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内在感知】的宇宙时空

作者:心智研究 发布时间:2015-04-30 13:26:52 来源:原创 字体:   |    |  

  本文是【西方是如何走上邪路的】续二。

  之前第一篇文章我们从人类感知的角度分析了西方文明中结构性的问题,这种文明把人类的全感知局限到了四分之一的象限中,在后一篇【你了解自己的感知能力吗?】,我们介绍了【内在感知】,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感知能力。按照西方宗教的说法:上帝是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那么,神不仅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还按照“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人的智慧。

  看起来人是很幸运,人具有神一般的智慧,但是,在人世间,基本上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拥有神一般的智慧。问题在于,【内在感知】对于人来说,是一种隐性的能力,不经过一定的心理训练,一般人很难发现自己拥有这种能力,更不要说运用这种能力了。

  不过,也有些幸运儿不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天生就具有【内在感知】能力。这些幸运儿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被视作是天才。但是,即使贵为天才,也只会在特定的方面运用【内在感知】能力,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在其他方面运用。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些天才的存在,其实就起到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用TA们的天才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个作用是向世人展示【内在感知】的存在。如果人世间没有这些天才的出现,人类可能永远都不可能知道自己还有【内在感知】这种神奇能力。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已经猜到,本博一定有了训练【内在感知】的方法,后面就该介绍【内在感知】的训练方法。没错!按照之前的规划,这篇博客应该给大家介绍:【心智系统与感知】。感知能力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而是存在于【心智系统】中,在【心智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要发掘、训练【内在感知】能力,就必须先了解【心智系统】。

  但是,我在写【心智系统与感知】的时候,总是觉得【内在感知】还没有给大家说透彻。从在微博上与大家的互动来看,博友们还没有真正理解【内在感知】。所以,我决定把原先放在后面写的《【内在感知】的宇宙时空》,拿到前面来写。因为这面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内在感知】与【外在感知】所感受到的【宇宙时空】是截然不同的,对此,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内在感知】,所以,这篇先写《【内在感知】的宇宙时空》。我们着重两个方面来介绍,一、西方哲学中的双重时空现象、二、甲骨文中的重叠时空现象、三、体验重叠时空

 

  一、西方哲学中的【双重时空】现象

  现代科学虽然把人类的感知能力局限在了【外在—语言性感知】象限中,但是,客观的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今天全面认识感知能力还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其中《宇宙大爆炸理论》、《平行时空理论》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这两个理论是说,我们所感觉到的这个宇宙时空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而且,在这次大爆炸的时候,不仅产生了我们这个宇宙时空,同时还产生了其他宇宙时空,其他的宇宙时空与我们所感觉到的这个宇宙时空是“平行”存在的,这里的“平行”概念,是借用了平行线的概念,意思是:就像是两根平行线永远都不会相交,平行宇宙时空也不会相交,各自独立存在。

  这两个理论的出现,让人能够很容易描述【双重时空】,对于【双重时空】的理解也会变得容易。这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人类的幸运!在西方哲学界,从他们的先贤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现代的康德、叔本华,他们都感知到过【双重时空】,并且,也有过十分详细的论述。

  毕达哥拉斯说他多次来到过这个世界,其中有一次还是作为鱼来到这个世界,他说的是一种轮回现象,在《西方怎么走上邪路的》中,我们简单的讨论过轮回现象,轮回现象只有在【双重时空】中才能实现,单一的宇宙时空中是没法实现轮回的。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对【双重时空】有了更为详细的描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的口描写的“山洞隐喻”,就是在当时条件下对【双重时空】的描述。

  苏格拉底在“山洞隐喻”中说,完整的世界包括了“山洞壁”与“山洞内外”两部分,“山洞壁”就是我们每个人能感觉到的现实世界,在山洞里的人,每个人的身体都被固定住了,看不到自己的身体,每个人的手上都举着一个木偶,而且,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排火炬,火炬发出的光把“木偶的阴影”投射到了“山洞壁”上,每个人转动手上的木偶,看着阴影在山洞壁上移动,就以为那阴影是自己了。其中,有个人到过山洞外,回来告诉山洞里的人,“山洞外”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结果,没人信他的。这是苏格拉底在当时条件下对【双重时空】隐喻式的描述,如果,他那时就知道《平行时空理论》,估计就不会这么说了。

  对于在【双重时空】中我们感觉不到的那部分时空的研究,西方哲学归为“形而上学”。“形”是现实时空,“形而上”就是同时存在的另一个时空,但是,这另一个时空在【外在感知】下是感知不到的,所以,形而上学都被视作非理性的、唯心的。

  康德把【双重时空】描述为“现象世界”与“物自体世界”,“现象世界”就是我们感觉器官能感觉到的宇宙时空,而“物自体世界”是我们感觉不到的,却又是“现象世界”之所以能够存在的本质所在,“现象世界”是“物自体世界”的显现。康德拥有非常了不起的【内在感知】,他几乎描述出了完整的宇宙时空模型,只是他用的“世界”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他用“现象时空”与“物自体时空”的概念来描述,也许现在的人们就把康德看作是理论物理学家了,而不是哲学家。

  叔本华的哲学世界也是一种双重结构的,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我们感觉到的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在我看来,康德更像个“科学家”,他很有可能在自己的【内在感知】中“看”到了完整的宇宙时空组成模型,并用了一种很“客观”的语言把这种模型描述了出来。而叔本华更像是一个“哲学家”,更希望用哲学方法把“物自体世界”在概念上分析清楚,结果“物自体”就成变成了“意志”。我相信,叔本华如果知道有《宇宙大爆炸》、《平行时空》理论,他的哲学理论也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西方哲学中的【双重时空】现象,其实在给我们揭示一个事实:在西方哲学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每个时代都有哲学家感知到过【双重时空】的结构,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同时存在于两个宇宙时空中的。但是,由于缺乏《宇宙大爆炸》、《平时宇宙》这样的理论,这些哲学家很难用当时的语言,让一般人理解【双重时空】的结构,即使在哲学家之间也不是谁都能理解的。说到底,语言是大家共同的约定。超出这种约定去描述一种“不是谁都能认识”的事物,对这种语言的理解就成了问题。

  大家一定会觉得非常惊奇,“我们存在的完整世界”不是一个【单一的宇宙时空】,而是同时存在于【两个宇宙时空】中的。当然,这两个宇宙时空用“平行”的关系是不对的。我们只是借用《平行宇宙》的理论让大家认识【双重时空】的结构。没有《宇宙大爆炸》、《平行时空》的理论,我们是不可能理解【双重时空】的。

  这个【双重时空】的结构并不是“平行”的关系,因为平行了,这两个宇宙时空之间就不会存在“关联”,但是,这个【双重时空】之间是有关联的。所以,这两个宇宙时空是交叉的,用“重叠”的概念来定义这两个宇宙时空之间的关系更为准确。也就是说:我们所存在的完整世界,是有两个宇宙时空【重叠】而成的。人在这个【重叠时空】中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中继续讲解,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叠时空】,对【双重时空】的认识并不是西方文明中才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同样也有,而且更为深入到了应用层面。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叠时空】

  中华传统文化的儒学、释学、道学以及中医药,假如,我们把他们都看成是某种理论,那么,这些理论的【假设前提】就是:完整的世界是由两个宇宙时空【重叠】而成的,人同时存在于这两个宇宙时空中。人的【内在感知】能感知到另一个宇宙时空的存在……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用实证科学无法解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因所在。实证科学是用【外在感知】对【单一宇宙时空】的认识,而中华传统文化是用【内在感知】对【重叠时空】的认识,所以,“实证科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是真正的“平行”不交叉的关系,你永远也不可能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答案。

  【重叠时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所以,他的出现远远早于老子、孔子出现的年代。我们在对甲骨文研究中发现,远在在甲骨文时代,中华祖先就对【重叠时空】就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并在甲骨文的造字中体现了出来。

  (题外话:)

  我们在讲甲骨文之前,先要给博友们提个醒:认识古代文明,特别是像甲骨文这样,年代比较久远的古代文明,我们必须先把《进化论》放一放,你如果放不下《进化论》的观点是很难理解远古文明的。因为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是由低级生物向高级生物进化而来的。按照这个进化模式,人类的文明只能是由低向高的发展,远古文明对世界的认识不可能超过今天的文明。就像幼儿园小朋友的认识不可能过小学生;小学生的认识不可能超过中学生;中学生的认识不可能超过大学生。但是,事实是,在远古文明中就存在着远超今天文明的认识,所以,请坚信《进化论》的博友先把《进化论》放一放。

  (言归正传:)

  甲骨文中的“天”字,就是【双重宇宙时空】的示意,更为准确地说是【重叠时空】的示意;

  

9ef1f9bc4725f901e4f1eb3c224a0210.gif

  这是个甲骨文“天”字。“天”字的上半部分是一个正方形的方框,这个方框不是“口”字,甲骨文“口”字左右两边都向上出头,看起来就像一个人的嘴角。这个“天”字上半部分的方框是“一个时空”的示意。“天”字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大”字。“大”字在甲骨文里不是我们今天“大”字的意思,在甲骨文里“大”字是一个人手脚向四周张开的正面造型,这个“大”字很明显是在表示:人存在的这个时空。

  把这两部分和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模型:【双重宇宙时空】,完整的世界是有两个时空同时组成的。而且,按照甲骨文的造字原理,“上、下结构”往往代表“上为主、下为从”的关系,上面的宇宙时空为主,下面人的宇宙时空为从,也就是说这两个时空之间是有关联性的,上面的时空决定着下面的时空,这种关系,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看作是一种【重叠】的关系,所以,甲骨文的“天”字就是一种【重叠时空】的象形

  因为上面的方框所表示的时空,并不是人头上的天空,而是另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时空,古人认为这个时空就是“道”的时空,所以,古人把“天”字上面的方框简化成了“一”,这个“一”是个短横,代表着那个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主导着“人能感觉到的现实时空”的另一个宇宙时空。在古汉字中,这个“一”字不管是竖着用还是横着用,都与“道”是同一个意思。这样,就与今天的“天”字看起来很像了。

  在甲骨文的造字中,同时兼顾到了重叠的两个时空,造出来的字中,既有这个时空的,也有对应另外时空的。比如:在人体的造字上,既造了这个宇宙时空中的人体,也造了另外那个宇宙时空中的人体。

  

a238c398ea07ec37565f5d9f1abe8237.gif

  这是个甲骨文的“人”字。我们现在用的“人”字,基本上就是从甲骨文的“人”字演变过来的。甲骨文的“人”字是一个人体的侧面象形。这个“人”字与我们今天汉字的“人”字在字义上是不同的,甲骨文的“人”字是指人在这个宇宙时空中的人体。

  我们说了甲骨文造字的时候,同时兼顾了两个时空的,既然造了表示这个时空中人体的字,一定也会造表示另外时空中人体的字。

  

0edaf1e1861ac6826630421d3d6b0038.gif

  这个甲骨文“身”字,就表示另外一个时空中的人体。甲骨文的“身”字是在那个“人”字内,又画了一个圆圈,圆圈里画了个小人。在人字的肚子部位加了一个圆圈,圆圈里还有一个小人,看起来很像是这个人怀孕了一样,所以,我们一直把“身”字解读为怀孕,所以,怀孕又被称为身孕。其实,这个“身”字是在表示另外那个宇宙时空中的人体。这个“身”字还有一种写法,就是在那个圆圈里的小人用一“点”来表示。

 

  我们现代汉语中,把人体又称为“身体”是很有道理,人是存在于【重叠时空】中的,既有“身”又有“体”,而且以“身”为主,所以“身”在前,“体”在后。,是为“身体”。

 

  甲骨文中,确实也有表示怀孕的字,那是在“女”字的腹部也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在里面同样也画了一个小人,这个字才是表示怀孕的意思。

  在甲骨文中,不少字里都有一些小“点”,这个“点”往往表示另外那个时空的存在。比如:言与音。

  

57e25463bf88b60a208e9902d8dfcea1.gif

  上边这两个字都是甲骨文的"言”字。这个"言"字与今天的"言"字在含义有些不同,它并不是表示语言,而是表示从嘴里发生的声响,所以,甲骨文的“言”字表示的是声响的意思。

  今天我们一般人都把“声”与“音”当作是一回事,声、音是不分的。只有少数一些音乐专业人员才能分辨得出“声"与“音”之间的区别,知道在“声”的背后还存在着“音”,但是,具体“音”与“声”是个什么关系,也讲不清楚。但是,甲骨文时代,我们的古人却能把“声”与“音”分得清清楚楚。下面这个是甲骨文“音”字,它的造型就是在“言”字里加了一些小点,表示“音”存在于另外一个时空中。

  

a080cbb64082f42353e20ae378795c16.gif

  “声响”是人的听觉器官能感受到的一种空气震动,所以,“声”是人的感觉。而“音”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到的,因为“音”不是人的感觉,而是人的【内在感知】对“声”进行感知后的结果。“声”与“音”同时存在,却需要两种不同的感知方法进行感知。

  在音乐教学中,经常会听见指导老师对学生说:你这个音不对,那个节奏不对。而学生却又很迷惑,自己明明是按照谱子弹奏的,又没有弹错,怎么就音不对,节奏不对了。这就是学生是在用【外在感知】感觉“声”,而老师是在用【内在感知】感知“音”造成的差别。

  甲骨文的“中”字,也同时为两个不同宇宙时空造了字。

  

a784e0075407e2fc7816a4261f2a63a1.gif

  个“中”字的意思就是两种势力相交的地方。比如,两支军队相交的地方既为中,两个部落相交的地方既为中。

  右边这个甲骨文“中”字,比左边那个“中”字的中间多了几个小点,表示的是这个宇宙时空与另一个宇宙时空相交的地方。汉语中“中”字有“入内”的含义,“内”就是另外一个宇宙时空的意思。我们平时说的“忠心”的“忠”字,上面的“中”字就是“入内”的意思,“忠”字的本意是向内用心的意思。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到网上去了解一下甲骨文,可以看到有不少带有这样小点的字,基本上都是表示另外一个时空的存在。

  【重叠时空】不仅仅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认识,而且,中国传统文化还把这种认识提升到了应用的高度。中国古代,在政治上提出的“天人感应”、“无为之治”、“王道德政”,意思就是王者在治理社会的时候,不能从现实时空中着手,不能按照王者自己的意愿、想象来治理,而是要去感知另外时空中的规律,并按那个规律来治理国家。而要做到这点,王者就必须提升自身的修养,也就是开发自己的【内在感知】能力去感知那种规律。

  这种把【重叠时空】原理加以应用的,在医学层面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医认为肉体上出现的任何病状,都是因为在另外一个时空“身”上出现了问题,所以,中医的治疗对象并不是这个时空中的"肉体",而是另外那个时空中的“身”。而且他的治疗手段也是直接针对另外那个时空中的“身”,中医的经络、穴位在解剖学上永远也找不到的,有些人一定要在肉体上找经络、穴位,只能是白费功夫。因为它们都不存在于这个时空,而是存在于另外那个时空。只是这两个时空存在着【关联】,所以,可以从“这个时空的肉体”去治疗“那个时空身上的病”,治疗了“那个时空身上的病”又可以消除“这个时空肉体上的病症”。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神奇?

  现代人类在西方文明的“训练”下,感知能力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萎缩,除非是天赋的原因,一般人已经很少能用【内在感知】去认识世界,都在用【外在感知】认识世界,所以,现代人是很难理解【重叠时空】的,人怎么可能同时存在于两个宇宙时空呢?

  但是,我们要感谢今天这个时代,今天已经有了可以帮助我们体验【重叠时空】的手段,请看下文:用“虚拟现实游戏”体验【双重时空】

 

  三、用“虚拟现实游戏”体验【重叠时空】

  在今天这个时代,“生为一个中国人”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因为只有出生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才有可能看到伟大的甲骨文。也许大家对于甲骨文的伟大不太理解,并不是因为他的年代早,而是因为他所包含的智慧足以让今天的人们仰视、膜拜。没有甲骨文,后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就存在着大量的误解。

 

  我们从甲骨文的【诞生】到【出土】之间,画一根时间轴。被我们看做“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灿烂的诸子百家学说”就处在这根时间轴上。看着这根时间轴上的那个灿烂年代,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文字,在历史长河中并不是一直保持其原来含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字不断在被赋予新的含义,历史越是悠久被赋予的新含义越是多。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流传至今的诸子百家典籍,其文字的含义,是更偏向于甲骨文的含义?还是更偏向于今天的含义?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很明确的,一定是偏向于甲骨文的含义,不可能偏向于今天的含义。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就拿儒学的【大学】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学】基本上是朱熹、王阳明、张居正这些儒学大家的解读,但是,他们没有我们幸运,他们那个时代甲骨文还没有出土,所以,他们是站在当时的文字含义的基础上对【大学】进行的解读。换言之,他们的解读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很大的偏差。往往同一个字都出现不同的解读,比如:亲民的“亲”,朱熹认为当作“新”来解读,王阳明认为当作“亲”来解读,实际上不管是"新"还是"亲"都不是偏向甲骨文的含义,而是他们当时对“新"、"亲"的含义的理解。

  虽然甲骨文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出生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人都能看到,但是,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这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解读甲骨文,所以,身为“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是一种极大的幸运。而且今天这个时代是个受到上天眷顾的时代,不仅甲骨文重见天日,而且,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有了本质性的突破。一些看似与常识相背的科学被发现了。量子力学、相对论、宇宙大爆炸、平行时空,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发现与理论已经成为了我们新的“常识”。对我们来说最为关键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游戏”也出现了。所以说,不是朱熹、王阳明不够聪明,实在是他们没有我们幸运,我们非常幸运的出生在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最近,索尼公司最新的电子游戏机PS4,还有微软公司最新的电子游戏机Xbox One已经上市了,这两款电子游戏机都可以玩【虚拟现实】的电子游戏。大家在玩着最新的PS4或者Xbox One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越来越成熟的【虚拟现实游戏】能够帮助我们体验到神奇的【重叠时空】。

 

  什么是重叠时空?

  我们先来讲解一下什么是【重叠时空】,在讲【重叠时空】之前,我们先要帮助大家界定四个基本概念:

  第一、【重叠时空】是有两个宇宙时空组成的。单一宇宙时空不可能形成【重叠时空】,就好比一根直线在一个平面上是不可能有交叉点的,必要要有两根直线,才有可能在一个平面上产生交叉点,所以,同样道理,【重叠时空】是有两个宇宙时空组成的,是个【双重时空】的结构。

  第二、这两个宇宙时空是一种【重叠】关系,就好比在一个平面内“两根不平行的直线”会交叉一样。这种【重叠】关系是全部重叠?还是部分重叠?这个还有待于后续的研究,就目前来看,最起码是部分【重叠】的。因为,只有【重叠】的关系,这两个宇宙时空之间才有可能发生关联。否则,两个“平行时空”相互之间没有【重叠】部分,是永远都不可能搭界的,也就不可能发生关联。

  第三、这两个【重叠】的宇宙时空中,一个宇宙时空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觉到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感觉到的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也就是康德哲学中的“现象世界”,为了便于我们后面的描述,我们把这个宇宙时空称之为【B时空】

  4、另一个与【B时空】重叠的宇宙时空,是人的感觉器官感觉不到的,这个只有用【内在感知】才能感知到的宇宙时空,就是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世界”,为了便于我们后面的描述,我们把这个宇宙时空称之为【A时空】

  有了这四个基本概念我们就可以来解释【重叠时空】了。

  就拿人来说,“真正的人”存在于【A时空】中。但是,在【A时空】中的“人”感觉不到任何来自【A时空】的感觉,只能感受到来自【B时空】的感觉。这句话可能比较绕,大家仔细体会一下:你在一个时空中,而你看到的、听到的、问到的、尝到的、触到的所有感觉都来自另外一个时空。这个情景已经超越了我们已有经验,所以,需要大家仔细体会一下。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山洞隐喻”里讲的就是这样一种【重重时空】的关系。山洞隐喻中“山洞内的空间与山洞外的世界”代表【A时空】,“山洞壁”代表【B时空】。“山洞内的人”是真正的人,但是,这个人的身体、头都不能动,所以,这个人在山洞隐喻中被设定成了“感觉不到真正的自己”的人。这个人的身后有火炬,TA手上举着一个木偶,通过转动木偶,能看到木偶在“山洞壁”上的投影。也就是说,这个在"山洞内的人"只能看(代表着所有的感觉)到“山洞壁”上的投影,于是,这个人就把在“山洞壁”上的投影当作了自己。这个隐喻的内在意思就是:在【A时空】中的人,只能感受到来自【B时空】的感觉,于是就把在【B时空】感觉到的“自己”当作真正的自己了。

  这种【重叠时空】的关系,在佛教中用了另外一种“生活体验”来描述,这种“生活体验”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体验到过,那就是【梦】。

  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在现实世界的时空(A时空)中。梦境其实是另外一个时空(B时空)。我们在做梦(不包括半梦半醒)的时候,所有的感觉都是在梦境(B时空)中的,是感受不到现实时空(A时空)的。所以,在梦中总是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时我们会有做恶梦的体验,在梦中被吓得不行,重新恢复对现实时空(A时空)的感觉后,梦就醒了。还有的恶梦是想醒都醒不过来的,甚至觉得身体都动不了,这个时候,只要动动脚趾头,重新恢复对现实时空(A时空)的感觉就能醒来。【梦的模式】就是一种【重叠时空】的体验,人在【A时空】,但是所有的感觉都来自于【B时空】。佛教用【梦】来引导信徒对【重叠时空】的体验。

  柏拉图费劲心思想出的这个“山洞隐喻”,他自己一定觉得讲的非常清晰、通俗易懂了,但是,真正听懂的、理解的人依然寥寥无几,如果柏拉图穿越时空来到现在,去逛一圈苏宁商场,他一定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有了【虚拟现实电子游戏】,他不用再费口舌,大家就能轻而易举的体验到【双重时空】。同样,老和尚们再也不用给信徒们讲什么梦了,只让信徒们玩一把【虚拟现实电子游戏】就可以了。

  博主写到这里突然脑洞大开,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很好玩的影像,以后庙里会不会专门开辟一个地方,让大家玩【虚拟现实电子游戏】呢?那可是太好玩了!

  下面我们来讲“虚拟现实”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虚拟现实】

  最早的角色扮演类电子游戏,为了让玩家在玩的时候能够体验到游戏中的场景,把画面都做得很漂亮、很逼真。拿我玩过的PS2来说吧,它除了画面做的非常漂亮逼真以外,还在它的游戏操控手柄上还带了一定的震动效果,比如,在《三国真无双》游戏中,我操控的关公,在大战吕布的时候,手柄上就会传来一阵阵的震动,配上那个逼真的画面与音效,让我有点好像身临其境的感觉。

  当然,PS2还是比较初级的【虚拟现实】,随着【虚拟现实】游戏技术的不断发展,游戏玩家在电子游戏中可以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与现实世界中一模一样的感觉。

  在视觉上,游戏的场景、人物造型以及动作,完全可是制作得和现实世界一模一样。但是,这还不够,“游戏机的屏幕”被更先进的“3D视频眼镜”替代了,带上3D视频眼镜以后,你就看不到现实世界的情景了,你所有的视觉全部都被游戏中的3D画面替代了。

  在听觉上,游戏里的声音完全可以制作成与现实世界一模一样的立体声,同样,这也还不够,“游戏机的音响喇叭”被更先进的“高保真的立体声耳机”替代了,把这耳机带上,耳朵就听不到现实世界里的声音了,你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来自游戏中的仿真声音。

  

  

4aabc470d0a0b57484cdeaa5b9cbea43.gif

  现在的【虚拟现实】电子游戏基本上可以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完全虚拟现实”。戴上“3D视频眼镜”与“高保真立体声耳机”玩一会电子游戏,你一定会产生很强烈的“以为自己就是游戏中的角色”的错觉。我甚至觉得,这样的游戏玩久了,都会让游戏玩家产生游戏化的双重人格,一个是现实世界里的“你的人格”,还有一个是在游戏里的“角色的人格”。

  我们是否可以继续想象一下,随着【虚拟现实】的技术不断的发展,我们的嗅觉、味觉以及触觉都和视觉、听觉一样,完全实现【虚拟现实】的体验!也就是一种【全感觉】的虚拟现实。

  如果做到这一步,我们再想象一下,是不是会变成这样:玩【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玩家完全感觉不到“自己身体所在的现实世界时空”,玩家的所有感觉——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到的,全部都来自于游戏场景。假如,还有那么一种药物,可以让玩家已有记忆暂时消失。玩家在玩【虚拟现实电子游戏】前服下这种药物,之后再玩【虚拟现实电子游戏】,那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

  游戏玩家就会彻底忘记自己,把游戏中的场景当作现实世界,把游戏中的角色当作是自己!大家体会一下,是不是这种感觉?

  

  按照今天科技发展的速度,实现这种【全感觉虚拟现实】并不是一件太遥远的事情。这种技术应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它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技能学习模式。将来一个人想要学什么技能,完全没有必要到现实世界中去学,只需要在【虚拟现实的电子游戏】中去学,完全可以达到在现实世界中学习一样的效果。如果你想学一样乐器,你到现实世界里去学就太麻烦了,要找好的老师,要买好的乐器,这些都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有机遇,名师愿意教你。将来就不必这么麻烦了,你只要买一个【全感觉虚拟现实】的电子游戏,就可以学习了。你如果想学一种什么技能,也不用到处拜访名师,买一款这样的电子游戏,在家里就可以学了……

  这种玩【全感觉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体验就是【重叠时空】的体验。游戏玩家的身体在现实时空(A时空)中,而TA的所有感觉都来自于游戏(B时空),在游戏中玩家体验到的也是一个完整时空。在这样的游戏中,如果把游戏玩家原有的记忆再阻断一下,那玩家就彻底迷失在游戏中了,不把TA的眼镜、耳机拿下,TA根本就不会知道有现实世界的存在。

  虽然现在的【虚拟现实电子游戏】还没有发展到【全感觉虚拟现实】那一步,不过,以现在【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先进程度,我们只要借助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我们已经可以想象到未来【全感觉虚拟现实】的体验。

  看到这里,大家可以静下来体验一下这种【重叠时空】的感觉,其实就是我们人在现实世界中的感觉,我们真正的人并不是在我们感觉到的现实世界(B时空)中,而是在另外一个时空(A时空)中,只是我们的感觉,感觉不到A时空,而所有的感觉又都来自于B时空,结果,我们就以为是在B时空中了。

  我建议大家都去玩玩PS4或者XBOX的游戏,不要用电视机的屏幕、喇叭,换上“3D视频眼镜”以及“高保真立体声耳机”,感受一下那种【虚拟现实】的体验,在借助一下你的想象力,那就是【重叠时空】的感受。当然,你如果对自己的想象力够自信,就不用去花那个钱,直接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也能感觉到。

 

  四、【内在感知】与【重叠时空】

  从柏拉图《理想国》的“山洞隐喻”,到佛教的“梦境体验”,再到“虚拟现实电子游戏”,其实,都在引导大家感受【重叠时空】的体验。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假如【重叠时空】确实存在,有没有可能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来证明【重叠时空】的存在呢?这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正常、很正确的想法。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实证科学”是否能够证明【重叠时空】的存在。借用物理学来了解一下“实证科学”的实证过程:

  一个物理学家对于某个方面的物理问题进行研究,这个研究的实质就是物理学家的感知过程,在感知过程中,这个物理学家会有所发现,TA把这种发现用文字描述出来,这种文字描述只要在逻辑上说得通就可以,然后还要用数学公式把发现表示出来。做这工作的是【理论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把TA的发现以及数学公式写成论文发表出去,TA的工作就结束了。

  但是,这个时候,这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发现仅仅是一种“科学假说”,还需要进行试验的验证,只有经过试验的验证,这种“科学假说”才能成为“科学理论”。于是,就有【试验物理学家】对这个“科学假说”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物理学家】设计出试验方案对这个“科学假说”进行试验。在试验中,【试验物理学家】如果能够从自己的感官上看、听、闻、尝、触到这个“科学假说”所阐述的结果,而且,别人用相同的试验方法也能感觉到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科学假说”就得到了验证成为“科学理论”。之后,【应用物理学家】就可以拿这个“科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根据这个“科学理论”造一样什么东西出来。

  从【实证科学】的证明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实证科学”的模式:“实证科学”的核心不是理论物理学家的【发现】,而是在试验物理学家的【验证】,也就是说,不管理论物理学家用什么样的感知能力去感知,TA所感知出来的结果,都必须得到试验物理学家“感觉”上的验证——试验就是一种感觉的验证。

  我们是否发现“实证科学”的模式本身存在着局限的,或者说缺陷的。

  第一、人的【感知】是高于【感觉】的认知能力,但是,感知出来的结果却需要用感觉来验证,这就好比教授的认识,需要得到小学生认可。

  第二,每个人的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个人能感知到的,另外一个人未必能感知到,如果,这个人在感知的时候,就知道感知的结果必须要用感觉去验证,这本身就会限制这个人的感知,换个角度来看“实证科学”本身就不太科学,它在限制着科学家的感知能力的本身以及感知的范围。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也曾经遇到类似的情况,当人类认识世界的视线超越出原来视界的时候,会发现原来认为是常识的方法都不对了。在相对论、量子论没有出现之前,牛顿的经典理论就是人类解释这个世界的唯一理论。但是,当人类认识世界的尺度放到大到以“光年”来计算距离的宇宙时空的时候;缩小到连显微镜都无法看到的粒子的时候,牛顿的经典物理理论就不管用了。当时的科学们也是费了好大的周折,怎么也想不通,后来脑洞大开明白了,不是牛顿错了,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视线已经跳出了原来的视界,牛顿被苹果砸出的理论已经【不适用】了。大到光年尺度的宇宙时空,就需要用相对论来认识。而小到粒子的时候,就需要用量子论来认识。

  同样道理,当我们认为世界存在于【单一时空】的时候,【实证科学】是有效认识【单一时空】的方法。但是,当我们认识世界的视线跳出【单一时空】的视界,进入到【重叠时空】的时候,【实证科学】同样也已经不适用了。

  运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根本没法验证【重叠时空】的存在。这个我们从【重叠时空中的人】的定义就可以认识到。人处在【重叠时空】中,人的所有感觉都来自于【B时空】,人是感觉不到【A时空】的。现在,需要人在【B时空】中去感觉【A时空】。也就是说,你要在【B时空】中,去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A时空】,这怎么可能做到呢?而且,还要有一种方法让所有的人都能感觉到。将来也许会有一种什么新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但是,这在现在来看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由此就否定【重叠时空】的存在,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不是【重叠时空】的问题,而是【实证科学】本身局限的问题。相信我们只要开始认识到【重叠时空】的存在,科学本身也会发展,【实证科学】并不是人类科学的全部,只是人类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科学会翻过【实证科学】这一页,人类会找到认识【重叠时空】的方法。

  但是,目前就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人类要认识【重叠时空】,唯有依靠【内在感知】的能力,人不可能从自己的感觉器官上感觉到与现实时空重叠的另外一个时空,但是,人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内在感知】,感知到另外一个时空的存在。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被局限在四分之一象限中的感知能力解放出来,恢复到全象限的完整感知能力,那样我们就能感知到【重叠时空】的世界。

 

  敬请关注后续:【如何获得“内在感知能力”】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