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张海兰:韩国教育行

作者:张海兰 发布时间:2015-04-23 21:27:43 来源:西安高新 字体:   |    |  

  韩国教育行

00901cce862cb8eea455a6997bc16daa.jpg

图片来自网络

  编者按:这是一篇值得引起大家思考的文章。在文章中看到了韩国政府及教育界付出的努力。其中,在教育公平方面及软实力方面,我恰恰看到了我们曾经拥有的。

  原文:

  4月初,我有幸代表西安高新第二学校随西安市教育局相关领导进行韩国研学活动。为期一周的研学考察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颇丰。

 ●教育之行

走进大邱世论小学,源于《礼记·大学》的校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让我们恍惚之间在陌生的国度找到了归宿感。这里的孩子上课人手一部三星平板电脑,网速极快,监管却很严。每个楼层有联网的电视监控,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查看孩子在学校各个时间段最新动态。不足一千平方米的综合教室,集篮球场、羽毛球场、观影室于一体,并随着功能的转变适时升降篮球板或观战台阶。宽敞的楼梯偶尔也会变成阅读或观影的地方,拐角处有防滑地砖,扶梯上有盲文标识……
他们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需求,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低年级小朋友自己下课提取蛋奶筐,自主劳动,乐在其中。下课十分钟孩子们会在画满格子的操场玩攻城,猫捉老鼠等游戏,学生乐此不疲,开心极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韩国既宽松又严谨的教育文化和青少年的彬彬有礼。
下午,大邱市教育厅厅长和我们进行了交流座谈,韩国绝大多数为国立学校,我们被韩国教师在解决教育机会不均等时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每隔2—4年,韩国老师都要在本地学校之间进行调动换班,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一致,避免大城市的老师过剩而边远地区师资力量匮乏的现象,缩小城乡之间师资的差别,消除城乡教育的不均等现象的产生。厅长说:“只有这种调动才可以解决潜在严重社会的问题。”这也反映了韩国人见微知著的问题意识。

 ●科技之行

第二天我们参观三星创新博物馆,体验了三星最新的 OLED曲面电视,它可以同时播放两个画面,相当于一台电视两人看不同内容。博物馆里通过幽默短片的对比播放,让人顿悟到许多发明源于对生活高品质的追求。例如,很久以前,人们清洗衣物时,只能靠机械重复的手搓、棒击、甩打等辛苦劳累的体力劳动。为了减轻生活赋予的重荷,人们陆续发明了木制手摇洗衣机,开启了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先河!值得关注的是,三星电子更加直观地增强了产品的自然语音识别功能,用户只需说出电视频道即可灵活地进行频道转换,同时强化了动作识别功能,用户只需动一下手指就可以相应地对电视进行控制。我们了解到三星之所以能够持续保持市场的占有率,其不断更新的电子产品的创意灵感皆来源对生活品质极致的追求!

 ●文化之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名为“乱打”的新型韩剧,该剧是以饮水桶、油桶、锅碗瓢盆、各类刀具为乐器,集音乐、小品、杂技、魔术、舞蹈为一体的演出。却能让不懂韩语的外国看客手舞足蹈、捧腹大笑,连连称赞!只有让孩子们走出国门,亲身感受外面的世界才能看见平凡的世界里也会演绎出美轮美奂、举世无双的艺术来!
这次赴韩研学交流,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1.微笑教育。此行所到之处,我们见到的学生从小到大,不管熟悉与否,或匆匆一面或交流倾听均全程用微笑面对,这是他们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强调的主题,所取得的效果非常好,始于礼貌,超越了礼貌。而我们没有做到。
 2.爱国教育。在对于孩子的教育当中,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其中,他们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同时要求担当和责任。这一点无论在俄罗斯、波兰还是德国、法国,无论是二战施害国还是受害国都做得很好!
3.发散教育。在他们的大中学校,也像欧洲那样,普遍上没有院墙(小学除外),从视野上就没有条框,加上老师的发散引导,导致了思想上的没有束缚,因此会出现更多的思想家、艺术家。我们则是从开始就陷入窠臼和束缚,从一定程度影响了成才率。
 4.宗教教育。在那里你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受到热情的帮助,因为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从小就有宗教信仰,他们的善良已经落实到了实践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卫生现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从教育观念抓起,没有紧迫感不行,只重视学习成绩更不行!近几年,我们先后近距离的接触过新加坡、美国、韩国的课堂教学,每次学完归来,对教育生命的本然,教育的终极意义有了重新的认识。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没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便可以获取一切!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般的生活,如此的安逸享受怎能对生活有新的追求?怎么会有创造的欲望?古人说“志不强则智不达”,一个随遇而安、甘为人后的民族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创新的!
教育之路在何方?有我,有你,是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