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以史为鉴:安史之乱,引洋为患

作者:非常道 发布时间:2020-03-08 09:56:51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摘要:李唐给予很多胡人超国民待遇,汉人寒心于是不愿再为李唐效忠, 凭什么国人纳税服役,却要给胡人超国民的待遇?凭什么洋人要高人一等?凭什么宁予外人不予家奴?民心向背不是没来由的!与洋人同命运而不与汉人共呼吸,最终结果就是汉人伤心而洋人也不怀德!总是觉得自己帝国强大,海纳百川,结果异族人先甜言蜜语,恭维巴结,实际上却是包藏异心对华觊觎虎视,再伺机倾覆,以图谋获取更大利益!异族者可同富贵而不能共命运,更不能共患难,李唐肉食者不鉴,最终酿成弥天大祸,李唐灾难,百姓遭殃!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正当所有人都沉醉在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之时,于天宝十四年,爆发了震惊海内的“安史之乱”。洛阳和长安双都失陷,唐玄宗仓惶遁走,大唐王朝一夜之间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境。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历时七年有余,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从此走向衰亡。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在历史书上有详尽的记载,在百度百科上也有清楚的介绍,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累述了。究其根源,其既有经济矛盾、阶级矛盾、内部矛盾,也有奸臣当道、边将拥兵自重、藩镇坐大、权力失去制衡、玄宗怠政、不纳良言、用人不当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在于引进异族、轻信并重用异族之人所致。异族者,其心必异。加之承平已久必将举国懈怠忘战而危,以及盛世之下掩盖的沉疴积弊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党争与门户私利让胸怀异心的人有机可乘!

  安禄山是西域康国粟特人,史思明是西域史国粟特人,二人皆胡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洋人)而非大唐子民,李唐引进异族,对他们恩遇有加,给予很多胡人超国民待遇,引得汉人很是寒心,再加上洋人与奸臣勾结为祸国民,使得汉人负担愈重,生存愈艰,于是不愿再为李唐效忠。安史之乱的首领们正是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这是安史之乱能在盛世之中作乱长达七年之久并使唐王朝差点覆灭但最终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

  结语:

  李唐给予很多胡人超国民待遇,汉人寒心于是不愿给李唐效忠, 凭什么国人纳税服役,却要给胡人超国民的待遇?凭什么洋人要高人一等?凭什么宁予外人不予家奴?民心向背不是没来由的!与洋人同命运而不与汉人共呼吸,最终结果就是汉人伤心而洋人也不怀德!总是觉得自己帝国强大,海纳百川,结果异族人先甜言蜜语,恭维巴结,实际上却是包藏异心对华觊觎虎视,再伺机倾覆,以图谋获取更大利益!异族者可同富贵而不能共命运,更不能共患难,李唐肉食者不鉴,最终酿成弥天大祸,李唐灾难,百姓遭殃!

  前有五胡乱华,汉民族几近灭种;然后是安史之乱,引洋为患,李唐盛极而衰;再然后是清朝“量中华之物力,博洋人之欢颜”,引得外敌入侵时百姓皆袖手旁观;至民国时更是举国托管引狼入室,精卫投敌、遍地汉奸!看今日之中华不惜自贱为妾为奴,偏的要奉洋人为主为夫!使劲的作贱自己吧!使劲的作死吧!

  或许伟人逝去,以致素民散沙无力,或许小人得志而肆意妄为,兼有肉食者鄙,或许承平已久,早已忘了危亡伤痛,于是从不曾吸取教训也不曾有任何改变,于是昨天的故事仍在继续,历史仍在轮回,灾难从不曾走远……

  靠天不如靠己,靠地不如靠己,靠人不如靠己,你我之国,何必要靠洋人?爱国,须得你我自觉担起。勿说个体渺小,聚滴成泉聚泉成溪,聚溪成河聚河成海!以海之量,何敢轻狂!

  国家,天下人之国家!中国,你我之祖国!事出反常必有妖孽!逃离不如担当,苟且不如奋起,人人担当人人奋起!呼唤你我,共同努力,改变、改变、改变!

  如若不然,历史重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