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三线建设: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记者周洪双 李晓东 发布时间:2021-03-18 10:37:56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攀枝花市炳草岗今昔对比。资料图片

攀枝花中心城区全景。资料图片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四川最南端的攀枝花市,正盛开着火红的攀枝花。这座繁华的现代都市,也如花一样,绽放在祖国的西南腹地。

  曾经,这里是“地无一里平”的荒凉之地;而今,这里是百里钢城、康养胜地。

  沧桑巨变,源于三线建设、成于改革开放。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投入几千亿元资金和几百万人力,以备战为核心,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开展了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攀枝花钢铁基地在内的1100多个项目,在西部深山拔地而起,为祖国筑起了牢固的战略大后方。改革开放后,它们又成为西部迅速崛起的战略支柱。

  “三线建设,正是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所结的硕果。”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张鸿春说,三线建设的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乃至整个世界工业建设史上都堪称奇迹,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筑起战略大后方

  “此件很好。”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一份有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的报告把我们带回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这是1965年2月23日冶金部部长吕东、攀枝花特区总指挥徐驰呈送的关于攀枝花筹建情况的报告。毛主席作出批示的时间是3月4日,这一天也成为攀枝花市的“建市纪念日”。

  今年3月4日,攀枝花举行“学党史、话三线、谈未来”座谈会,共话时代发展中的“三线精神”。会场内外,是一派平安祥和的盛世景象。而在20世纪60年代攀枝花建设前夕,我国周边局势严峻,战火一触即发,直接威胁到共和国的安全。

  一个刚刚挺直脊梁的大国又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怎么办?党中央从民族存亡、国家发展的高度,动员全国积极、主动、全面地进行备战。

  当时,我国人口和工业、交通设施等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缺乏纵深,若遇敌人突袭,将遭受严重损失,并丧失支撑反击、打持久战的工业基础。党中央把全国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三类地区,简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提出了大规模开展三线建设。

  从1964年开始,三线建设成为举国共识,党带领国家和人民,再次开始了艰苦的长征。这次长征,是备战、备荒,是保护人民安居乐业,其目的,是要建成一个有布局、有纵深、有持久耐力的不可战胜的中国。

  接下来的十余年间,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数以千亿计的资金投向西部,数以百万计的建设者,操着不同乡音,从北京、上海等繁华大城市,浩浩荡荡地奔向内陆深山。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布局原则,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在崇山峻岭中迅速生长起来。

  在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中,军工、冶金、机械、电子、原煤、建材、天然气、化工、医药、核工业、航空、航天、导弹发射基地、铁路等行业和产业,在西南西北13个省、区落户,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筑起了牢不可破的战略大后方。

  “能战方能止战。”三线建设改变了建国初期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今日中国之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好人好马上三线

  成昆铁路复线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鏖战正酣。今年2月下旬,全长14280米的德昌隧道突破14000米大关,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德昌隧道是成昆铁路复线关键控制性工程,隧道内存在高压富水区、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高地热等不良地质。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打隧道,就像在豆腐里面打隧道。技术专家对山体先行加固,“把豆腐变成冻豆腐”,工程才得以向前推进。

  成昆铁路复线是在既有成昆铁路基础上增建的铁路线,线路走向基本一致。今天的铁路建设施工条件已远非昔比,但在复杂的地质条件面前,冲在最前面的还是人。

  “在里面就算站着不动,不用一会儿工作服也全都湿透了。”夏天隧道的作业温度近40摄氏度,每天分多次运进数十吨冰块,也不能大范围降温,只能让工人休息时到冰块旁边解解暑。

  “好人好马上三线。”成昆铁路复线上的建设者,如三线建设时期成昆铁路的建设者一样,将青春和汗水贡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成昆铁路全线1100公里,行经四川盆地、横断山脉、云贵高原,涵盖了几乎所有种类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的地段达500多公里,堪称“露天地质博物馆”。成昆铁路架设桥梁991座,开凿隧道427座,18项技术和工程创中国之最,13项创世界之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成昆铁路历时12年建成,约36万军民参建,2000多人牺牲,平均每公里约有两名筑路者牺牲。他们用生命,铸就了世界公认的“人间奇迹”。

  西南地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两基一线”——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重庆配套兵器工业基地和成昆线。按照规划,六盘水工业基地的煤炭运到攀枝花,攀枝花的钢铁运到重庆,重庆生产机器再运到攀枝花和六盘水工业基地。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通车,攀钢成功出铁。“两基一线”的布局,在这一天被盘活了。

  三线地区原本十分落后,建设者面临着一无住房、二无后勤、三无基建的困难局面。因为国家需要,他们义无反顾,怀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意志,修建起一条条道路、一家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创造出了一个个时代奇迹。在大山深处,他们一干就是几年、几十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成为他们的骄傲。

  “好人好马上三线”的过程,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熔铸“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的过程,这种精神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三线建设全过程。直到今天,三线精神依然是激励人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强大力量。

  3、改革调整开新局

  2020年11月27日,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燃气轮机整机试验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正式宣布:“东方电气自主研发国内首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达到满负荷,各项运行指标正常。”

  燃气轮机是涉及能源领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装备,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此次满负荷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东方电气集团已经完整地掌握了燃气轮机自主设计、制造、试验全过程能力,推动我国自主燃机产业实现了跨越。

  始于三线建设的东方电机厂、东方锅炉厂、东方汽轮机厂等多个项目,伴随着共和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成长为今天的东方电气,现在已是世界最大的成套发电设备供应商和电站工程总承包商,堪称中国重装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调研时,勉励企业抢抓机遇,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如今,三线建设已是历史,但在三线建设中形成的基础设施、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校等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大型机械制造和军工企业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实地考察后曾评价,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进步了50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我国逐渐走向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线建设企业,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重大决策。

  在调整改造中,大部分三线企业通过“军转民”进行“二次创业”,实现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凤凰涅槃。1986年攀钢启动二期工程,实现了从“钢坯公司”到“钢材公司”的转变,结束了我国西部不能生产板材的历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型钒钛钢铁企业集团。

  那时候,“攀二代”沙方石每天开着大货车奔波在公路上,为攀钢从外面拉来设备,又把产品拉到全国各地。他说:“父辈抛家舍业,把这个钢城建起来。我们要努力工作,把这个家保护好、发展好。”

  经过二次创业,攀枝花、六盘水、酒泉等钢铁、煤炭基地,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重庆兵器工业基地,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贵州、陕西飞机制造和电子工业基地等重大项目焕发出新的活力。

  到新世纪初,三线调迁工作全面完成。嘉陵摩托、东风汽车、长虹电器、成飞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走出三线,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走向国际尖端前沿,它们也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坚实基础。

  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西部地区的工业支柱、经济引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曾经内陆深处的“大三线”,站上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三线精神也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本报记者周洪双李晓东)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