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抗日烽火中声震大江南北的《拂晓报》

作者:茅永怀  茅沄沄 发布时间:2016-05-04 15:54:10 来源:人民网 字体:   |    |  

彭雪枫(左五)和《拂晓报》社的同志们在一起。

抗日战争时期,豫皖苏边区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有一份久负盛名、声震大江南北的报纸,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战斗的武器”“叫破五更的报晓鸡”。这就是由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办的《拂晓报》。

抗战爆发后,日军顺陇海路打到开封,国民党汤恩伯部不战而溃,豫东地区连失38座县城,中共中央决定派彭雪枫从竹沟带领游击支队挺进豫东。临行前,彭雪枫建议创建一份报纸:“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只有把全民族动员起来,万众一心,才能战胜敌人,报纸是传播革命道理最迅速、最有力的工具之一。革命靠枪杆子,也要靠笔杆子,武攻文治,自古皆然。”

办报就要起个既有革命性又切合实际还得有鼓舞作用的报名。有人说叫“曙光”,有人说叫“胜利”。当时这类名字已屡见不鲜。彭雪枫则提议:“就叫‘拂晓’吧。”并进一步解释说:“‘拂晓’代表了光明即将来临的意思。”大家听了,一致赞同。最后,彭雪枫在大家的公推之下欣然命笔,写下“拂晓报”报头。报社设在宣传科内,科长王子光兼任报社第一任社长。

1938年9月29日, 《拂晓报》在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创刊,彭雪枫亲自为其撰写了发刊词———《〈拂晓报〉是我们的良友》:

我们的报纸,定名为“拂晓”,包括着庄重而又伟大的意义。

《拂晓报》出版了,她担负着:

第一、要和我们的指挥员战斗员发生着血肉的关系,她指示我们方针,引导我们前进……同时,她又能够发表我们对敌人的怒吼,反映我们日常生活。

第二、要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行为,做无情的斗争。

第三、要和广大群众,各个友军,密切地团结起来,亲密的结合起来。我们要做到,而且一定能够做到:“拂晓”离不开我们,我们离不开“拂晓”。

同志们,《拂晓报》的读者们,我们要为着“拂晓”的———也就是我们的这些伟大任务而斗争。

《拂晓报》创刊号共3版,其以催人奋进的战斗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她像一把烈火,照亮了大地,烤热了周围,给人以振奋、向上的感觉。除发刊词外,还发表了《东进誓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人都是战斗员,人人都是宣传员》《行军注意事项》《东进战歌》。版面上展现着一片杀敌出征的气势。

报纸初印,困难很多,只有一罐油墨,两支铁笔,两块锈钢板,半筒蜡纸,一块木垫板,一个油印用的胶皮辊子,调墨板也没有。印的时候,在一块白铁板上调油墨,用图钉在蜡纸上边一头钉紧,在木垫板上印刷。困难大,但大家热情高,王子光带领众人一起想办法,克服一个个困难。在敌后,不是行军就是打仗,流动性很大。《拂晓报》的同志们背着背包,带着印刷工具,随军转战在黄淮平原上,有时一夜走100多里,人困马乏。可一到宿营地,大家不顾疲劳,立即抽出钢板,展开蜡纸,刻写出版报纸。

1939年2月,支队直属机关驻进河南永城以南的书案店。这是豫皖两省交界处的偏僻小镇,报社驻在歇了业的三开间店铺里,算是有了一个安定场所。随着豫皖苏根据地逐渐扩大,《拂晓报》也越办越大,人员越来越多。彭雪枫决定把报社从宣传科分离出来,任命王少庸为社长,并增加了一批有经验的办报人才。接着开始考虑提高质量的问题。

在版面内容上,改变过去“一锅煮”的做法,开设国际版、国内版、副刊。委任专人为随军记者,前方有重大战斗,都刊发本报通讯,再加副刊诗歌、杂文、散文、小说点缀,这就成了一份很像样的报纸。

此外,工作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当时,部队极端困难,军需处的金库里只有5元钱。报社更困难,连调油墨的煤油也买不起。没有油印机,每期尽最大努力,也只能印三四百份。他们只好采用土办法,用棉籽油代替煤油,用锅灰代替油墨。为此,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规定前方部队在战斗中缴获的油印器材、报刊,一律交《拂晓报》社。一次,部队在永城消灭了一支“和平救国军”,俘虏了骑兵司令李颜良,在他的司令部里发现了几罐油墨,一块钢版、几支铁笔和一些油光纸,便派骑兵火速送到报社,解决了燃眉之急。

原在国统区工作的陈其五、康英调到报社后看到报社这样困难,捐出了100块大洋。国民参政会参议员梁漱溟从重庆赴山东途中来到书案店,他是有名的学者,在访问《拂晓报》社时,看到同志们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还把报纸办得如此出色,非常感动,当即捐出100块大洋。这两笔捐款,真是雪中送炭。

有了钱,《拂晓报》旧貌换了新颜。从第28期起,改用白纸两面印刷,每期两版,定期出版。从第34期起,每三天一期,四开四版,第一版社论、要闻;第二版本区新闻;第三版国际新闻;第四版副刊。再加上红、绿、黑三色套印,很受读者欢迎。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