,陈中全走在前面,王进山和马友富一左一右跟在后面。在越过三八线后的追击战中,陈中全追炸一辆坦克,坦克上一个敌军准备向他射击,被跟在他后面的马友富一枪撂倒,两人合力俘虏了这辆坦克,而这时王进山却独自追打一辆坦克并最终炸毁了它,战斗结束后陈中全“一方面表扬了王进山的勇敢,一方面也指出了王进山一个人离开组和班去战斗是不对的”,显然“三三制”战术不能随意破坏。渡江时走过沙滩,陈中全“回头看两个组员,走得稳稳当当,心里才放宽心”,可见小组三角队形保持完好;入水后,王进山在马友富因个子矮小有点儿“迈不开腿”时及时“提着他的衣服”,又“怕离开上级的指挥,只得挨在陈中全一旁走”,可见这时三角队形无法保持,但三人小组仍然在一起互帮互助。在南进穿插围歼了南朝鲜伪军后,搜索溃兵时,他们小组发现“一个野葡萄棚下面露着一块黄呢毯子”,就由“王进山一人提枪过去,陈中全、马友富各自监视一个方向”,以完美的“三三制”战斗队形俘虏了七八个伪军。掉队后,三人沉着冷静,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冲过敌人的战线胜利归队,充分体现了三人战斗小组的战斗力。这些具体的“三三制”战斗场景,是只有对部队战斗生活很熟悉的人才能写出来的,这在革命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与此相比,许多近年拍摄的抗美援朝影视剧中那种一窝蜂式的进攻场面,完全背离了革命战争历史的真实。

  情节独特,以小见大,情感丰富高尚,在战斗中成长——《北汉江两岸》值得拍成影视剧。
     
       (文/桃花舍主人,来源;桃花翁舍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