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故乡的土地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作者:郭喜林 发布时间:2023-03-05 08:43:01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新征程,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推出“文艺星开讲”2023两会特别策划,邀请文化艺术界的代表委员,为文化繁荣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人民网2023年3月4日)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学战线上著名小说家,她的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不管是专业作家还是业余作家,都需要有爱党爱国的情怀,都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

  为人民服务,不能脱离实际;为人服务,必须脚踏实地,真诚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能关起门来胡编乱造。有些文艺作品不受大众喜爱,就是因为太空虚,没有接地气。

  如果作家创作不接地气,在人民群众的土地上就不会有自己的根。没有根脉,文学创作就失去了创作源泉。没有生活源泉,文学作品就是没有阳光和雨露滋润的豆芽菜。

  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都要把根扎在现实的土地上。作家要体验生活,影视演员和歌唱家与舞蹈演员也要体验生活。人民群众与文艺工作者是鱼和水的关系,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源泉,文艺工作者就失去了鱼的灵性和生命力。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用艺术把生活的本质揭示出来,才能给人民群众以鼓舞,才能让人民群众得到最好的精神食粮。

  文艺工作者既有第一故乡,又有第二故乡。只有热爱故乡,才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不会嫌弃广大劳动者,并向劳动人民致以崇高敬意。文艺工作者只有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才能在创作和表演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有虚心向人民学习,才能做到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并深受群众喜爱。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源于生活的本真,文学艺术才能拥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文学艺术才能生动感人,高于生活的艺术才能更有情趣和乐趣,才能把人民的酸甜苦辣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让文艺作品有血有肉,才能让人物性格具有鲜明个性而不类同于他人的作品。文学作品的精髓在与不断创新,而绝不是刻意模仿他人的创作方法。

  作家只有找到属于自己创作的土壤和环境,才能把根脉扎得更深,并永无止境地不断延伸。拥有不断延伸的自信,作家才不会让自己“江郎才尽”,文艺工作者才不会被人民所抛弃。被人民所抛弃不能责怪人民不喜欢自己,只能责怪自己不热爱人民。作家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深入生活,才能在日积月累中丰富自己的创作底蕴,才能在接近人民的过程中提高创作水平。不思进取,远离生活,不接地气,是作家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

  作家要想找到创作源泉,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就必须默默无闻地体验生活,就必须根植于人民的土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不让自己变成冷血动物。只有为人民利益鼓与呼,只有与人民同甘共苦,只有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才能受到人民拥护与支持,文艺作品才不会空洞无物,文艺作品才不会假大空,文艺作品才能洛阳纸贵,供不应求。

  面对日益加快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作家不能袖手旁观。只有积极投身其中,积极主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才是党和人民值得信任的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定信仰和理想,作家和文艺工作者才能行稳志远,并成为德艺双馨的作家和文艺工作者。

  2023年3月4日下午17:20~18:20完稿

  通讯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孟营街327号7号楼1单元4号 郭喜林

  本人系河南省作家协会员

  邮政编码:453000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