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为何今年冬天这么冷

作者:记者袁于飞 通讯员王晨 发布时间:2021-01-09 10:01:32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近期,冷空气频频来袭,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也出现持续低温天气。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气中更为活跃,目前关于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等话题受到公众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等专家。

  到底有多冷:北京最低气温-19.6℃

  入冬以来,低温天气确实比较多。以北京为例,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气温为-5.2℃,较常年同期气温(-3.2℃)偏低2.0℃。

  今年更冷,多站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北京市20个国家级气象站最低气温均在-18℃以下,有10个站最低气温跌破1月上旬历史同期极值,其中石景山、通州、顺义、昌平、霞云岭、上甸子共6个站跌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怀柔站追平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的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19.6℃,为1966年2月以后最低值(1966年2月22日最低气温-27.4℃)。

  就全国而言,受强冷空气影响,2021年1月6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大风和强降温天气。

  一波寒潮还将席卷全国。受寒潮影响,山东半岛及辽宁大连降小到中雪,局地大雪;四川盆地、贵州、湖南南部、江西中部、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雪,四川宜宾、泸州等局地降雪8~17毫米;贵州中南部、湖南东南部、福建中部等地出现冻雨。

  全国各地降温明显:陕西南部、湖北东部及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等地气温下降4~8℃,局地降温9~10℃;上海出现最低气温-7.1℃、南京-7.8℃、合肥-10.8℃、武汉-8.5℃、杭州-6.4℃。

  为何这么冷

  从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与历史同期相比,今冬以来冷空气活动的频次并不多。2020年12月,先后有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分别为2020年12月13日至15日(全国型强冷空气)和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全国型寒潮)。这两次都是全国型冷空气过程,影响范围大,冷空气强度也较强。

  那么为何今年这么冷?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造成近期大范围气温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2020年12月以来,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偏强,导致强劲的西北风带来的强冷空气频繁侵袭北京及华北地区,此次出现的极端低温天气过程是在2020年12月28日至12月30日寒潮天气过程造成的持续性低温基础上再次降温的结果,同时大风天气使得风寒叠加效应明显。

  是“暖冬”还是“冷冬”

  今年是冷冬吗?宋连春表示,近期冷空气活动还会比较频繁,部分地区气温偏低;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后期我国还会有冷空气活动,部分地区的气温可能会持续偏低。但今冬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现在还不能完全下定论。

  宋连春说:“今年冬季持续低温天气的现象在历史上看并非太极端,因为冬季还没有结束。预计1月下旬开始气温会逐渐回暖并转为较常年同期偏高,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的概率较大,所以目前还不能说这个冬季是近年来最冷的冬季。”

  宋连春介绍,从过去几十年全国冬季平均气温的历史序列来看,我国整体呈增暖趋势,并且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数冬季气温都较常年同期偏高。在近十年以及2010年、2011年、2012年冬季都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冷,其中最冷的是2011年冬季;2017年和2018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基本接近常年同期,这两年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都出现了较大范围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的特征。

  宋连春表示,在全球气候这个非线性系统中,“全球变暖”并不会像简单的连线题那样,可以直接对应连到“暖冬”“冷冬”或“某次过程冷不冷”等结果。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没有变,但是在此趋势上会出现年际尺度上的冷暖波动,以上两个年际尺度的外强迫信号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一整体趋势背景下对气候的一个年际变率调制,它们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但会影响个别年份的冬季气温出现冷暖波动。

  “有时就像看一个摆钟。监测偏冷,或者偏暖,如同观察钟摆的摆动。全球变暖不是说所有的地区都一样,北极地区是全球增暖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宋连春说,极端冷事件频发,是对全球变暖的典型响应。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气候变暖已经导致了极端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的意识,加强防范和应对能力,尽力减少极端事件带来的损失。

  (本报北京1月8日电本报记者袁于飞本报通讯员王晨)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