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五四运动在三原

作者:王继 发布时间:2019-10-20 09:05:5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   |    |  

  五四运动爆发后,陕西省三原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以拯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以学校为阵地,通过学生运动唤醒民众的爱国反帝反封建意识,从思想上和干部培养上为中共党团组织在三原及渭北的建立和发展做好了前期准备,并为日后众多渭北儿女踊跃投身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文化运动在三原的兴起

  陕西省三原县地处渭河北岸关中腹地,自古以来教育发达,在明清时期就有学古、宏道、嵯峨和正谊四大书院,是关中学派中三原学派的发源地。

  辛亥革命后,于右任领导的陕西靖国军在三原创办学校,推进了三原教育事业的发展。到了五四时期,在渭北其他县还没有中学时,三原县城内就有三原县渭北中学、陕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陕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陕西省立三原女子中学、三原县立初级中学五所中等学校和七所小学等。学校聘请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在京、津、沪、汉求学的大学毕业生或留学生。这些具有进步思想的教师在三原各中学教学期间,积极投入到新文化运动,向学生传播新文化、新文学与新思想,要求学生运用白话文写作,应用新式标点等,吸引了渭北各县和外省大批有志学生来到三原求学。

  教师们在学校外还建立了教学研究会、教育讲演会等学术研究组织,教育讲演会研讨范围不限于教育问题,还涉及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及新思潮传播问题,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思想开明的风气。在他们的影响下,三原各校纷纷进行教育改革,提倡和运用新教材,废除宣传封建文化的旧教材,新教材内容丰富新颖,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师们的倡导下,三原各学校迅速成立了学生自治会及各种学科的学习组织。

  五四运动消息传入三原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大中学校求学的陕西籍学生,大多参加了当地的反帝爱国运动。北京大学学生会干事、陕西籍学生刘天章、李子洲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杨明轩等,不但积极参加北京学生集会和游行示威,还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斗争。参加游行示威和火烧赵家楼的还有北大陕西籍学生杨钟健、呼延震东、刘含初、郝梦九(三原籍)、张耀斗等。在上海参加五四运动的陕籍学生有雷晋笙、严信民;在武汉参加五四运动的陕籍学生有王尚德等。在日本留学的陕籍学生汪世衡等也撰写文章,宣传反帝爱国的思想主张。

  1919年5月14日,西安《长安日报》首次对北京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做了简要报道。与此同时,三原旅外学生中一些进步分子还寄来函件和报纸,向三原同学和好友报告五四运动的最新消息,三原人民对北京等地发生的学生爱国运动情况了解日益增多。

  三原民众对五四运动的积极响应

  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三原后,三原爱国师生积极响应,除集会讲演、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外,还举行了罢课罢教。他们书写标语,张贴传单,或私下传阅,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5月中旬,三原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举行了反帝爱国示威大游行,在县城城隍庙戏台前召开大会,城隍庙内示威群众达数千人,爱国师生纷纷登上城隍庙戏台进行演讲。

  会后,全体学生一起绕南北二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途中仍有大批市民、商人、军人等参与进来,学生们手执各种旗帜,上书“取消二十一条”“争回青岛主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字样,并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抵制日货”等口号。游行队伍沿大街游行一周后,学生们又分成小组进到街巷宣传,号召市民抵制日货,并进入商店进行搜查。陕西靖国军中部分进步军官和士兵也纷纷参与了这场游行示威活动。

  示威游行结束后,省立渭北中学又向全国发出了通电:“青岛交涉,存亡攸关,一有蹉跌,国将不国,请电致巴黎议和代表,务期达到直接收回目的,万勿让步,致误全局。至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尤请依法惩办,以儆效尤。”

  6月初,由于陕西督军陈树藩阻挠,西安当局不允许开展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陕西学联代表急赴三原,与三原各校学生组织宣传队,深入到街头巷尾和居民家庭院落,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倡导抵制日货。6月6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简称三中)、陕西省立第三职业学校(简称工职)、三原县高等小学校和西关学校等三原全城学校学生实行罢课,联合组成“救亡团”,连续3天在三原县南城北城大街举行游行示威,愤怒的学生们故意把段祺瑞三字按谐音写作“断气睡”。

  6月8日,学生和市民群众再次集合于三原城隍庙内,各校师生在戏台上设讲坛,说明当时国家危急形势和北洋政府卖国勾当,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卖国贼,把列强侵略势力驱逐出中国去。有的学生痛哭流涕劝告商户不要购销日货,有的店员受到感动,当场立誓回去劝阻自己的店铺不再经营日本货物;有的老先生激动地登台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台下市民和学生群众听到触动他们心弦的话语时,每每跳跃挥手,高呼口号,台上台下汇成洪涛巨浪。

  三原学生联合会向渭北各县学校发出通知,号召举行罢课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生张波在富平宣传演讲时,感情激奋,当场咬破手指,愤写血书,以明心励志。赴淳化山区宣传的学生经长途跋涉,演讲至声嘶力竭而精神不懈……各县学生积极响应,纷纷举行罢课示威游行,在渭北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些从北京大学和高等师范毕业并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学生也来到渭北,他们把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各方消息进一步传播到了陕西靖国军管辖区域的渭北各学校,使五四运动和新文化的传播在渭北各学校得到更为深入的开展。

  轰轰烈烈、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很快带动了渭北各地青年学生团结一致声援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下半年,三原县立高等小学校教员蔡祥符(留日学生)、李寿亭(留日学生)、雷绍元编排《新理想国》等大型话剧,在渭北各县学生运动会闭幕时公演,在三原及渭北各校引起轰动。继三原、西安和渭北各县之后,陕北、陕南一些地区也积极响应,开展各种形式活动,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声援五四运动和陕西靖国军

  五四运动爆发时,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设在三原,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了靖国军的大力支持。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主政渭北期间,政治开明,不干涉学生运动。所以,五四运动的消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三原,三原各校学生便立刻积极响应,举行声势浩大的声援五四大游行,靖国军中的一些进步官兵也参加了游行,支持学生运动。

  5月中旬,三原各校师生学生积极响应,学生和群众走向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游行、演讲,走街串巷宣传爱国思想。6月6日至8日,三原师生一连三天举行大游行和大集会,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得到了靖国军官兵的大力支持,甚至一些军官和士兵也参与到示威游行队伍中去,使三原声援五四和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空前高涨。不久,靖国军辖区的高陵、泾阳、蒲城等县纷纷加入到集会和游行行列。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