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世界风云

看各国如何应对电信诈骗:冻账户、拒来电、保信用

作者:灵犀 发布时间:2016-08-29 21:38:08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    |  

  又到开学季,针对学生的电信诈骗高发,学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8月21日,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因被骗走9900元的大学学费而心脏骤停去世,引发舆论对电信诈骗案猖獗的声讨。

  实际上,不只在中国,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各国社会“顽疾”:日本老年人频频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美国以税收为由头的电信诈骗手法更是五花八门,令不少人上当受骗。

  为了打击电信诈骗,日本、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制度和技术层面着手,采取了不同的防范措施,并指导公众掌握一定的对应策略。

  日本:银行冻结疑似诈骗账户

  日本的电信诈骗主要针对富裕的老人。

  诈骗者一般会谎称为对方的子女,编出丢了公司支票等理由要求父母垫钱。骗子还会谎称为警察,称受害人账户涉嫌非法活动,要求其转账到安全账户。还有骗子谎称受害者在某网站的会员费未付清,可能面临官司。

  据日本警察厅统计,仅在2014年,日本电信诈骗案涉嫌金额已经超过500亿日元。

  为了打击电信诈骗,日本警方加强与银行的联动,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监控银行账户异常交易、银行店面转账汇款超过15万日元时须出示身份证件、同一家银行每人只能开设一个账户、银行ATM限制单次及单日转账额度、禁止银行账户买卖,等等。

  2007年,日本议会通过了《假冒账户存入受害者救济法》,授权银行对可疑账户进行冻结,并对受害人的债务减记、受骗金额返回等做出规定。

  新的技术手段也是打击电信诈骗的利器。日本一些银行最近推出防诈骗ATM机,一旦ATM机探测到取款者边打电话边进行转账操作,就将强制停止转账。

  日本富士通公司和名古屋大学还合作开发出一种“手机会话分析软件”,将迄今为止诈骗汇款内容中包含的所有关键词设定为危险词语(如交通事故、汇款等)。另外,老人在受到重大打击时,语调会突然变高,该软件可基于关键词和语调变化等,综合判断老人是否可能正被诈骗。软件一旦发现老人处于被欺骗状态,手机会马上发出警报声,并在手机屏幕上显示提示语:“这可能是诈骗电话,请注意!”

  美国:建立“拒绝来电名单”网站

  纳税是美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美国电信诈骗犯最惯用的行骗由头。

  2015年,美国联邦机构破获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桩冒充税务部门行骗的诈骗案。该诈骗集团利用美国人不敢怠慢税务部门的心理,在短短两年间诈骗了3000余人,诈骗金额超过1500万美元。

  面对无孔不入的诈骗行为,美国国会继1991年通过《电话消费者保护法》后,又在2003年通过《控制非自愿色情和推销侵扰法》。

  美国在其境内的电信运营商之间建立了一个名为“拒绝来电名单”的注册网站,让民众免费上网注册自己的家庭电话或手机。注册成功后,除了慈善机构、政治团体或电话调查者之外,任何人向这些号码进行电话推销都被视为非法行为。

  用户如果再被骚扰,可到该网站举报。任何号码一旦被用户列入拒绝来电名单,则31天内都不能再给用户打电话。若来电涉及强行推销、欺诈,消费者有权向网站投诉。

  “拒绝来电名单”一经推出就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美国国会甚至考虑将此方法扩展至电子邮件领域。联邦通讯委员会已经针对无线装置设计出类似软件。

  最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还敦促美国主要的电话公司采取措施,免费为消费者提供自动呼叫电话拦截技术。

  德国:银行帮忙追回被骗钱款

  在德国,低级的电信诈骗比较罕见,通过发短信和打电话行骗的案例很少。

  一则因为德国人的个人数据保护意识很强,骗子很难收集到行骗所需要的大量个人信息;二则因为德国的数据保护法规较为严格,法律严格规定任何服务单位都不得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

  一般来说,商家会采集顾客的部分信息,在宣传促销活动时会偶尔使用电子邮件通知顾客,但绝对不允许向顾客发送短信或打电话。

  德国的电信诈骗犯很少在国内下手,还因为忌惮德国完备的个人信用网络。在德国,个人在银行开户时不仅要实名登记,还要接受严格的身份检验,身份证、家庭固定电话、工作单位等都要进行存档备案。开户者还要和银行签订“信用合同”。

  此外,用户在签订手机、网络等合同时,也要实名登记,并签订“信用合同”。银行、电信、网络、租房等公司会定期将用户的个人信用信息向德国信用信息处理机构Schufa报告。这样,一旦发生电信诈骗,银行可以轻松通过Schufa系统查出相关信息,帮用户把钱追回来。

  所有德国个人和公司在Schufa都有档案和评分。系统将自动扣除被查出涉嫌电信诈骗的个人和公司的信用分。银行也将向涉嫌诈骗的个人或公司发出警告。如再犯,该个人或公司3年内将无法在银行开户,还可能被处以高额罚款,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澳大利亚:提供“电话号码保护”

  根据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澳通信和媒体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澳电话诈骗方式主要是提供免费旅游、谎称“中大奖”“政府退税”等,其中针对移民的电信诈骗也比较流行。

  诈骗犯冒充移民部门官员给持临时签证的移民打电话,谎称对方签证出现问题,需要缴纳相关费用,否则将被驱逐出境。对此,澳移民局表示,政府不会致电要求支付签证费用,希望大家不要理会这样的电话。

  要防范诈骗分子骚扰,民众可以向澳大利亚电话局申请免费的“电话号码保护”服务,这样就可以拒绝所有市场营销人员来电。不过,也有人利用这项服务进行诈骗,称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开通这项服务。但这个服务实际上是免费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