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老照片,带你回顾浦江农业机械化的辉煌历史

作者:浦江新闻传媒 发布时间:2019-10-22 08:47:48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6ec52ba7d483c454a48fdbf3dc750df3.jpg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思想指导下,全国掀起了推动农业机械化的浪潮。在那个年代,我县的农业机械化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亲历者”倪德章的讲述,回顾我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之路。

        今年87岁的倪德章曾是县农机局局长,在他的家中,至今仍保存着大量与那段光辉岁月相关的历史资料。倪德章说,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但他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1966年春,时任浙江省水利电力厅厅长的张振芳带领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到我县开展社教活动,确定大溪公社文溪大队为农业机械化试点。

8e94dfff9447ba8191a9c42183429709.jpg

      “当时调了一台丰收27型拖拉机到文溪来进行试验。这个拖拉机运作时发出‘轰轰轰轰’的声音,大家一看都认为是相当好的!本来是用牛耕田的,用了拖拉机之后一天可以耕几十亩,这样整个生产都上去了。”倪德章说,“用‘铁牛’耕田,大家劲头很足。当时文溪没有电,是金狮岭一个发电厂拉过去的,这样子逐步逐步形成,慢慢搞起来的。”

  通过试点的带动,农业机械化的浪潮又逐渐扩大到平安公社平一大队、平湖公社洪山大队等地。当时的平一大队有11个生产队,384户1632人,集体耕地1285亩。虽然每人平均不到一亩土地,但在那个大搞农业生产的年代,劳力还是显得有点紧张,这也激起了全大队社员发展农业机械的决心。原平一大队会计楼永铿说:“当时搞农业机械化,大部分是借款的。向社会上借,老百姓集资,这样买的第一台中型拖拉机。到1970、1971年的时候,产业合并到村里,村里有钱了之后又增加了一些机械,小型拖拉机这些都进来了。后来国家又陆续给了我们插秧机这些。”

  据倪德章讲述,当时平一机械多,中型拖拉机有两台,手扶拖拉机三台,自动插秧机、拔秧机、收割机、抽水机都有,光电动机就有20几台,基本上是电气化、机械化连成一条线了。

36a2ba302226d94c838619714f32f27c.jpg

  1970年7月,在湖南株洲召开的全国水稻插秧机现场会上提出了“省省有武鸣、县县有州萍、社社有平一”的口号,平一大队被授予全国水田插秧机械化先进单位。

  倪德章说:“平一在全国都有名了,成为榜样。平一村的指导思想是,一定要抓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后来推广到全县,整个县都学习机械化。”

c428e3cfd923a02fbb6edc9781f240c0.jpg

  到1975年,我县插秧机数量达到5700余台,早稻和晚稻的机插面积都占了总面积的50%以上,“弯腰弓背手种田”的面貌大为改善。更难得的是,1983年,黄宅机械厂克服经费紧、材料缺的困难,创新研制了浦江3型新型手扶拖拉机。黄财生是当时黄宅机械厂的副厂长,他说:“我们把原来的土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加强了动力。那时候我们是24块工资,大家干劲足,都不计较工资的多少,就是要把事情做好。”

  后来倪德章送这台新型拖拉机参加了全国农机研究所展览会,“送到之后外国人看了都很佩服,好得不得了。因为这台拖拉机是犁耙耕耖全部配套的,可以运输、耕田,还可以耙田,是全国首创。”

  由于农业机械化成绩突出,陆续有三部电影在我县拍摄,浦江红极一时。

d907b81dae0b7bb8be70916dc36bc32e.jpg

  “科教片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关于浦江的电影,叫做《机器插秧好》,全部都是彩色的,这个片子在石马春耕生产队长一级的会议上放过一次。那时候他们在浦江的各个地方拍,社里派了个专车,是一辆面包车,专门给这个彩色电影片的拍摄用的。这部片子里面的内容是比较全面的。”倪德章说。

  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田地分配给了各家各户,农田面积小,劳动力充足,浦江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一度沉寂下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近几年国家相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科技项目的实施,浦江的农业机械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看来当时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现在不光是粮食,我们的葡萄产业上也用了很多农机,农业发展已经向现代化迈进了。”倪德章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