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千里马与伯乐

  为什么中国医药学伟大呢?我不是中医,不懂中医理论,只能从侧面讲讲自己的认知。

  人类已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了。咱们中华民族也有5000年文明史了。据说,全世界只有咱中华民族从没有灭绝过,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至今,并且人口14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肯定发生过许多次瘟疫。咱们的祖先也肯定用积累的经验与教训跟瘟疫作过不屈不挠地斗争,同时在长期地斗争中逐渐地形成了中医中药学。中医中药学哺育了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的昌盛作出了天大的贡献。特别提醒的是西医才传入中国不到200年吧?假如没有形成中医中药学的话,那么,在漫长的历史上中华民族不灭绝也真难说,至少也不可能人口众多。难道不是吗?

  在5000年的文明史上,产生了中国医药学的始祖:岐伯和黄帝;产生了医术高明卓越的秦越人(号称神医扁鹊);产生了中国外科鼻祖神医华佗;产生了药王孙思邈;产生了药圣张仲景、李时珍。与时俱进产生了著名的中国古代十大不朽的医学药学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脉经》《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洗冤集录》《本草纲目》。这十大名著中的理论与实践有很多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至今仍旧焕发异彩,并用多国文字传播国外如日本、韩国、英国、法国……

  其中,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还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在西医是不可想像的。”(引自《百度百科》)

  西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已经成为“中、朝、日之教学均规定为教授学生的必修课。国外早已有本书英译本,对国外针灸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引自《百度百科》)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在国内外影响极大。

  宋朝法医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00多年。《洗冤集录》“从清代开始,也传到海外,有英、法、荷、德、朝鲜、日本、俄文等多种文字,成为审判官们必读的法学经典著作,被公认为世界法学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引自《百度百科》)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世界上有日、韩、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东方药学巨典”。

  (引自《百度百科》)

  有了上述这些医药学成就,中国医药学还不伟大吗?

  咱们毛主席是世界公认的顶级辩证法大师。他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中华5000年文明进行了透彻的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他敏锐地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

  毛主席把“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作为新中国医疗卫生工作的三大原则。并且作了“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的题词。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毛主席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全国闻风而动。记得解放军医院派出医生下乡给农民治病,同时为各生产大队的合作医疗所培训“赤脚医生”。他们提倡“一针一草”治病。“一针”指用银针进行针灸治疗,“一草”指用中草药治疗。派来我们公社的不知是哪个部队的医疗队。只记得医疗队驻在美岭大队尚美小学。许多人去让军医诊治。大多是针灸、推拿、拔火罐,中药、草药。群众反映效果好。

  那个火红的年代,中医药学得到了大普及。

  全国成长起来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中草药医生。他们在广阔的农村大显身手。

  我邻居有一位伯伯,人们叫他亚九叔。他擅长用草药治痈疽疮毒诸症,闻名乡里。他在屋外开劈了一个种草药的园地。我小学高年级时期,经常看见患者来找他看病。他常常带着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到野外采药。告诉他们用青草捣汁或者熬汤喝,草药渣敷在患处。他还动手制作了多样成药。经过治疗的患者几乎都痊愈了。

  有的患者去医院看西医,打针吃药不见明显的效果,经人介绍来找他,药到病除。记得他用“一见喜”治白喉症,是捣烂喝汁,不是熬汤喝,效果很好。有人得了带状泡疹,到医院挂瓶好几天还没好,于是来找他。他只用很简单的方法就治好了。什么方法什么药呢?到山上采下松果在粗糙的陶瓷上磨汁(记不得是否滴上醋一起磨),然后用汁反复涂患处。

  亚九伯伯上世纪80年代去世了。可惜他的医术没有传下来!可惜当年我没有向他学习医术!

  在那火红的时代里,挖掘出许多民间的祖传验方,偏方、秘方都很有效。

  例如严重的中暑,西医不好处理。民间流传用黑羽毛的母鸡煮汤,让患者赤身裸体趟在地上,用布巾在鸡汤里浸湿透,再用力擦洗全身,然后,用整个煮熟的剥掉硬壳的鸡蛋在全身擦,会擦出许多黑毛刺。这样子,昏迷状态的患者就苏醒了,逐渐地痊愈了。

  ……

  不幸的是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了。很快的毛主席生前高度重视的中国医药学也被错误了,淡出医药学界。直到2003年“非典”时期,国务院副总理“铁娘子”吴仪慧眼识珠,批示中医药迅速介入。中国医药学才有了生机,并且硕果累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非典”时期,做到“零感染、零死亡、零转院”,也是因为中医及时介入治疗的结果。

  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学发挥了特殊作用,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尤其是河南、宁夏、甘肃、广东等省高度重视,及时早期介入中医治疗。

  这次,也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了,强调医疗中必须有中医参加。

  今天,看了新浪微博转自北青报的新闻:北京卫健委发布新闻,对于新冠肺炎,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2%。《长江日报》报道:国家专家指导组成员、北京中医医院院长、江夏方舱医院院长刘清泉说,在这次疫情中,中西医都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轻不转重,既病防变,这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优势”。刘清泉表示,5省的中医医护人员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医院运作体系,在统一的治疗方法、方案、用药基础上,还各自将自己的优势拿出来。“突然的疫情爆发不仅使患者出现呼吸道、肺部疾病,心理上也会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我们除了中药治疗外,运用耗氧量很低的八段锦、太极拳,让他们的心情平静下来,通过耳穴治疗、经络拍打、温灸等中医疗法,缓解病人的胃肠道、呼吸道症状,让他们得到治愈。《现代快报》报道:江夏方舱医院,目前中医治疗取得可喜效果,23名患者已经康复,将于26日上午出院。

  我们拭目以待,中医药学肯定会在这次全国大战疫中更加灿烂辉煌!

  综上所述,印证了毛主席无与伦比的智慧。他老人家60年前就明确指出中国医药学是“宝库”,并且是“伟大的宝库”。世界上谁还有如此的认知呢?历史反复证明:人们必须虚心地老老实实地向毛主席学习!

  希望国家总结经验教训,把中医药学提高到重要位置上,推进中西医有机地结合。落实毛主席制定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原则:“面向工农兵,以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并且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结论:中国医药学是千里马,咱们的毛主席是世界顶级的伯乐。
 

  作者:火山

  2020年2月26日夜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查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