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黄伯寿|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推动了歌舞革命

作者: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发布时间:2022-01-30 08:27:47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舞蹈《草原女民兵》创作体会

 

  最近购买了《舞蹈》杂志1976年全5期的纸质原版,发现其中有许多富有参考价值的图文资料,所以我决定选取部分内容进行分享。

  从今年2月开始关注我公众号的朋友应该记得,我曾在2月17日完成了彩色舞台艺术片《百花争艳》的详解字幕版,并在19日发布于公众号 [修改版·附完成台本和歌谱]自制详注字幕电影第9部:1976年《百花争艳》 。这部摄制完成于1976年5月的片子中就有《草原女民兵》这个名留青史的经典舞蹈作品。今天,我将《草原女民兵》片段从修改过字幕的该影片中截取出来,搭配该舞蹈编导者之一黄伯寿在《舞蹈》杂志1976年第3期里发表的创作总结文章,相信可以对读者们加深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有所助益。

关于舞蹈《草原女民兵》

  《草原女民兵》是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蹈作品,编舞:黄伯寿、梁文绾、李文英、郎玉诚 等;词曲:王竹林、吕韧敏;舞台美术:王复先;伴唱:朱逢博。

  1970年底,为了筹划给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祝寿的演出,周恩来观看了战友歌舞团表演的汉族女民兵舞蹈《塞上花》后,认为蒙古族舞蹈更有表现力,主张改为蒙古族女民兵题材的舞蹈。于是,战友歌舞团组织人员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等地深入生活、搜集蒙古族舞蹈音乐的资料、观摩蒙古族女民兵军事训练生活,于次年初创作出了舞蹈《草原女民兵》。《草原女民兵》结构洗练、情节引人入胜、舞蹈语言丰富,融合了蒙古族舞蹈、中国古典舞、西方芭蕾舞、艺术体操、京剧、杂耍等的技巧和蒙古族女民兵军事生活元素等,刚柔并济、鲜明生动地塑造了当时内蒙古草原女民兵的群体形象,艺术水平极高,演出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各军区文工团和地方文艺团体纷纷学习排演。

  本文所截取的《草原女民兵》片段,是1976年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剧场里拍摄的(《百花争艳》整部片子都是在这里拍的),当时的演出拍摄汇集了当时中国的众多知名演奏家作为伴奏者,如著名笛演奏家俞逊发、著名筝演奏家王昌元、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等,使得该节目演出质量达到了极高水准,值得一看。

  大家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视频进行播放。但需注意,只有在微信打开视频且在Wi-Fi环境下才能自动获取最接近原画质的效果,在别的平台打开视频或者用手机数据网络播放时则默认最模糊画质。最近几天微信公众号把文章里的视频的横屏模式给改了,横屏播放时,视频的上面一部分画面可能会被遮掉,所以在这里还是建议竖屏播放。

  舞蹈《草原女民兵》视频片段,截自1976年5月完成的彩色舞台艺术片《百花争艳》

 

 视频链接(一):http://play-9zh7eclb.baomihua.com/983edd4dafd713cea9dd28d7ca2aba34/61f59a37/1465/14646353_5_d2ddd06e652d11e5b676003048cc631e.mp4

 视频链接(二):http://v.qq.com/x/page/p3212zmx1sj.html

  以下是该舞蹈的编导之一黄伯寿的文章。

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推动了歌舞革命

——舞蹈《草原女民兵》创作体会

作者:黄伯寿

本文原载《舞蹈》杂志1976年第3期第21~24页

(1976年7月20日出版)

  近两年来,我们对《草原女民兵》进行了多次加工修改。在整个加工修改过程中,中央负责同志和文化部领导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具体的指导,使《草原女民兵》沿着正确的方向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下面就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在塑造英雄群象的基础上

努力塑造英雄典型

  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任务,是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这一原则,对于小型舞蹈作品,也不例外。《草原女民兵》 是一个反映我国内蒙边境女民兵斗争生活的集体舞,表现草原儿女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号召,努力加强民兵建设,誓把祖国边防建成铜墙铁壁的战斗意志。显示中华儿女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为此,仅仅塑造女民兵的英雄群象,还不足以深刻揭示这思想内容。根据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艺术作品的题材内容和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完成的”。《草原女民兵》除塑造英雄群象外,还必须着重塑造好主要英雄人物女连长的形象,因为她是体现作品思想内容的关键人物。但是,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如何在小型舞蹈中加以运用,我们是经历了一个摸索阶段的。

  原先,为了突出女连长,我们让她手持红旗,领头出场,带队巡逻,并在调度上尽量把她安排在中心位置,以为这样就能突出她了,结果,她只是个旗手,是普通民兵的一员,不是以一个指挥员的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完全被淹没在群众之中。这就启示我们,在一个集体舞中,要突出塑造一个英雄典型,光靠手里拿件与众不同的道具,安排几处中心位置,是远远不够的,是不可能塑造出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英雄人物来的。我们又学习了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认识到主要英雄人物与英雄群象的关系,应是“代表”和“基础”的关系。她既是群众的一员,又要高于群众;既不能淹没于群众之中,又不能成为“鹤立鸡群”的“超人”。我们在塑造女连长时,正是只注意了她是群众的一员,而忽略了她高于群众的一面。但是,怎样才能使女连长成为群众的一员又高于群众,成为榜样呢?在中央负责同志的具体帮助下,我们认识到,主要应在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使她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我们在修改时设置了小战士在惊雷声中突然脱缰落马,女连长迅速赶来救护的情节,力图在塑造女民兵小战士形象的基础上,着力塑造女连长这个英雄典型。当时,电光闪闪,雷声阵阵,女民兵迎着突然袭来的暴风雨扬鞭疾驰,先以一段简短的集体舞,展示边疆女民兵日以继夜,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警惕地巡逻在祖国边境的英雄气魄。接着,在急风暴雨中,小战士被惊马甩落,双手紧拉缰绳,力争征服战马。就在这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女连长急速赶到,挥动套马杆,锁住了烈马,和小战士并辔疾驰而去。通过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女民兵的英雄群象得到了展现,同时还刻划了小战士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使女连长对战友的体贴关心,驯服烈马的纯熟技巧,发扬团结友爱精神的崇高品德,得到了比较生动的体现,给人以较深刻的印象。

  此外,在锁住烈马之后,我们避开了女连长教小战士如何套马的描述,代之以两人同骑一匹战马并肩巡逻的处理,这样做,正是依照样板戏创作经验,不是“用极力贬低群众的办法”来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因此,既无损于小战士的英雄形象,又塑造了女连长的英雄典型,两个形象鲜明生动,相映生辉。暴风雨后女连长的抒情慢板,集中抒发了亿万草原儿女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的深厚感情,这是他们爱憎分明、不怕困难、志坚如钢的思想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在表现女民兵积极练兵的情节时,我们删掉了原来女连长所做的一些招示性动作,加了一段女连长的射击独舞,以此表现她身先士卒、鼓舞斗志、带动群众刻苦训练的坚强意志。通过以上几个侧面的刻划,使女连长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明,亲切感人,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由此我们体会到,一个有主要英雄人物的集体舞蹈,为了展示作品的思想内容,既要塑造栩栩如生的英雄群象,又要塑造鲜明生动的英雄典型。在进行整个作品的艺术构思和情节处理时,必须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方面,而在处理英雄群象和英雄典型的关系时,则一定要使他们构成一种绿叶扶红花的局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是由作品中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来体现的。

从揭示内容和塑造人物出发

创造和提炼主题语汇

  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表明,舞蹈语汇是舞蹈艺术揭示内容和塑造人物的最重要手段。一个舞蹈作品,没有准确、鲜明、典型的舞蹈语汇,思想内容就得不到深刻的体现,人物形象就无法生动感人。在加工修改过程中,我们以革命样板戏经验为指导,有意识地在主题语汇的创造和提炼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把握女民兵的性格特征。生活在内蒙古边境的草原女民兵,经过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在三大革命运动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觉悟空前提高。对外,随时准备迎头痛击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突然袭击;对内,时刻警惕阶级敌人的逃窜和破坏活动。高度的革命警觉性,是她们最鲜明的性格特征,这是我们创造和提炼主题语汇时,把握其性格特征的依据。不怕困难,志坚如钢的精神面貌,是我们创造和提炼主题语汇时,选取造型特征的依据。只有把握住女民兵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才能创造和提炼出符合女民兵这一典型人物的主题语汇来。

  二、掌握女民兵斗争生活的特征。草原女民兵日夜巡逻在草原和国境线上,怀着高度的战备观念警惕地进行巡逻,这是她们的斗争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从迎着朝霞出发,到与暴风雨的英勇搏斗;从抒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到带着敌情观念的积极练兵;从战马飞奔,到身披夕阳的归来,都集中概括在巡逻的生活情境之中。女民兵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爱憎就是通过巡逻这典型的斗争生活来展现的,所以,我们紧紧抓住巡逻前进的基本形象,作为我们创造和提炼主题语汇的形象基础。

  三、挖掘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内心感情。辽阔的大草原,是女民兵生活的环境,她们胸怀开阔,感情奔放,使主题语汇具有豪迈的特点。但是,根据《草原女民兵》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只注意到大草原辽阔的一面,还构不成典型环境,因此,我们就把它设置在边防线上这样的典型环境之中,使女民兵成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样,在挖掘她们的内心感情时,才有一定的深度,而对人物的内心感情挖掘得是否深刻,又直接影响到舞蹈语汇的准确与否。生活在反修前哨的女民兵,面对新沙皇的战争威胁,心中燃烧着反抗侵略的火焰,对敌人怀有刻骨仇恨;背后是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对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限热爱,决不允许任何人踏践。这种鲜明的爱憎,是无产阶级深厚感情的两个侧面,集中到一点,就是她们对祖国的安全怀有高度的责任感,这是创造和提炼主题语汇最丰富的感情基础。

  四、注意生活特点和民族风格。蒙古族女民兵的斗争生活,不论是在草原放牧,还是去边境巡逻,都与马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为主题语汇形成其独特风格,提供了生活依据。但是,抓住骑马的生活特点,目的不是重述生活的表面现象,而是为了塑造女民兵的形象,揭示她们豪放的性格特征,这样的生活特点才具有典型意义。而生活特点是依附于特定民族的,因此,创造和提炼《草原女民兵》的主题语汇时,我们吸取了蒙古族舞蹈中的有益部分,使它为表现民兵的斗争生活服务。这样,就给予了民族民间舞蹈新的生命力,也使主题语汇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风格。

  基于以上认识,尤其经过对人物性格及典型环境的理解和分析,我们设计了出场和结尾的主题语汇,即英姿飒爽的草原女民兵,高举红旗,横枪跨马,以手拉缰绳吸腿起走的步伐,巡逻在祖国边防线上。她们时而举起手来环顾四方,时而静止造型极目远望。在动作节奏上,也给予忽儿放辔徐行,忽儿扬鞭疾驰的处理,使女民兵百倍警惕,日夜巡逻的高度责任感,得到了形象的体现。同时,根据作品的艺术结构和情绪发展,在表现手法上,我们也掌握了该张则不弛,该弛则不张的原则,既有热烈的激情片断,又有舒展的抒情段落。如战胜暴风雨,我们就强调“张”,一头一尾的巡逻,我们强调“弛”,射击训练的情节,强调激情,仰望北京的慢板强调抒情,使“张”和“弛”有机地进行,对比发展。但是,无论是“张”是“弛”,无论是激情还是抒情,都始终要围绕整个作品的中心思想,贯穿体现女民兵的精神面貌,从而使草原女民兵的英雄形象得到完整的塑造。

充分发挥技巧的功能

为塑造英雄人物服务

  为了在艺术上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从内容和人物的需要出发,对舞蹈技巧的运用,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舞蹈作品中一切艺术手段的运用,都是为塑造英雄人物服务的。舞蹈技巧的运用也不例外。在女连长的射击独舞中,为了表现她高超的军事技巧,以及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我们运用了持枪向靶标快速旋转的技巧。为了表现她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品质,在战胜暴风雨之后的抒情慢板中,我们运用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碎抖肩”的技巧,用蒙古族人民特有的方式,抒发了她“站在草原上,把北京仰望,心中升起不落的红太阳”的革命情怀。在表现小战士于惊雷声中突然脱缰落马时,运用了古典舞中“抢背”的技巧,比较形象地表现了从马背上翻越滚落下来的情景,接着又以跪转紧拉缰绳的技巧,展现了小战士决心战胜烈马的坚强意志。此外,为塑造英雄群象,我们设计了在女连长带动下,女民兵面对靶标,群情激愤,杀声震天,一个紧跟一个跳跃飞起射击的技巧,表现女民兵热烈紧张的训练生活,刻划她们英勇杀敌的战斗英姿。为了使作战训练中的精神气质得到更充分的展现,我们运用了弹板这一助跳工具,设计了手持军刀,冲刺向前,跃马飞奔的舞蹈造型,突出展示她们所向无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

  二、从内容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技巧的功能。在艺术处理上,为了使作品推向高潮,对舞蹈技巧的运用,既注意了集中使用,又避免一味堆砌,尽量使其运用得当。《草原女民兵》的高潮,是手举军刀对敌人勇猛斩劈的集体舞,这段舞蹈,动作并不复杂,篇幅也比较短小,舞台调度也很简洁,可是,却给人以比较深刻的印象,构成了整个节目的高潮。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这段舞蹈之前,我们集中使用了技巧,使它作了较有力的铺垫。如小战士“吸腿转”射击的技巧;女民兵连续跳跃飞起射击的技巧,挥舞军刀弹板飞越的技巧,接着又集中六个战士在女连长带领下,从一条斜线上持续做“串翻身绞腿”的技巧,一组接着一组,一环紧扣一环,然后很快聚集一起,形成手举军刀对敌人勇猛斩劈的集体舞,迅速推向高潮,形成勇往直前,杀声震天,锐不可挡的磅礴气势。

  通过以上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舞蹈作品中技巧的运用,必须从塑造英雄人物和内容的需要出发,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反之,离开人物和内容的需要,无论多么高超的技巧,也只能叫做杂耍,必然导致形式主义的倾向。

  总之,《草原女民兵》经过两年多的加工修改,较之过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这是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结果,是学习和运用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的结果。在中国艺术团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草原女民兵》进行了反复的加工修改,整个加工修改过程,就是中央负责同志带领文艺战士进行歌舞革命的实践过程,这对我们今后的艺术创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我们对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领会不深,对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学得不透,特别是如何运用革命样板戏的宝贵经验指导小型舞蹈作品的创作,还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课题。上面所谈的体会难免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附:

《舞蹈》杂志1976年第3期的

封面封底图、语录页和目录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