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的光辉
毛主席一生出国两次,第一次访苏是1949年12月6日。首次到访,主席把国民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修改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前约:中国同意外蒙独立;同意苏联拥有旅顺、大连的驻军权、使用权;同意苏联拥有中长铁路经营管理权。
后约:苏方从旅顺口撤回驻军,将中长路一切权利及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政府。苏方保证将大连的行政管理权完全交予中国政府……
两约有别。蒋介石送给苏联的四大特权,毛主席拿回来三个。在苏方干预下,只外蒙被保留下来。作为交换,苏承诺援我50个工业项目,贷款3亿美元,利率1%。这在苏联,史无前例。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促进了中苏之间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安全保障,标志着中苏正式结成同盟关系,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离世,赫鲁晓夫上位。苏共二十大,赫氏作“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从批评、崇拜,演变成对斯大林全面否定始,进而实现社会主义解体、资本主义复辟。
1957年11月2日,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社会主义阵营一干弟兄在苏联召开此次会议,针对美国的核威胁展开讨论。各国代表纷纷发表意见,无一例外,全是“尽力避免冲突”发声:美国的核恫吓,令社会主义阵营手忙脚乱,直到毛主席发言。
这是毛主席受邀第二次访苏,恰是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的第二年。主席背负历史使命,单刀赴会,旨在消除“秘密报告”的恶劣影响,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用心良苦!
主席在会议上指出:“他们可能会把原子弹、氢弹到处摔。他们摔我们也摔,问题要放在最坏的位置考虑。中国现在还没有建设好,我们希望和平。但要是帝国主义铁下心来发动战争,我们也只能横下一条心,打了仗再建设。”
毛泽东的这番话令全场震惊,赫鲁晓夫也不例外。此话传到白宫,艾森豪威尔长叹:“原子弹最大的威力不是飞出去之后,而是在发射架上。看来毛泽东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威胁、恐吓对他都没用!”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在世界政坛上出现,拨云见日,太阳展现了无比的光辉!中国的毛泽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