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小展馆珍藏老故事

作者:闽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18 21:52:48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向东渠世坂渡槽 谢勤杰 摄

向东渠三铰桁式木拱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车头岭8万立方米土方靠肩挑过山

在峻岩陡壁上打石采石

铁姑娘突击队巾帼不让须眉

独轮车、自行车、手推车运石忙(从石材厂运到工地17公里)

小学生抬石子支援工地

  云霄县向东创业精神纪念馆,位于云陵镇元光路附近。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献资料、历史图片以及当时的修渠工具,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云霄、东山两县干部群众共建向东渠的激情岁月。

  就在日前,受纪念馆馆长谢鹏志的邀请,曾奋战在向东渠建设一线的建渠建设者们走进展馆,重拾往昔岁月。这批特殊的参观者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50年弹指一挥间,时间如雪染白了他们的黑发,却没有抹去那段艰苦岁月的奋斗记忆,反而淬炼了他们坚毅的品格。

  “当时那个年代,修渠条件特别艰苦。你瞧,这些400多斤重的条石原料,都是靠着人力运到施工现场,吊上槽墩高架。我们铁姑娘突击队成员,都是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愣是咬着牙,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不停工、不喊累,为建设向东渠贡献自己的力量呢。”曾经冲锋一线的铁姑娘突击队副队长方泽叶,如今已有70岁高龄了。老人家精神头十足,忆起亲历的建渠故事总有说不完的话,激动时数度红了眼眶。在她身后的一张黑白照片中,一群少女正在人力驱动绞车,将条石吊上十多米高的桥墩上;其中,一个年轻的背影便是如今的方泽叶老人。

  让市民迈进一扇门,了解历史,宣传向东创业精神,这正是纪念馆的建馆初衷之一。在云霄县,向东渠始终是一处屹立不倒的精神坐标。

  时针倒拨回49年前,彼时云霄县虽有漳江流贯全境,但却无水利设施,群众忍受着易旱易涝的灾害,眼巴巴地看着江水白白流入大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云霄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杜塘、百花洋水库、南北江水闸等水利设施相继建成。当云霄县域灌溉条件得以改善,农业生产的水平不断提高之际,海岛东山却仍面临淡水严重缺乏的难题。为此,邻县云霄县义不容辞挑起“送水东山”的重担, 1970年,浩浩荡荡的“向东”建渠正式拉开序幕。

  同年9月17日,向东渠引水工程破土动工。工程开工后,云霄县组织数万名群众干部加入“建渠大军”。东山人民也积极承担了在云霄境内的扩渠、打隧洞、架设渡槽等部分建设任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父子争上场、兄弟齐参战、姑嫂同上阵、夫妻共远征这样的场景,成了艰苦建渠一线的“常景”,他们以工地为家,风餐露宿、挥舞锄镐,靠着昼夜奋战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

  峥嵘岁月里,云霄组建突击队,靠人力徒手攀岩,在数十米高的石狮山山腰凿出渠道;缺乏钢筋、水泥时,就以坚硬的石头替代,手推车、独轮车等简陋工具运来了20多万立方米的石料;砌拱阶段,技术人员还克服木材短缺问题,试制成功双铰矩形夹合木拱架。仅两年多的时间,云霄、东山两地群众同心克难,克服建渠意见不一、物资匮乏和技术难度大等建渠难题,沿途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道山岩、跨越15条溪流,挖一条80多公里长的渠道,建成了“江南红旗渠”向东渠。值得一提的是,建渠期间运用的“石拱渡槽木拱架技术”还曾于1978年9月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省科技成果奖。

  1973年3月12日,向东渠竣工通水,工程北起云霄马铺山区,南入东山岛的红旗水库,工程跨山越海,蜿蜒在秀丽的群峰之中,向东渠将水送入东山岛。

  “那时候,主干渠挖掘、土石运输,都是靠人工一铲一镐、手挖肩挑完成。虽然修渠条件艰苦,但大家伙都齐心协力想办法克服,所以在修渠一线,手推车、自行车、牛车甚至小学生的书包,这些你想都想不到的工具,全派上了大用场。这一天干下来,大家端碗拿筷子的手都是抖的,可从没听到有人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声苦。”时任东厦大队团支部副书记的张潘贞老人也是向东纪念馆的常客,忆及自己亲历的修渠故事,对比今昔的安逸生活,她总是感慨万分。

  2016年,云霄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向全县人民发出号召,学习向东创业精神,争当“四型”干部。同年,县“两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向东渠创业精神、赛龙舟精神、乌山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向东渠创业精神”被新时代赋予了新含义,重焕新光彩。(本文源自《闽南日报》,郭扬 文 谢鹏志 供图 )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