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光明日报:等一等数字时代“走得慢”的人

作者:王钟的 发布时间:2020-12-02 09:16:22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对于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运用智能技术的高频事项,《实施方案》要求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普遍适用与分类推进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解决突出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相结合,做实做细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工作,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注新闻的人不难发现,关于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时常被报道。如一些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需要查看防疫健康码的地方遇到不便等。这类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并不是说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一下子变多了,而是在充分享受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以后,社会终于意识到在主流视野之外,还有许多“走得慢”的人:他们可能是偏远山区的儿童,可能是因为身体残障无法正常使用智能设备的残疾人,而老年人无疑是这类人群的典型代表。

  针对社会上关爱老年人、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呼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实施方案》无疑是一种积极回应。《实施方案》不仅对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和倡议,还细化到确定了重点任务,明确了分工负责的职能部门。其中,第1条就是完善健康码管理,这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有着重要意义。

  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坚持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是《实施方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两大原则。应该说,这一导向是非常实事求是的。尤其是对于部分文化程度低的高龄老人来说,短期内让他们掌握智能技术并不现实,甚至有点居高临下的冷漠。对于无法使用智能技术的老人,最实在的办法就是保留传统服务,这在短期内看可能会增加一些成本,但坚持为老年人保留他们熟悉的服务通道,正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具体落实。

  对那些不能使用智能化设备的老年人,《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坚持普遍适用与分类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环境和习惯的老年人,分类梳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少老年人不乏积极融入数字时代的志气,也有掌握智能技术的文化水平,只不过因为年龄、身体条件的限制,学习起来比年轻人慢一点。对于这样的老年人,要保持耐心和同理心,为他们学习智能技术创造条件。

  数字时代是便捷化的,也应当是差异化的,更应该是人性化的。对于开发智能技术的企业和机构来说,应该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此前,一些手机厂商开发了大字版的手机,就是看准了老年人眼睛老花阅读不便的需求。进入智能手机时代,老年人接触使用电子设备所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可能不是简单地放大字体就能完全解决的,这启迪产品开发者要细化服务,在更多使用细节上照顾到老年人的需要。

  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自己的未来。当前,数字革命依然处于突飞猛进期,哪怕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对存在代差的新技术产品也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但是,一个确定的原则就是智能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在开发中树立“等一等”的意识,那么,每一个人就都能从容、自在地拥抱技术发展的明天。

  (作者:王钟的,系媒体评论员)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