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各展所蕴 天下事得

作者:曾媛 发布时间:2017-12-08 09:28:38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两个鸡蛋,差点“埋没”了苟变的军事才能。事情是这样的:

  公元前377年,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时说,苟变是领兵打仗的料,至少能当五百乘兵的将军。卫侯听了后摇摇头说,我知道他可为将,但他在收赋时曾白吃了百姓两个鸡蛋,所以不能为将。子思听了后劝道,圣人选人如工匠选木,好工匠哪能丢弃仅有几尺朽木的好木头呢?担心卫侯还听不进去,子思又提醒说:“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卫侯恍然大悟,很快任苟变为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也不例外,有所长,也有所短;有优点,也有缺点;有成绩,也有过错。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没有全知全能的完人。用人所长,基业就会地久天长。

  历史上,凡是有所作为的君主,都善于用人所长。比如汉高祖刘邦,虽貌不惊人,力不举鼎,但他会用人所长。在汉初的一次朝堂上他曾说,我这不如谁谁,那不如谁谁,但对有长处的人,“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话尾,他还不忘说自己的对手项羽几句,“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擒)也。”尽管刘邦这话有炫耀的成分,但还算客观地说出了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对他成事的帮助。

  打江山需要用人所长,守江山同样需要用人所长。《明史》记载,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首以人才为务,徵辟四方,宿儒群集阙下,随其所长而用之。”正因为如此,所以元末那些“穷经绩学,株守草野,几乎没齿无闻”的人才,在明朝才“各展所蕴,润色鸿猷”。

  然而历史上,也有个别君主只会用人所短,其中最典型的,非赵孝成王莫属。毛遂是个辩才,而非将才,这在当时妇孺皆知,可赵孝成王只把毛遂的长处用了一年就要用他的短处,非得让任谏议大夫的毛遂当抵御燕国进攻的将军。战场上耍的是拳头,不是舌头。毛遂带领士兵上战场没多久就遭遇惨败,当初的毛遂自荐在一年后变成了毛遂自刎。

  可恨的是,几年后,赵孝成王用人所短的毛病又犯了。在长平之战中,他听不进蔺相如和赵母“括不可使将”的劝,执意任长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这次结果更悲催,赵国“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从此走向衰亡。

  顾嗣协有诗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适用了,哪怕是“雕虫小技”的一技之长,有时也会收到奇效。《洛阳伽蓝记》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河间王有一婢女,名叫朝云,善吹篪。“诸羌叛,王令朝云假为老妪吹篪,羌人无不流涕,复降。”以至于当时流行这样的谚语:“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

  军队是要打仗的,谁能用人所长,谁就能战场逞强。兵书有云:“兵家之用人,非一途也。贵在因能而器使之,使智使勇,使贪使愚,使才使艺,惟视其长,尽归擢用……因人付任,各当其职。建功立名,此为先务”。人之行能,不能兼备。用其长则天下无不用之才,用其短则天下无不弁之士。陆战用“黑旋风”李逵,水战派“浪里白条”张顺,量才录用、放手使用,优化配置、盘活资源,就会发现“未必人间无好汉”。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方能人尽其才百事兴,“天下事当”“天下事得”。

  (作者单位:陆军勤务学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