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会思考的齿轮
这几天,网上晒出的提案、议案一大堆,但讨论最多的莫过于八小时工作制。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联会会长吴秋北在公开场合直接点名互联网行业盛行的996工作制不合理,呼吁全社会回归“888”节奏,即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自由生活。
吴秋北指出,“996”工作制(早9点至晚9点、每周6天)甚至“007”(全天候待命)已成为部分行业的常态,导致员工身心俱疲、家庭关系疏离、工作效率下降。他强调:“长工时并不代表价值,企业应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与精神需求,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吴秋北的提议在网上引发了海啸式的共鸣。
有网友说,白纸黑字的《劳动法》明明写着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可多少公司把“自愿加班协议”当入职标配?嘴上说着“弹性工作”,实际却是“弹性压榨”。
有网友说,连轴转的996让多少人“累成狗”?扎心的是,加班成了“企业文化”,不加班反而被贴上“不奋斗”的标签。
有网友说,当年轻人被工作挤没了恋爱时间,中年人接孩子放学都要请假,老年人看病只能独自排队,这种“拿未来换钱”的模式,真的配叫“奋斗”吗?
有网友说,那些反对八小时工作制的人,不是装傻就是真坏!说什么“不加班哪来的高薪”,可看看欧美国家,人家时薪是我们的五倍,工作时长却少了三分之一。再听听“企业压力大”的狡辩——如果公司离了压榨员工就活不下去,这种企业早该被市场淘汰!
有网友说,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把生活榨干成工作的燃料。今天为8小时工作制较真,既是为自己争口气,更是给未来留条活路。
有网友说,我们卖的不是劳动力,而是生命。888不是施舍,是拿回被剥夺的人生!
有网友说,数据显示,长时间加班反而导致效率暴跌,身体垮了、心情崩了,最后“钱没赚到,ICU先到”。
也有网友说,虽然劳动法明文规定8小时工作制,但企业总有办法“绕道走”,员工维权成本高,最后只能忍气吞声。
还有网友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总打脸。网上骂996的人很多,现实中反抗的却很少,为啥?
因为现在就业压力大,谁敢和老板拍桌子?
笔者想说的是,八小时工作制是十九世纪末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胜利成果。一百多年过去了,八小时工作制在欧美国家早已成为常态,为何在这个社会反而成了大多数人的奢望?
或许,只有日本“过劳死”维权律师川人博的那句话才能解释——当加班成为习惯,人就变成了不会思考的齿轮。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