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时间名称的源流
时间,是人类在生活中,从对昼夜、寒暑的规律性循环的体验中产生并逐渐扩展的抽象定位意识,它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完善,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现在,我们常用的时间名称有:纪年,世纪,年,季,月,节气,旬,星期,日,小时,一刻钟,分钟,秒钟。
纪年
用于记录自身经历的年数、标定自身所处时间的位置,是一种体现华夏先人历史意识的时间观念。《左传·襄公三十年》中就有“臣小人也,不知纪年”。
我国古代先后使用过君主在位年数纪年、岁星纪年、太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它们或是依君王的去位而变更,或是有规律地周而复始。道教则使用连续性纪年法,以轩辕黄帝即位的那一年为道历元年,持续纪年至今。
道教纪年法是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时正式使用的,后来的佛教纪年与耶教纪年(即现在所谓的“公元”)是对道教纪年法的模仿。
世纪
现在所用的“世纪”(一百年)概念,目前为止似未见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类似用法,但“世纪”一词古已有之,比如晋代皇甫谧著有《帝王世纪》一书,记录帝王的世系。
“世”与“纪”两字,单独来讲都曾有若干年的含义:“世”的甲骨文和金文本义是三十,后引申为三十年;“纪”,古代曾以十二年为一“纪”,还曾把一千五百年称为一纪,历法中则曾有十九年为章、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即一千五百二十年为一纪)的说法。不排除现在“世纪”的“一百年”含义由此发展而来。
年
在甲骨文中,“年”字像一个人顶负着谷物,表示禾谷丰熟之意。《说文解字》释道:“年,谷熟也。”后来借指禾谷成熟的一个周期的时间单位,最终演变成为与现在所说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长度相等的时间单位。
我国古代与“年”含义相同的词还有“载”、“岁”、“祀”。载、岁、年三称一直使用至今,其中“年“成为后世纪年的主要用词。
季
我国古代根据寒暑变化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目前发现的甲骨文中有“春”、“秋”、“冬”字。《淮南子·主术训》:“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夏、秋、冬四个时间段,称为四时。《文子·精诚》:“昔黄帝之治天下,……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后为避免与“时辰”的“时”混淆,借用指代季节末期的“季春、季夏、季秋、季冬”之“季”替代“时”,“四时”就变为“四季”。
现在中文以外语言中表示“季节”和“春夏秋冬”的词汇,实际上都是对译中文而成的。
月
月球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月相从亏(朔)到盈(望)再到亏(朔)的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被华夏先人称为月,又称朔望月。我国古代根据一年中大致有十二次月相盈亏变化,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可以说,“月”这个时间概念,只是在对月相周期性盈亏变化的关注下才产生的。
我国古代纪月,先后有数字纪月法、干支纪月法、音律纪月法、三分四季纪月法等,普遍使用的是数字纪月和干支纪月。
节气
我国古代将一周天等分为十二次,每次二气,其中一气处于次的始点,犹如竹节之位,称为“节气”,另一气处于次的中点,称为“中气”。《后汉书.律历志》:“中之始曰节,与中为二十四气。”现在统称为节气。汉代前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已经系统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
节气将一年的时间等分为二十四份,每一份日数约十五日,这样就给一年的时间设置了二十四个时间点位。
现在中文以外语言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称呼,都是为了对应汉语名称而制造出来的。
旬
华夏上古时代有“天有十日”的说法。《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又《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这是说,古代有十个太阳,依次轮流出没,每个太阳当值一天,十天轮流一遍。
天上有十个太阳的认识,可能是华夏先人将十位数的数字概念与太阳反复升起、落下的现象结合起来而产生的。创制十干之后,古人用十干作为十个太阳的名称,这就是甲日、乙日、丙日、丁日、戊日、己日、庚日、辛日、壬日、癸日。天上的十日(十个太阳)形成地上昼夜晦明变化的十日(十个昼夜),用十干记天上十日也就等于记地上十日,十干也就成为记地上十日序数的符号。十干纪日,十日成为一个时间单位,就叫做旬。
甲骨文的“旬”字从“6”上加一指事符号“\”,是个指事字:“6”象回环形,“\”表示此字以限于回环一周为义。《说文》:“旬,遍也。”“旬”字本义,就是十干纪日由甲日至癸日循环一周。
星期
华夏古代有“星期”一词,指夏历七月七日,比如王勃《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
殷周时期有以月相将一个月四分的纪时方法,大致是:初吉,新月始见至半圆,初一日至初七八日;既生霸,月亮半圆至满圆 ,初八九日至十四五日;既望,月亮满圆至半圆,十五六日至二十二三日;既死霸,月亮半圆至月末,二十三日至月末。如此,就将一个朔望月大致分为七天或八天的四段。这是最早的以七日(或八日)为周期定时段的做法。
后来,我国古代历法产生了二十八宿轮流值日纪日法,以一宿值一日,按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的顺序,每方七宿各值七日,周而复始。这是明确地用七日划分时段的做法。
目前为止似未见我国典籍中有以七日为一周期循环纪时的“星期”记载。“星期”的时间概念,显然是近代根据二十八宿每方值七日的做法改造而来的。
日
太阳周而复始的东升西落与由此而形成的人们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使华夏先人逐渐产生把太阳(日)的出没一次作为一个时间单位的概念,就是“日”。《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华夏古代常用的纪日方法有数字纪日法和干支纪日法。
小时
华夏先人把一日划分为若干时段,形成时辰的概念。古代实行过的日时制先后有:
一日四时制,把一日分为朝、昼、夕、夜四个时段。《淮南子·天文训》:“禹以为朝、昼、昏、夜。”
一日十时制,先秦时期曾行用。今人杨伯峻在所著《春秋左传注》中考证说:十时名称依次为:夜中、鸡鸣、昧爽、旦、大昕、日中、日昊、夕、昏、宵。
一日十六时制。秦汉时期曾实行。《论衡·说日》云:“日昼夜行十六分。”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的两种简书《日书》中,各有一份相同的全年十二个月昼(日)夜(夕)时段的分配表,原文是:“正月日七夕九,二月日八夕八,三月日九夕七,四月日十夕六,五月日十一夕五,六月日十夕六,七月日九夕七,八月日八夕八,九月日七夕九,十月日六夕十,十一月日五夕十一,十二月日六夕十。”这正是十六时制的实际状况。根据《史记》、《汉书》、《后汉书》、《淮南子》及出土的秦汉简册记载,十六时名称大致为:夜半、鸡鸣、晨时、平旦、日出、蚤食、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下晡、日入、黄昏、夜食、人定。
一日十二时制,至迟到西周已创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西周时代,为了计量时间,根据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把一天分为十二个等长的时段,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来表示。”西晋初年杜预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中记载十二时辰名称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到汉代,又把一个时辰分为两个部分:把时辰的开始称为“初”,中间称为“半”,又谓之“正”,因此就有了子初、子半(子正),丑初、丑半(丑正),寅初、寅半(寅正)……共二十四个计时名称,即二十四个小时辰。例如《汉书.律历志》说:“地统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黄,至丑半,日牙化而白。”
今天的时间单位“小时”,即由“小时辰”的名称而来。
一刻钟
根据文献记载,在周代,华夏先人已经广泛使用漏刻纪时。《周礼·夏官司马》挈壶氏之职:“凡军事,县(悬)壶以序聚拆。凡丧,县壶以代哭者。”这里所说的“壶”就是漏刻纪时器所用的漏水壶,说明周代已有专门负责漏刻计时的机构与官员。纪时标杆上面刻着等分的度数,由此产生了“刻”的时间单位。
漏刻计时,按照把一昼夜等分成的刻数不同,先后有一百刻制、一百二十刻制和九十六刻制。《隋书·天文志》记载:“至天监六年,武帝以昼夜百刻,分配十二辰,辰得八刻,仍有余分,乃以昼夜为九十六刻,一辰有全刻八焉。”其中说的九十六刻,每一刻就相当于现在的十五分钟,这就是现在“一刻钟”时间概念的来历。
古人将十二时辰与刻制相配合,组成“时”加“刻”的时间表述方式,从而确定比“时”更精确的时间点,比如“午时三刻”。
分种、秒钟
分,秒,华夏古代均作为较小的长度单位。秒,本义禾芒,引申为极其细微之义。
古代还把“秒”作为计算积余成闰的时间单位。《隋书.律历志下》:“凡日不全焉余,积以成余者曰秒。”
现有研究者认为,在元代时,司天监把“分”和“秒”规定为较小的角度和时间单位,一“分”为六十“秒”。
可以认为,分、秒作为小于时、刻的时间单位,是在较近的时代才确定的。
时间名称的定型需要经过漫长的萌起、发展、传承、完善过程,当然不是那种“苹果砸到头上就发明”某某“原理”、物件之类的凭空而降或“神授”而来。这些名称的起源、发展过程载于华夏典籍,传承有序,是华夏先人智慧的结晶,引领地球人类逐渐走向文明。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