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世界风云

红红火火过年!这些侨乡的春节习俗你知道多少?

作者:冉文娟 发布时间:2017-01-25 20:11:54 来源:中国侨网 字体:   |    |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为迎接这个盛大的节日,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民风民俗。

  尾牙宴

  闽南地区

  尾牙宴是闽南地区的民俗。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干、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忙了一年,炊糕过年

  浙江青田

  进入腊月下旬,青田人便卷着袖子,碾糕粉、备蒸笼、劈柴禾,欢蹦乱跳的孩子走家串户,不时回来报告各家的炊糕信息。

  制作炊糕时,每一笼选用糯米20多斤,先浸泡一昼夜,漂清后碾成细末粉,再把糕粉倒进大木盆内,与红糖粉、桔饼丝、桔皮丝、花生米、红赤豆等配料搅拌均匀,加水揉得软硬适中。

  拌好的糕料全部装入笼内后,面上用糖水抹平,讲究的人家还取红枣、桂花、芝麻等小料在糕面上摆成图案,如“凤采牡丹”、“龙凤呈祥”,“恭喜发财”、“五谷丰登”等。糕蒸好后,色、香、味俱全,非常美观。

  跳火群

  福建晋江

  除夕夜有一项重要活动是晋江人少不了的,那就是“跳火群”。民间认为“大人跳入来,年年大发财。小孩跳出去,欢喜无忧虑……”寓意来年生活红火,也有驱邪避灾之意。

  吃过年夜饭后,人们在庭院里准备好用以点起火堆的草料—“春草”。点火燃烧后,由家中辈分最高的男丁带头最先跳过火堆,其他人按长幼顺序跳过。跳过火堆,拾阶而上,从正门进入“厝内”,一直走到神厅内的“天公灯”下,完成一趟。然后沿原路折回庭院里的起点处,接着跳。

  “跳火群”并不单是跳过一堆燃烧着的“火群”,有时人们还边跳边念着“闽南四句”。例如,跳入来,大发财;跳出去,好财气;跳过东,吃袂(不会)空。

  长辈帮晚辈“脱壳”

  海南文昌

  在大年初一,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希望子孙们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长辈还会按人数将每个放入2元钱的红包放进一盒子里,让子孙们来“捡”,寓意子孙们来年常“捡到钱”(指好运常相伴)。

  之后,长辈会将事先煮好并过了红纸的红鸡蛋给晚辈“脱壳”。

  “脱壳”的步骤是:长辈拿着红鸡蛋顺晚辈的头部、肩部顺下搓揉直到脚部,嘴里念着“从头红到脚、一年四季都平安、长得健健康康”,然后晚辈将鸡蛋剥壳吃完。长辈说,“脱壳”为的是将旧的霉运,一切不好的事情统统“脱掉”,希望今后能越来越好。

  拜年送大桔

  潮汕地区

  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