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他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作者:记者常河 通讯员汪涛 发布时间:2019-05-23 09:38:18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1.jpg

程锦松 资料图片

  每天清晨,程锦松和老伴喻嗣南都会出现在安徽大学老校区,手挽手在校园里散步。他所居住的安徽大学家属楼,出门就是一条梧桐成荫的道路,再走几步,就是操场。校园里行色匆匆的青年学子可能不知道,他们包里背着的笔记本电脑,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叫作“微机”,而正是这一对年迈夫妇,在40多年前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中国凭什么不能拥有微型机”

  如今,安徽省合肥市已经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子计算机、智能语音等技术都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时光倒回到40多年前,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正是在合肥诞生。

  “现在计算机已经进入到社会各行各业,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只有生产体积巨大的晶体管计算机的能力。我们根本不知道微型计算机是什么样的,更别说造一台了。”谈起计算机,程老情绪激动起来,记忆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虽然已是80岁的高龄,但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事,程锦松还能清晰地记住很多细节。

  1958年,程锦松从安徽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安徽分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同年被派往北京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参加培训。“这个培训班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年轻人,培训结束后,这些人回到自己的省份,后来都成了各自省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骨干。”

  1971年,美国硅谷研制出了微处理器。消息传到国内,众多科技工作者都立志要研制出中国自己的微型计算机。“那时候我们就已经意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而计算机要想普及,就必须往轻量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当时,我们虽然有大型电子管和晶体管计算机,但一台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计算速度慢、成本高,很难普及。”程锦松张开胳膊比画着说。

  经过研讨和论证,1973年,第四工业机械部(电子工业部)决定由清华大学、安徽无线电厂和第四工业机械部六所成立联合设计组,研制微型计算机。安徽无线电厂负责总体设计、软件设计、外部设备研制和安装调试,清华大学负责集成电路的研制,四机部六所负责推广应用。“美国首先进入微机时代,英法这样的发达国家都还没研制出来。我国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能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包括安徽无线电厂同事在内的很多人都在怀疑。”程锦松说。

  “中国凭什么不能拥有自己的微型计算机?”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当时作为安徽无线电厂微型计算机研制项目负责人的程锦松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投身到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中去。

  “蚂蚁啃骨头”也得拿下

  程锦松家中摆设很简单,客厅只有一张餐桌,一张沙发,一个条案。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书房,书柜里整齐码放着程锦松多年收藏的书籍、期刊。书桌上放着一部台式电脑,采访中,程锦松熟练地用电脑向记者展示视频资料。

  程锦松拿出一张黑白照片。照片拍摄于1977年初,画面中,程锦松的妻子喻嗣南正在调试计算机。

  当时安徽无线电厂会聚了300多名大学生,他们来自各个专业。尽管此前厂里在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更为先进的微型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面前,他们当时还是感到有点无从下手。

  “研制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技术,美国不可能和我们分享技术,其他国家也还在研制中,没有资料和数据。”程锦松说,“我们就自主研发,一点点地试验,就像蚂蚁啃骨头,一点点往前推进,把难关都攻克了。”

  研制计算机,芯片是核心的技术。当时中国的集成电路技术很低,只能化整为零,将处理器芯片分解成小块。“这些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我们能造出来,再将小的芯片组成完整的芯片。”

  “为了优化程序,精简字节,可能需要好几天去调试。”程锦松的老伴喻嗣南也参与了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计算机总体架构搭建起来后,喻嗣南负责软件的设计和调试。当时的技术有限,编程序的时候要尽量控制在1024个字节内,但是经常会出现程序编完,多出几个字节的情况,这就要想办法把这几个字节减掉。“我设计《东方红》乐曲的编码,用了将近两周的时间,最后还是多出来3个字节,又花了两晚才将多余的字节剪除。”

  最让程锦松难忘的还是在杭州计算机中心借用设备进行模拟调试的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工作到十二点,但也没觉得累,就想着早点把计算机研制出来,有时候单位会发两个包子做夜宵,当时孩子已经上小学了,自己舍不得吃,会带回去给孩子吃”。

  经过3年多的艰苦攻关,在突破无数技术障碍后,1977年4月23日,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在合肥诞生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专家齐聚合肥市稻香楼宾馆,共同见证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真容与实力。”回忆这一刻,程锦松脸上洋溢着阳光。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安徽无线电厂研制的微型计算机DJS-050获得了全国科学技术工作“重大贡献奖”。

  计算机人的求索之路不会停下

  喻嗣南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学术期刊,翻开发黄的纸张,她找到了程锦松多年前带研究生吴昊写的一篇学术论文《用并行遗传算法解列车控制问题》。“当时吴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老程就带着他一同写这篇文章。发表时,因为最初的想法是学生的,所以刊登后第一作者的名字也写了学生。”喻嗣南说。

  1986年,程锦松调入安徽大学计算机系,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2001年在教学岗位上退休。“1996本就该退休的,但是他说自己的身体条件还允许,手上的学术项目也正做到关键点,所以他主动要求推迟5年退休。”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锋介绍。刘锋也是程锦松在安徽大学任教期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程老师在安大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生,如今我们同门的师兄弟们有的当大学教授了,有的进入金融行业,有的是公司负责人,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一些成就。”

  除了刘锋,程锦松当年的学生吴昊如今已是一家环保企业的负责人。“跟着程老师求学的3年里,我学习了程老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计算机学科的科研涉及大量的数据和计算验证,程老师从来不怕麻烦,再小的数据,他也要亲自验证一遍。”吴昊对那段岁月充满感激,“正是在程老师严谨学风的熏陶下,我们的师兄弟们才能学有所成。”

  “计算机的发展是不会停下的,我们计算机人的求索之路也不会停下。”尽管退休多年,程锦松仍然关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研究的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我和老伴儿都很高兴,量子计算机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微型计算机也要继续优化升级,普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程锦松说,“我们计算机人不能停步,也不该停步。”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汪涛)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