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光明日报:学术研究的“快餐化”倾向有害无益

作者:黄典林 发布时间:2021-01-05 09:34:51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光明论坛】

  随着近几年各高校纷纷加大对科研产出的要求,高校教师,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青年教师面临的科研压力也水涨船高。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个人晋升挂钩的制度规则下,一些“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戏称)们不惜通过追逐各种热点或时髦概念、把同一主题稀释拆分为多篇“水文”,或者“新瓶装旧酒”式的对既有研究结论重新包装发表,以实现科研发表数量的最大化。

  这种氛围之下的学术研究已经脱离了探索未知、解决真问题的宗旨,在一套“唯论文”量化指标评价体系的控制下,被扭曲为一种只有空洞的数量和外在辞藻,成为无实质性内涵和思想贡献的“学术快餐”。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学术快餐”现象的背后是一个由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期刊排名指标和科研工作者三者构成的互动循环机制,被裹挟在其中的高校青年教师很难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这一现象。论文发表快餐化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现实原因。

  一方面,迫于学校排名、学科评估等各种评价体系的压力,各高校不得不把论文发表,尤其是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成果的数量作为评价教师贡献度的核心指标。一些模仿北美高校“非升即走”聘期制的高校,更是把“高水平”论文的发表量与终身教职资格的获取挂钩。这种导向一旦走向极端,就会陷入“唯论文”的恶性循环,重数量而轻质量,难免助长科研界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甚至导致“逆淘汰”的结果。

  另一方面,各大期刊为了提升影响因子,在既有的排名体系中不断爬升,也不得不考虑所发表论文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关注、引用和转载。排名压力下的期刊编辑们,往往会更关注那些自带“流量”的“明星”教授写的时髦文章。相比之下,那些默默无闻的“青椒”们,即便学问做得不错,往往也会因为资历和题目不够时髦而被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得到编辑的青睐,追逐热点也就成为不少科研界新人的无奈之选。跟风模仿、扎堆发表、论文同质化在所难免。

  无论是高校愈演愈烈的“唯论文”评价体系,还是学术期刊为了影响因子而引导作者追逐热点,在这两套体制规则下,只有那些能够迎合和适应这套快速产出规则的科研工作者,才能较好地生存下来,游刃有余;而那些追求“慢工出细活”,甚至“十年磨一剑”的学者将会发现,不仅各种正常的职业晋升和学术利益与己无关,甚至有可能还要面临“逆淘汰”的结果。

  无疑,学术研究领域的这种“快餐化”倾向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这种现象极大地挫败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违背了科研工作的基本规律。尤其是对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来说,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往往需要研究者投入较长的时间。而既有的这种一年一度的量化评价指标,让有志从事这类高质量研究的学者望而却步。更严重的是,这种体系从根本上扭曲了学术研究的宗旨,把以发现和回答真问题、贡献新知识和新思想,或者就重大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旨归的科研工作,异化为一种在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界内部自我循环的文字游戏,降低了科研工作对社会整体的贡献度,浪费了科研成本。

  当然,我们说反对学术研究的“快餐化”倾向,改变“唯论文”的评价体系,提倡多元评价,并不等于不要论文。鼓励科研工作者多出高质量学术精品,既要保留现有评价体系中的合理成分,更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一个在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上都相对友好的工作环境,让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人才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提高科研工作的创新水平。

  令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目前某些不良科研评价导向的危害,并开始纠偏,出台了一些实质性的解决办法。从全国教育大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再到前不久引起广泛反响的破除“唯论文”的呼声,相关举措层层推进,步步落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下一步,关键就要看各高校、科研机构如何将这些精神落实到各自的学风教育和专项整治行动之中,切实为科研工作者创造一个更加人性化、良性发展的、鼓励创新的环境。

  (作者:黄典林,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