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世界风云

青年华人作家涌现 华人文坛再添“青年力量”

作者:李然 发布时间:2016-01-22 14:04:4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   |    |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图书馆于近日任命美籍华人杨谨伦为全美青年文学大使。据悉,他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绘本小说家。

  “后起之秀”,获多方认可

  杨谨伦的当选并不出乎意料,儿童图书委员会执行理事琼·科尔曼表示,是得益于他作品较高的普及度。作品《美生华人》描述了一个华人男孩在美国学校中的遭遇,《纽约时报》评价其为“对美国亚裔青春期的非典型探索”。该书也是第一本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林兹奖的绘本小说。对于杨谨伦来说,新的使命是挑战,也是一种认可。

  近年来,不少与杨谨伦一样,生于上世纪70年代后、长于海外的青年华人作家,进入大众视野。“80后”美籍华人作家伍绮诗的首部作品《无声告白》,先后被亚马逊和《纽约时报》列入最佳图书榜单和畅销书行列。随后,该书被译为法语、意大利语等15种语言;她本人也被美国媒体誉为“谭恩美第二”。无独有偶,加拿大华人作家傅莹也凭借处女作《今天我是男孩》,获得爱德蒙·怀特最佳“新人小说奖”,入围2015年美国笔会海明威奖。

 

  拓宽视野,发展有空间

  “作为带有中国文化基因的少数族裔,书写华裔生活、探索自我身份,是华裔作家特有的资源,这也是他们一直书写的题目”,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秦立彦说,“但一些优秀作品多是孤立的存在。”更多作品获奖和畅销的背后,离不开青年华人作家的探索。

  《无声告白》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跨种族华人家庭,伍绮诗糅合了种族、性别、家庭、青春、自我价值等人类共性的问题。她希望让内容本身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德国华人大学生王欢说:“看完书我很有共鸣,但不仅因为主人公是华裔,更多的是被其中错综交织的情感所打动。”伍绮诗认为,正是多元的身份让她得以超越种族和地域,创作出拥有“世界语言”的作品。从聚焦华人到关注世界,青年华人作家的创作视野更显开阔。

  同样是讲述华人移民生活的状况,杨谨伦在体裁上有了探索。他认为,以往漫画书和其他图书有着各自的系统、渠道和奖项,是不同的行业,但是现在他们正在融合。因此,他尝试用绘本小说探讨华人身份认同、文化冲突等问题,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华人文化。

  多元探索,仍待“发声”

  伍绮诗坦言,在她认识的所有少数族裔中,几乎没有一个从未遭遇过种族歧视,她也不例外。文坛上,青年华人作家也多是初出茅庐的新人。“目前重要的华裔作家仍然以‘50后’、‘60后’为主,新一代华裔作家的面貌尚在形成,发出声音还需时日。”秦立彦谈到。

  自幼生活在旧金山湾区的杨谨伦,在成为作家之前主修计算机专业,做过工程师和老师。新作品《神秘程序员》则源于他当老师的经历。“80后”美国华人作家林韬,写作之外,创办了文学出版机构“穆穆社”,发行美国先锋作家作品;同时参与纪录片、剧情片以及视觉艺术的创作。尝试多元的社会角色,既是华人作家寻求创作来源的途径,也是他们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探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