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黎亚瑸:错误的国企改革会让中国步入灾难的深渊

作者:黎亚瑸 发布时间:2015-06-16 08:39:13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中国即将对国企进行深入、彻底的改革。国有资产和经营基本良好的国企是我们国家和人民最重要、最宝贵的资产。这些宝贵资产和资源是建国以来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根本成果,是劳动人民辛苦劳动的所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之所以能够如此平稳、快速,与中央政府占有和管理这些庞大的资产和资源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在本质上,国企是由国家占有和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说,一个国家及其政府的作用和性质是什么,那么国企的作用和性质就是什么。国企本身不具有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那种社会主义性质,但却是实现这种社会主义的最起码前提、基础、方式和手段。

  毫无疑问,国企改革是中国党、国家和人民的最根本大事,决定着党和人民的命运,也决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两条道路的选择。而如何对剩下的国企进行改革是决定这一切的根本关键。未来中国是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还是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看我们中央政府如何对国企进行改革就知道了。

  然而,纵观当前中国上、下,左、右等各方人士对国企改革的观点认识以及中央政府即将推出的国企改革的方案和措施,笔者感到非常的悲观、失望。在这些观点、认识和政策措施下,中国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私有化。在此之后,除非进行再一次的无产阶级暴力大革命,否则中国就只能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了。而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来说,其实就是个亡党亡国的局面。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13亿的劳动人民经受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大洗礼,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党和政府、许许多多支持国企发展与壮大的左翼学者和群众们都并没有认识到,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命运,最终是被私有化还是会发展壮大,这其实并不取决于国企改革本身,也并不取决于党和国家的权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是取决于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中国不能建立可以扬弃资本主义、有效替代私有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那么国企的私有化就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客观必然的趋势。

  在当前中国的这种基本经济制度下,国企的私有化是所有掌握经济权力者的个人利益需要,更是资本获取更多利润,从而促进资本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官僚和资本家阶级的绝对要求,不满足官僚和资本家阶级的这种要求,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就没有办法良好的发展下去,资本就会逃出中国,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就会爆发大的危机。这种经济与社会危机无疑是中国的党和政府、人民群众所不能承受的。显然,不改变目前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但国企私有化的趋势无法制止,进一步的多党民主政治、自然资源私有化等等,也都将是中国的党和政府所最终无法阻止和拒绝的事情。

  国企的改革与发展不是一些人、一些政党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和改变的;不是说国企的发展壮大符合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国企就可以得到发展壮大的。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生产方式是以私有经济为基础的,只要私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角色和作用,那么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结局就只能是私有化。中国左翼发动的意识形态斗争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国企改革的步伐,却无法决定国企改革的最终大局和方向。

  现实早已证明了这一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党和政府始终都强调要发展和壮大国企,然而国企的私有化却始终都在紧锣密鼓的悄然行进。时至今日,除了少数个别的国企之外,全国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国企了。可以说,只要国有企业是置身于私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那么无论我们的党和政府、人民如何想要发展和壮大国企,国企最终却都只能是不断缩小、不断被私有化。

  这是一个经济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政治的过程;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而不是某党、某派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事件。什么是经济过程?就是社会上的各类经济主体:个人、企业、团体等,对经济利益的不断追求的过程。对于国企来说,在对国企改革与发展有决定权或影响力的决策主体中,有多少是愿意为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去无私奉献,从而把国企发展和壮大的?

  国企在本质上就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些人鼓噪国企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国企私有化,变成某些人的私有财产。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理解、很奇怪的逻辑和事情。在私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侵吞国家财产,剥削和压迫人民,都是个人发财致富的一个好门路和好方式。人人都想发财致富,处于私有市场经济中的国企有如一块肥肉,谁都想上去咬一口。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企业制度下,国企的改革与发展最终怎能不会是私有化的结局?

  唯一可以化解国企私有化危局的,就是推行可以有效替代私有经济的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生产方式。只有在私有经济制度下,国企私有化才有可能。如果是公有经济,国企的私有化就没有任何的可能和意义。中国国企是否能被私有化,关键取决于中国社会是不是可以存在一种能有效替代私有经济的公有制经济。

  因此,避免国企私有化的唯一出路就是进一步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前进。在扬弃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无疑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去消灭或取代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私有经济就必然要消灭或取代公有制经济。这是客观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社会主义是现实有效、可行、可信的前提下,国企改革才能向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目标发展和前进。从本质上讲,这种可信、可行、有效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然是人民实现其私有财产需要的一种最好、最有效、最公平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

  中国的极左们在谈论社会主义时,往往排斥私有财产,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其实,排斥私有财产,否认和打击人们对私有财产的追求和客观需要,这恰恰就是过去社会主义实践失败的根源。事实上,私有财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私有财产是当下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物质基础,是人们必要的生活方式,是不可缺少的。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则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显然只是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并不反对被马克思称之为“资产阶级法权”的私有财产。至少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这样的,对此,马克思在其著作都有明确论述。

  国有计划经济早被理论和实践证明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无法比私有经济更好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也无法有效取代私有经济。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也是国企私有化的根本逻辑。但其实,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止国有经济这一种,集体所有制经济也是公认符合要求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而且,真正的、纯粹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不存在国有经济那种缺乏所有者有效管理和监督的问题,切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比私有经济能更有效地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全可以取代资本主义私有经济而单独存在。

  一旦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再由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承担,而是由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来承担,那么中国的党和政府、人民就可以摆脱私人资本家阶级对国家和人民的要挟,拒绝其要求国企私有化、减税、投资优惠、特权地位、超国民待遇、剥夺民众福利待遇等具有严重剥削和压迫人民群众的本性的不合理要求。与此同时,由于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所有成员一律平等的经济制度,在企业内部和外部都没有剥削和压迫现象的存在,因此整个社会将消灭贫穷与失业、实现共同富裕、消除阶级压迫、杜绝经济危机等,是一种真正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的企业制度、生产方式。显然,一旦如此,就化解了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几乎所有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当前中国,除了阶级斗争的因素,除了中国的党政官员们受到资本家阶级的贿赂与要挟之外,我们想不到党和政府拒绝进一步推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理由。

  因此,现在中国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应停止错误的、必然导致国企私有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应在依照当年毛泽东时代的“鞍钢宪法”模式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的同时,大力推广和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这不但可以立竿见影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避免社会经济危机的爆发,还会缓和已经激烈对立的阶级矛盾,为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绝对的合理合法性,有效保障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国企改革本身的必要性是毫无疑问的。西方经济学认定国企存在“产权不明晰、无主体”,这在说法上虽然存在问题,但揭示了国企弊端重重,效益、效率低下,无法竞争和取代私有经济的根源。事实上,国企不是产权不明晰,也不是无主体,而是它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公共利益。公众是没有办法和方式去参与公共利益的具体运作和管理的,而只能依靠参与者具有无私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去把国企经营良好。显然,这种依靠管理者的无私奉献才能经营良好的生产方式,是不能有效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的。

  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了国企的这一特点和本质。国企作为政府的延伸出来的“经济手”,在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时可以更有力量、更好为社会、经济和政治服务,却不能、不应成为基本的社会生产方式。国企要么以私有经济为基础,要么以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却是不能独立存在、自成体系的。

  因此,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只有两种可能的目标和方向。一是私有化,让社会经济变为资本主义私有市场经济;二是集体化,让社会经济变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除此两者之外,任何的改革都是不彻底的,从而最终也是无效、无意义的。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制度、生产方式要远远好于私有企业的制度和生产方式。集体所有制生产方式的推广和实施将从根本上彻底根除私有经济制度下的贫富差距、经济危机、阶级斗争、生产过剩、腐败与犯罪等一系列折磨人类的弊端和问题。只是集体所有制生产方式、企业制度的推广和发展需要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辅助而已。其实,推广和发展集体所有制生产方式,协助劳动者建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生产劳动,才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得以存在的唯一合理目标和意义所在。当然,政府掌握一定的国企,并非一定是坏事。政府在管理社会经济时,不仅需要法律等秩序手段,也需要足够强大的经济力量。只有在这种强有力的“左膀右臂”,“有形之政府手和无形之市场手”的双重支持下,一个国家的政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民众。

  现实中的国企改革,以及主流社会对于国企改革的各种意见都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坚持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府官方所主导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往好里说是要维持现状;往坏里说明显只是私有化的一种技巧和手段。这种混合所有制的国企改革方式,明显是既得利益集团设计出来的、非常狭隘的,富有投机取巧性的一种改革政策。这种改革不是在解决问题,而只是以一种卑劣的手段去蒙蔽人民,以便使其私有化国企、侵吞国有资产的目的得以最后完成。

  中国左翼普遍要求发展和壮大国企。然而,他们的理由却也普遍的不科学、不充分,根本是不成立、软弱无力的。他们只是单纯的要求发展和壮大国企,而对于进一步实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策,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似乎不太感兴趣。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可行、可信的时候,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也才是可行、可信的。而中国左翼却普遍拒绝拿出一个可行、可信的社会主义发展方案、可行道路来。他们明知回到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制度、发展道路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行、不可信的,却仍旧只是千方百计的宣传这种早已被世界人们看透并非常反感的经济制度。他们知道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制度在理论科学上是说不通的,因此他们也不与人争论、辩论,而只是片面地拿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来诱导人们去向往;只是拿现在的资本主义的不好,去反证过去的毛泽东时代的“好”。事实上,很简单的道理,人人都看得出:如果过去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制度要是真的好的话,那也就不该败在资本主义的面前和脚下,即便有所谓修正主义的走资派当权,也不应该失败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人民群众不觉得毛时代的经济制度有什么好,那么左翼们再怎么鼓动与宣传都是没有用的。毛泽东时代的基本经济制度那是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的。这些制度的好与坏,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那是一目了然的。显然,中国的主流左翼,从根本上说是处于官方控制下的舆论宣传工具,远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与坚持真理性。

  国企改革的本质与道理很简单,基本是一目了然。关键仍在于马克思所揭示的阶级斗争问题。中国的无产者若不联合起来,同占统治地位的、剥削和压迫着人民的官僚和资本家们作坚决斗争,统治者就只会在装聋作哑中维持现状,以便能保住自己的特权地位。没有群众的斗争,中国的未来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