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在悲愤中激起抗争力量

作者:李文 周建彩 发布时间:2021-12-02 09:16:14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抗日救亡歌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响彻中华大地。它以如泣如诉的语调与悲壮激昂的旋律,激励着人们去抗日救国、收复故土,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歌曲。

  这首歌的创作者,是音乐家张寒晖。他1902年出生在河北定县(今定州),1925年考入北京国立艺专戏剧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以古曲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告我青年》等歌曲,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开始了他用民歌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1934年,张寒晖与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德仲一同工作战斗,从身为辽宁人的李德仲那里了解到沦陷区人民的悲惨遭遇。由此,他萌生了要为东北人民写一首歌的想法。

  后来,张寒晖应同学之邀去西安,在西安省立二中担任国文教员,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当时的西安城里,人们经常见到大批流亡到关内的东北军民。他们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心头郁结着悲苦怨愤。执教期间,张寒晖常和班里的东北军子弟谈心,到他们家中访问,还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听难民控诉日寇罪行、倾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这些都为没有去过东北的张寒晖创作出《松花江上》打下了基础。

  又恰在这时,他接到一位在东北军做地下工作的同乡送来的《东望》杂志。这是东北军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五周年而出的专刊。专刊上,有东北军爱国将领王以哲将军的题词:“我们何时能返回那美丽的田园?何时能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时能救我亲爱的父老兄弟姐妹于水火之中?”张寒晖被深深触动了。他以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这便是创作于1936年冬天的《松花江上》。张寒晖曾说:“我把北方女人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了。”

  这的确是一首让人心酸至极、为之落泪的歌曲。歌曲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歌曲的第一部分由两个长乐句组成,节奏缓慢,音调悠长,哭诉着故土沦陷后被迫背井离乡的痛苦心情。“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第二部分的旋律环回萦绕、反复咏唱,以呼喊似的音调、悲愤的情绪,控诉日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尾声是歌曲的高潮:“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那撕心裂肺的呼喊,以深沉悲愤的感情,倾吐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抒发着人们对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张寒晖谱成《松花江上》后,先教省立二中的学生歌唱。很快,学生们又把这首歌曲传到了校外。同一时期,东北军的地下党组织也得到《松花江上》歌谱,很快向东北军官兵传播这首歌。悲怨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不久后,这首歌就被迅速传唱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产生极大影响。

  1936年冬,西安事变爆发前,西安城总能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12月9日,西安学生集会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集会后,学生举行游行,准备步行到临潼向蒋介石请愿。据当年参加游行的学生代表李连璧回忆——学生们行至西安东郊时,张学良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这时,有学生唱起了《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歌唱声越来越响,令人断肠。张学良为之动容,对学生们说:请大家相信我,我会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3天以后,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周恩来在1937年12月写的《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中也提到这首歌: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

  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群众集会。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数万群众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交响。

  毛泽东曾说,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松花江上》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蕴含着抗争的力量和对胜利的希望,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1942年初,张寒晖调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他配合革命斗争,创作了许多著名歌曲,如《军民大生产》《去当兵》《边区十唱》等。他忘我地工作,积劳成疾,于1946年3月11日在延安不幸逝世,年仅44岁。

  歌曲《松花江上》以深刻的内涵和悲壮的呼号提醒我们后来人,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更要珍惜今天的生活。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起“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松花江上》高票入选。张寒晖创作的《松花江上》将永远留在史册上、留在人民的生活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