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党的干部学习经验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越是在党的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越要重视和抓紧学习。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即将走向全面执政,然而,党的干部理论素质、知识文化水平还远不能适应转型的需要,干部队伍面临“本领恐慌”问题。为此,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干部学习运动,号召广大干部学习自己原来不懂的东西,切实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文化素质和领导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干部学习经验。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西柏坡时期,革命日益接近全国的胜利,需要在政治上和理论上有较高知识的干部到各地去工作。然而部分干部理论准备不足,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以冀中区域为例,冀中直属机关1948年10月对所属230名干部进行理论测验,测验结果个人总平均分数59.98,最低分仅为14.5,有150人不及格,从整体上提升干部理论素养成为当务之急。1948年11月华北局发出了《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要求“一切有阅读能力的党员和干部均必须学习理论知识,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知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知识,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理论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中共中央在制定1949年任务时,从政策层面对干部理论学习提出了要求,要根据革命形势和革命任务的需要,在干部教育中加强马、恩、列、斯的理论学习。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对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事宜作出了明确安排,并指定了12本“干部必读”教材,要求干部带头学习,以期切实提升广大干部的理论素养。
开展政策教育,提高政治觉悟。党的政策是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向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注意。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强调,如果真正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在我们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工作。西柏坡时期,战争形势迅猛发展,党中央的政策随之不断调整,对干部进行政策宣传和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为此,1948年制定的《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第三条明确确定,各级干部必须学习时事与政策,并把《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一书列为重点学习教材。1949年1月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把学习中国革命各项具体政策列为1949年的17项工作任务之一,明确指出正确的政策教育是党胜利的保证,显示出政策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引起广大干部对学习时事与政策的重视,中共中央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干部要保持经常读报,对中央经常发表的关于时局与政策的重要指示进行学习。学习政策应联系工作实际,着重集体讨论的方式。文化低的同志学习时事与政策,以听报告为主。机关负责同志应经常地向本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时事与政策的报告或传达”。
学习各类知识,增强执政本领。西柏坡时期,党的工作重心面临由农村到城市、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以前行之有效的农村工作经验已然不适应我们党历史方位的变化,我们必须学会管理现代城市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新本领。1948年九月会议上,毛泽东专门讲了城市管理和建设问题,把“全党要学习工业和做生意”列入首要学习内容。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提出“要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作为我们党今后工作的重要任务”。1949年2月,毛泽东再次提醒全党,如果我们的干部不能迅速学会管理城市,我们将会发生极大困难。进京“赶考”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给广大干部部署了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伟大任务: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
严格学习制度,确保学习效果。为了保证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各地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建立定期的严格的考试制度,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鉴定与提拔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调动干部时把干部学习程度正式填入鉴定表。建立各级学习委员会,总会由各级首长组成,下设分会、支会,专门掌握与指导中、高级干部学习。各级委员会必须由机关首长亲自负责,对每个学习文件要规定目标和要求,对学员疑问进行讲授和解答,即时交流学习经验,以自己的学习模范作用影响其他干部。学习时间上,保证每周十二小时为原则。
西柏坡时期,全党通过开展广泛系统的干部学习运动,系统地学会了在农村工作中、在城市工作中和在军事工作中的各项具体的政策和策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些认为“工作有办法何必学习”的经验主义思想消除了,很多干部懂得了“历史是劳动人民的历史”,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真正内涵”等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系统地纠正了工作中右的和“左”的偏向。广大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普遍提高,破解了“知识恐慌”“本领恐慌”问题。邓小平说“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