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班玛县红军沟:军民鱼水情世代永相传

作者:钟华民 发布时间:2021-05-26 10:01:56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字体:   |    |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面对正义和邪恶两种力量的交锋、光明和黑暗两种前途的抉择,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处处都留下红军的足迹,流传着红军与当地群众之间的故事,关于红军的颂歌在这里久久传唱。

  1936年7月,甘孜会议结束后,为了在北上抗日的途中积蓄力量、解决给养问题,红军二、四方面军约2.5万人从四川甘孜进入班玛县境内,沿马可河北上,抵达班前乡一带筹粮和短期休整。

  红军刚到班玛时,当地藏族群众因不了解红军而十分害怕,有些人还举家躲进了山里。但他们发现红军队伍纪律严明,在军粮告急的情况下,部队一直坚持用捡拾牛骨炖汤、采挖野菜等方式充饥,很少向牧民征购粮食,更不会拿群众一针一线,在寒冷的夜晚也坚持露宿草原不扰民。休整期间,红军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政治主张和革命道理。当地的藏族群众第一次听到共产党、革命、解放等新词汇,了解到了班玛以外的世界。红军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对这支红军队伍的态度改变了。

  部落头人亚当旦洛得知红军缺少粮食,不但自己积极捐出了牛羊、青稞,还发动部落人一起捐献粮食。当地群众主动为受伤战士们提供住宿场所,寺院也纷纷邀请红军入住。

  虽然只有短短十来天的停留时间,但红军与当地群众结下了良好的军民关系,在当地的藏族同胞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革命的精神火种也播撒在了这片土地上。许多人把红军留下的马鞭、马叉子、刀子、勺子、铁锅等当作珍宝保存下来,如今这些遗物作为红军长征路过青海的历史见证和珍贵文物,载入了班玛县的史册。

  班玛县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青海经过的惟一的地方,当地藏族同胞为了表达对红军的怀念,把子木达沟改称为“红军沟”,从此有了红军亭、红军哨所、红军桥、红军墓、红军泉……还留下了一首歌谣:“红军走了,村寨空了。村寨空了心不焦,心焦的是红军走了……”班玛红军亭中,保存着红军留下的标语“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亭外围栏上,系着百姓们献上的哈达。

  2017年3月,红军沟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8月,班玛红军沟纪念馆正式揭牌开馆。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再现了红军在班玛短期休整时与当地藏族群众所发生事件的场景,体现了红军的优良作风和军民鱼水情,极具感染力,让人深受教育和鼓舞。2019年,红军沟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各族干部群众在这里重温红军长征历史,接受红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时光如梭!距离红军经过班玛县已经过去了80多年,但红军感天动地的崇高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马可河人民,红军的革命行动给漫漫长夜中的民众心间点亮了一盏走向美好世界的明灯,红军留下的长征精神依然在这里闪光,红军与班玛县群众的军民鱼水情依然代代相传。

  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5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文物局等部门介绍庆祝建党百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有关情况。

  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推出一系列活动

  革命文物承载着革命历史,见证伟大历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国家文物局围绕建党百年这一主题,推出了一系列活动。

  实施一批重要的党史文物保护工程。与北京市合作,把北大红楼打造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近期将对外开放。上海中共一大旧址也进行了修缮,建了新馆,近期也将对外展览开放。

  以“百馆百展颂百年”为主题,组织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国家文物局和中央宣传部从各地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中,推选一批优秀精品陈列展览。目前已推介了109个精品展览,近期将对社会公布,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与中央广电总台、中央网信办共同开展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的遴选推介活动。有599个个人和团体申报了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年纪最大的95岁,最小的8岁。覆盖地域广、参与面广,有15个少数民族推选了55个申报人。

  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青少年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对象,革命文物是青少年学习党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教材。

  今年以来,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充分依托革命文物的重要教育作用,通过引导青少年开展学讲党史、实践体验、参观寻访、学习先锋等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接受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起“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发动广大青少年走进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革命旧址等场所,开展志愿讲解、实地打卡、参访学习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讲党史故事,了解党史人物、寻访红色地标,从中感悟革命精神。

  ——打造青少年爱看愿学的网络党史课程。依托革命文物资源,综合运用实景拍摄、历史影像、互动答题、奖章激励、同龄人讲述等形式,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宣传产品。

  ——打造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积极推动各地将各类革命场馆建设成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着力挖掘革命文物的思想教育内涵,让这些革命文物、革命基地成为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凝聚青少年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和生动课堂。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好革命文物的教育内涵,深化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共青团中央少年部部长、全国少工委常务副主任曾锐表示,将通过集中培训、集体备课等方式,充分挖掘好、研究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好宣讲。

  强化保护传承,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革命老区大多处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我们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过程中,特别注意把革命文物的保护,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说,围绕利用革命文物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延安、赣南为试点做了有益探索。

  革命圣地延安,是革命文物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地方。经过多年的努力,延安整体的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得到显著提升。如今,每年到延安去的游客越来越多。2019年,去延安的游客达7308万人次。2020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安旅游收入仍然有495亿元,效益相当可观。

  “在这些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后来推出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的概念,联合四个部委,一共公布了37个革命文物集中连片的重点区域,希望能够复制延安和赣南的经验,对革命文物进行集中的、整体的保护利用,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顾玉才说,“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湖南汝城县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是湘南一个比较贫困的村子,通过‘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擦亮了红色旅游的名片,现在每年到沙洲村去参观旅游的人数非常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帮助。”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