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风雨中,文物人在行动

作者:记者 发布时间:2021-10-31 08:40:05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今年6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增多,受台风和持续降雨影响,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一些地方文物单位受到洪水威胁

平遥古城一处未定级文物建筑里彻底坍塌的房间。李韵摄/光明图片

平遥古城84号段内城墙部分坍塌,滑落的夯土将砖砌的排水沟挤压变形。李韵摄/光明图片

洪洞广胜寺下寺大雄宝殿内的五尊彩塑佛像披上了塑料布,以防屋面漏水受损。李韵摄/光明图片

洪洞广胜寺下寺被雨水损坏的墙体。李韵摄/光明图片

  【守望家园】

  北方的十月,原本应是天高气爽、干燥少雨的。然而,一场持续多日的大雨刷新了人们对山西秋天的认识。

  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省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最强的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在这场北方罕见、破历史纪录的持续强降雨中,山西古建筑、山西文物人共同经历着重大的考验。

  风雨中,有一种建筑叫山西古建

  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了解到,截至10月11日19时,山西各市上报全省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及周边护坡、围墙坍塌等险情,9座博物馆纪念馆出现小面积漏雨等情况,未造成人员伤亡。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众多的文物大都在地上,是全省文物受灾范围大、受灾文物数量多的部分原因,特别是古建筑,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砖瓦等,尤其是一些民居、祠堂、革命旧址等建筑,在长时间连续雨水的天气中,更容易受到损伤。”专家解释,“另外,山西疏松的高原土质,在雨水多时,也极易形成坍塌、渗漏等情况。”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洪洞广胜寺,是一组建于元代的古建筑群。10月22日,记者在广胜寺下寺的大雄宝殿内看到,端坐的五尊彩塑佛像披上了塑料布,显然是为了预防大殿漏雨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不过所幸的是,佛像上部的屋面没有出现渗漏情况。但不是每座殿宇都这么幸运,因屋面渗漏而在殿内地面上形成的水印清晰可见,有些避光角落的地面甚至仍是潮湿的。西厢房可以看到松动掉落的瓦片,寺院的围墙也有明显倾斜,用几根木头支护着。

  解州关帝庙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春秋楼是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10月22日,记者看到春秋楼一层正常开放,二层阁楼不开放。工作人员介绍,月初的持续大雨期间,阁楼屋面开始出现渗漏,他们及时在二层地面铺设了防雨布,并将雨水舀到桶中,拎到楼外,因而雨水并未漏至一层。记者了解到,由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著名的关公夜读《春秋》的彩塑并未受到损坏。

  有关专家分析,从山西文物总体受灾情况看,其中近一半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漏雨、裂缝、檐部损伤及掉落构件等受灾程度占总量的近一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现严重险情的较少。”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白雪冰介绍。“十三五”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用于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抢险保护资金10.6亿元,使全省358处文物单位中的部分文物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

  “但作为文物资源丰富,特别是有着28027处古建筑的文物大省,如此繁重、迫切的文物保护任务,仅靠各级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文物自身规律等原因,山西省大多数市县保和尚未公布为文保单位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依然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这也是此次灾害中受损严重的文物,多集中在县级及县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因。”白雪冰表示,对于这些文物,一方面山西省文物局正在不断提升相应的保护级别,加强文物安全督察和文物建筑安消防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国家文物局及省级文物部门鼓励各地政府出台配套激励、奖补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据了解,2017年山西启动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文明守望工程”,山西省文物局与省工商联建立机制,每年召开2次文物建筑认养推介会。目前已完成文物认养238处,吸引社会资金3亿元。当然,这个数字相对于2万余处文物建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然而,“守望”不就是从这一点一滴的事情开始的吗?“文明”不就是因这点滴的守望而传承的吗?

  风雨中,有一种坚守叫守护文物

  10月21日,记者从平遥古城的北门入城,直奔在这次暴雨中部分坍塌的84号段城墙。

  平遥古城的城墙特点是“外砖内土“,也就是外城墙用砖包裹,内城墙是裸露的夯土墙。沿城墙前行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城墙自地面向上约一人高的位置,明显比上部潮湿,且有部分地方出现“被掏空”的现象。

  负责城墙日常维护修缮的技术员邵帅介绍,这里是古城最低洼的地区,加之有人居住,所以平时就相对潮湿。记者看到,百姓的民居距离城墙就只有一辆卡车的宽度。长期的潮气浸润和北方干燥天气的共同作用,使北门内城墙下段形成酥碱带。就像人的汗水干了以后会在衣服上形成汗渍,这种汗碱对衣料有损伤,同样,酥碱带的土质会变得相对松软,就更容易被风蚀。

  为了避免夯土城墙被大雨损坏,格外脆弱的部分段落被盖上了防雨布。21日当天,艳阳高照,有些防雨布被掀开了。邵帅说,天气好就得打开晾,要尽量把土层中的水汽晒干。到达84号段城墙时,维修人员正在掀开防雨布。墙根一人指挥,墙顶两人操作,把布慢慢地向上拉。十几米高、三四米宽的防雨布,原本重量就不轻,还得做到既要两个人动作一致,又不能对墙体造成磨损,因而操作时并非像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平遥古城的文物人,从管理者到专业技术人员,再到技工,都是平遥本地人。他们对古城有种发自内心的关爱。“从3号开始,一直到7号,连着下呀,雨太大了,达到190多毫米。”21日,平遥县文物处处长雷雅仙说起那场大雨,依然忧心忡忡。

  年轻的邵帅做平遥城墙的维护已经十年,聊起城墙的保护,他说得头头是道。提到网上有人因对古城墙知识了解不够而误解他们的工作,邵帅有些委屈。土遗址保护是全球性的难题,平遥还是有人居住的,保护难度就更大,“我们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

  “干的时间长了,跟这城墙有感情了嘛。”城墙管理处主任张志进是说邵帅,也是在说自己。从4日开始,他就常常住在办公室。“最怕下雨,越是下雨越要往外跑,很多隐患就是在下雨天才能发现。”每天24小时,他与同事们轮流,每2小时进行一次巡查,外墙、内墙、城墙顶,细细观察,不放过每一条裂隙、每一处隐患,一天下来,走上万步是常态,两万步也不罕见。

  这次暴雨中,古城中受损情况最严重的是一些无人居住的传统院落。王家宅院的外墙上挂着“历史建筑”的牌子,编号409。打开门,显然久未有人打理,荒草占据了所有通道。这是一座三合院式的私宅,正对大门的影壁保存得十分完好,但右侧门房的房顶坍塌,墙体出现严重破损;正房的檐廊也明显歪斜了;有一间小的偏房已彻底倒塌,看不出模样。雷雅仙介绍,这个院子由于众多子女在产权方面的纠纷,长期无人管护。“私人的房子我们也不能硬性介入。可惜了。”雷雅仙长叹了一口气。“这里的文物根本不用谁来要求我们维修保护,要是有了问题,我们自己都心疼得不行。”在她眼里,“土也是有生命的”。

  其实,雷雅仙、张志进、邵帅等人“守护文物”的情结,折射出的是山西文物人的状态,也是全国文物人的缩影。

  风雨中,有一种行动叫闻“汛”而动

  灾情发生,闻“汛”而动的不只是文保一线,国家文物局也立即召开办公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主持,专题研究支持山西省因灾受损文物抢险和保护修缮工作。“要高度重视文物应急抢险工作,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保障文物安全。”他强调。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到位、省文物局专家组到位,实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响情况,指导文物救灾工作;文物应急抢险资金到位,开展受损文物应急、抢险、修复等,确保文物第一时间得到应急保护。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些低级别的文物建筑已在着手修复,而高级别文物的维修方案已上报,待批复后即可实施。

  水,是生命之源,也可能是夺命之剑。对于文物,尤其是露天的古建筑、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水对于它们,往往就是“杀手”,有致命的危险。

  今年6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增多,受台风和持续降雨影响,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一些地方文物单位受到洪水威胁。国家文物局密切关注各地汛情,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向相关省份发出电话预警,对全国文物防汛安全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7月,一场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河南,郑州市、洛阳市、巩义市、济源市、新乡市等文物单位密集地区遭受严重灾害。

  国家文物局第一时间专题研究支持河南省受灾文物抢险工作,拨付文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项目资金。

  于暴雨之中,于洪水过处,河南文物人展开了一场生死时速的紧急救援,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抽排水作业,加大巡查、支护等工作力度,河南各地受灾文物建筑、古遗址、考古工地、文物保护工程工地及博物馆的抢救保护和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于7月25日12时30分前后登陆浙江舟山普陀区。在台风登陆前后,江苏、浙江、上海的文物系统,根据国家文物局部署,提前预判,加强预警预报,全面排查可能面临的灾害险情,整治安全隐患;制定完善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台风过境期间,相关省份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考古工地等安全有序,未发生文物安全事故和严重受灾、受损情况。

  按照国家文物局安排部署,山东省文物局在汛期来临之前组织开展革命旧址险情排查工作,发现80处存在险情的革命旧址。山东省文物局紧急组织各市立即采取支护、覆罩等临时措施,避免险情进一步扩大。

  山东省委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启动革命旧址抢险加固方案编制工作,建立抢险加固销号制度,安排专人具体负责抢险加固工作,有效地改善革命旧址保存状况。

  目前,国家文物局正从多方面推进文物防灾减灾工作。一是推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强化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文物、应急管理、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二是指导各专业单位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推动基础研究、新技术应用及系统集成,形成系统科学体系,推动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化。三是综合近期山西、河南等地文物抢险救灾情况,举一反三,研究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文物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增强文物抗灾能力和抢险救灾保障。四是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有关成果,进一步支撑文物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文物灾害风险预判、防范和统筹部署工作。

  “文物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持续努力,也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守护好文物安全。”李群表示,“全国文物系统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第一’的重要指示,自觉坚定地扛起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切实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好。”

  (本报记者 李韵)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