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打雷劈
近年来,随着样板戏重返舞台并在互联网各大平台广为传唱,有人在网上对样板戏进行大肆攻击,说样板戏是文革时期的产物,是文化怪胎,是旗手攫取最高权力的政治工具,还说那十年除了八个样板戏,其他所有剧种和剧目都不能演出,甚至说那十年除了八个样板戏,根本就没有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总之,信口雌黄,一派胡言。
样板戏真的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吗?真的是文化怪胎吗?真的是旗手攫取最高权力的政治工具吗?文革时期真的只有八个样板戏吗?其他剧种和剧目真的不能演出吗?真的没有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吗?
事实上,样板戏原本并不叫样板戏,而叫革命现代戏。革命现代戏也并不是文革时期才出现的。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为贯彻落实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专门成立了戏曲改进局,对传统剧目进行改革。
1964年6月5日,文化部在北京举行全国戏曲观摩大会,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29个剧团演出了《红灯记》、《红色娘子军》、《芦荡火种》、《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草原英雄小姐妹》、《革命自有后来人》等37个剧目。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是京剧艺术的一场革命,它在我国戏剧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个大革命,把京剧推向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崭新阶段。这次观摩演出的胜利,也是我国文学艺术战线社会主义文学革命的伟大成果,它必将促进我国文学艺术的革命化,把文艺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革命现代戏由此得名。
在此前后,时任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电影处处长,文化部电影事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李进同志站在革命的角度,凭借自己戏剧方面的天赋,对一些剧目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并亲自悉心指导,使剧种剧目精益求精、焕然一新。正因为她在文艺改革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被工作在文艺战线的同志们誉为"领导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旗手"。
从文化部举行的全国戏曲观摩大会的年份和《人民日报》社论不难看出,革命现代戏并非文革时期的产物,亦非什么旗手攫取最高权力的政治工具,更非什么文化怪胎,而是文化部把京剧推向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场革命,是我国文学艺术战线社会主义文学革命的伟大成果。全国各大京剧院团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已经开始创排,1964年观摩大会后,正式向全国推出。
1967年5月1日,北京举行革命现代戏会演,其中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8个剧目脱颖而出,被《人民日报》在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中称为“革命样板戏”,“样板戏”由此得名。
此后,被树为革命文艺优秀样板的还有现代京剧《龙江颂》、《平原作战》、《杜鹃山》、《磐石湾》、《红云岗》、《审椅子》、《战海浪》、《草原兄妹》和现代舞剧《沂蒙颂》、《津江渡》、《草原儿女》及现代音乐剧《黄河》、《草原小姐妹》等。
就是说,文革时期在全国上演的,即便是被树为革命样板戏的也不止八部,其他剧种剧目更是多达600多部。因此,文革时期只有八个样板戏、其他剧种剧目不准演出的谎话极其荒谬。
长影厂、北影厂、上影厂(包括海燕、天马、江南)、上海美影厂、八一厂、新影厂、青影厂、珠影厂、西影厂、峨影厂等是从那个年代的过来人都耳熟能详的电影制片厂。电影送到生产队、带着板凳去看露天电影,也是那时几代的美好记忆。
仅1976年,全国各大电影制片厂就推出了《雁鸣湖畔》、《长空雄鹰》、《半边天》、《锁龙湖》、《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沸腾的群山》、《牛角石》、《宝莲灯》、《青春似火》、《山花》、《反击》、《百花争艳》、《海上明珠》、《征途》、《江水滔滔》、《欢腾的小凉河》、《难忘的战斗》、《新风歌》、《年青的一代》、《阿夏河的秘密》、《磐石湾》、《鲁迅战斗的一生》、《长在屋里的竹笋》、《金色的大雁》、《大橹的故事》等四十多部电影,文革十年创作出的电影和文学作品多达2100多部。所以,文革时期除了八个样板戏根本没有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的谎言更是别有用心。
睁眼说瞎话,是要遭天谴的。
革命现代戏是新中国文艺革命的丰硕成果,她把千百年来霸占文学艺术作品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赶下了舞台,让工农兵的形象在舞台和银幕上大放光彩。其中,八个样板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对社会上否定革命样板戏的言论,革命样板戏《杜鹃山》主演杨春霞老师表示:如果连样板戏都遭到否定,那么又如何能够客观地评估前三十年呢?
革命现代戏,尤其是八部样板戏,无论是艺术高度,还是思想高度,都是人民群众公认的、至今无人超越的文艺巅峰。否定样板戏的人,其实无关样板戏本身,他们之所以否定样板戏,实质上是要否定人民领袖毛主席,否定工农兵当家做主的时代,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们不是资产阶级代言人,就是站在工农兵对立面的反动派。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