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以中医药“三防”思想为指导 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作者:王冬 发布时间:2020-12-21 10:01:3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体:   |    |  

  【把脉】

  作者:王 冬(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

  面对新冠肆虐,“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医提倡预防为主,并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为一体,其提倡“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三防”思想,完全契合健康中国行动的理念,也是构建“预防为主”公共卫生体系的内容和路径。笔者认为,应以中医药“三防”思想为指导,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公共卫生体系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健康服务全过程。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预防工作要始终契入到整个公共卫生体系各个环节。

  从新中国成立后确立“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到1996年“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再到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这三次卫生工作方针的调整,唯一没改的方针就是“预防为主”。2019年7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

  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中医学在总结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中,首重预防。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的《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讲述了预防的重要性,“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分别强调预防体外致病因素和增强自身体内因素。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集中体现了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并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三防”理论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可见,中医药的“三防”思想正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瘟疫多不胜数,由于中医药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控制住了疫情蔓延,从未出现过像西班牙大流感、全球鼠疫那样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疫情悲剧。通过几千年与疫病的斗争,中西医结合效果获得公认。在“非典”防控中,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中医药治疗“非典”是安全的,具有潜在的效益。2005年禽流感在全球暴发,中医药治疗禽流感应急预案在控制疫情传播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的严峻斗争中,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再次彰显了中医药在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中的独特优势和显著作用,为世界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宝贵有效的“中国方案”。

  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独特优势充分体现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以“未病先防”推进预防关口前移,发放预防中药,在医学观察人员、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等易感人群和复工复产企事业单位开展中医药早期预防干预,取得很好效果。以“既病防变”推进救治全面介入,强化中医辨证论治,针对不同患者、不同体质以及病情的不同阶段,科学精准开展临床救治,轻症转为普通型,普通型转为重症、危重症的比例明显降低,治疗周期明显缩短。以“瘥后防复”延伸患者康复治疗,推出相应中药方、食疗方和太极等有氧运动处方,防止病情逆转,加快康复。

  发挥独特优势,让中医药进入健康中国的主战场

  所谓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就是要让中医药进入健康中国的主战场。笔者认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以及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以“未病先防”思想推进预防关口前移: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体现在未病先防的理念上。一要突出“预防为主”方针,筑牢防控体系,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传染病、危急重症等重大疾病防治的法律保障和工作机制,优化中医药资源投入结构,尤其是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中医药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二要突出“扶正祛邪”思想,积极探索中医药防治方法,从经典中融汇历代名医防疫学术思想,结合各地特点和人口体质制定各地中医药预防方案。三是要加大宣传,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推动中医药预防疾病知识和简便易廉技术、药物等全面进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和家庭,使调养情志、强身健体等养生保健方法和适宜中医药保健技术和中医药药物充分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和体内免疫力。

  以“既病防变”思想推进中医药全面协同治疗过程:《金匮要略》依照《黄帝内经》“既病防变”的思想,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传变与防治规律。疾病传变一般都是由浅入深,并可由这一脏腑,传至另一脏腑。“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一是要根植于中医经典理论,加强中医药科研,明确治疗靶点和作用机制,筛选有效中药,寻找中医药治疗的突破点,如青蒿素、三氧化二砷等药物就是基于中医理论、中药研究思维、中医临床的成功案例。二是要在“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医诊疗方案,通过临床循证研究后形成诊疗规范指南。三是要对临床大数据分析开展药物体外筛选,确定有效药物成分,以便标准化推广应用。

  以“瘥后防复”思想推进中医药全面延伸到康复过程:“瘥后防复”就是指除邪务尽,防止疾病复发。注重患者康复治疗延伸,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一是要建立中医药全程全面融入康复管理体系的机制,推进中医师全面参与康复治疗,加强对康复人员的中医药培训。二是要做好愈后跟踪回访,为恢复期患者提供中医康复评估和中医药健康指导,如中药、中医适宜技术、膳食疗法、情志疗法、传统功法以及其他呼吸、经络锻炼法。三是要在健康档案数据管理增加中医药参与的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中医药精准助力康复。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0日06版)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