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东博书院人民研究生 子勉 发布时间:2017-11-03 20:41:10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观十九大报告及各类报纸有感

cb1c5fbd2374bbb7d7cb76cacd09e631.jpg

  来源:孔庆东新浪博客

  一百年前,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号召中国青年“利刃断铁,快刀理麻”“有以自觉而奋斗”。从那时起,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众多先进知识份子走上文化救国之路。“黄金黑铁,断不足以兴国家,”实业不足以救国,创造承前启后,面向未来的新文化,方能真的“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

  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浪潮中,中华民族自我觉醒,自我革新,由此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继承吸纳新文化的理论经验,以先进文化为指引,将中国人民从落后禁锢中解放出来。看一看鲁迅笔下的那些阿Q们吧,他们有的成为了《西行漫记》中“对共产主义有宗教式狂热”的红军小战士;有的在淮海战役中用小车推出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有的见证了紫英石号军舰狼狈的逃逸;有的在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里用冻结的嘴唇吹响号角;更多的人则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建设新中国。泱泱大国,从无到有。一个对近代中国历史稍有知晓的人,就会承认,中国共产党并不只善于改革土地,团结农民,不只是善于指挥战争,百战百胜,他代表的是中国先进精神文化,他自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啊。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自有一番清气满乾坤。

  如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进入了新时期,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媒体大略愿意将复兴理解为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因此,“精准扶贫”“城乡一体”“西部开发”“一带一路”和“科技创新”“大国工匠”这些词语出现频率极高。而我以为,如果将盛唐视为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那么,“复兴”就应该向盛唐文化看齐,打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恢宏气度。这样说并不是反对经济、社会、生态、国防及外交建设,当这些具体物质建设催生出新的时代精神时,复兴方得成功。一个时代悠悠过去,留下的若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谈何复兴。一个时代,横流了物欲,却没有闪燿诗人的光辉,谈何复兴。可喜的是,十九大报告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意志、胸襟气度,使我看到了新文明,新精神的曙光。

  特殊环境催生自我革新。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挑战也十分严峻”“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甚至明确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这“坚决反对”之后一连串表述,真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习总书记的讲话本身就是斗争。若不是暗地里刀光剑影,堂堂大国总书记怎么会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公开承认严峻形势呢。我手中的报纸恰好佐证了形势的严峻,同样的内容,《人民日报》报道得最全面,国际国内,各方面都兼顾了,而尤以报道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举动为重点。《湖北日报》视界较窄,侧重报道地方政府的响应和作为。到了《中国青年报》那里,就只剩下“新时代”的美好愿景了。从《人民日报》到地方报纸,中央的讲话几经剪裁,就只剩下歌颂和美丽图景,这里面大有蒙蔽的意思。伟大复兴的愿景固然很好,但广大人民只是沉睡在美梦里,不能直面复兴的难题,民族终是不会复兴的。鲁迅曾写过一篇《无声的中国》,现在的中国虽然有声,但声音由谁发出,使谁听到,都说不定了。我们普通人身边的严峻形势在这里可见一斑。

  正因为这些特殊形势的存在,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方才显得珍贵。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继承历史传统,勇于直面现实,自我革新。自我革命是维系精神生命的强大动力,没有自我革新,死亡是必然的。对于个而言,一个人若不能文艺和哲思的海洋里自我逃避而又自我寻觅,自我否定而又自我超越,他的精神生命就结束了。等待他的是生活吞噬,和那可怕的思维循环;对政党而言亦是如此。中国共产党能在新理论的指引下自我革新,那么它就是一个永褒生命的党,堪当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所谓严峻形势,在朝气蓬勃的党的面前也算不了什么。中国共产党原本在风雨中诞生,在风雨中发展也未尝不可。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掉队”体现了人民的立场。习总书记提出的新的主要矛盾也是符合人性,体现民意的。既然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也会关注人民如何产生这些美好的需要,从而关注人性,关注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然承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就会着力调整人与人之间实质上不平等的经济社会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依靠人民,为人民谋福利,这是党永褒生命力和先进性的重要前提。

  担当国际道义,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天朝上国式的外交理念“故远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天朝上国的观念,早已被坚船利炮冲垮,但孔子修内安外的思维方式仍然影响着当代外交。当代中国共产党并没有以绝对利益争夺世界,而是以大国姿态引领世界,以开放胸怀拥抱世界。这立足于从严治党,人民立场上的大国气度,不只是孔子外交精神的表现。立足传统,面向世界,担当国际道义,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足以震撼世界人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真正的强国外交也许离我们不远了。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话曾用以形容知识分子的个人品德,但如今,“清气”属于一个生命旺盛的执政党,意义便重大。中国共产党继承历史传统,坚持自我革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开放的胸襟引领世界潮流。相信,党的“清气”终会“满乾坤”,而中华文化的复兴,在这特有的气韵下也终会实现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