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毛泽东文化里的干部和英雄(指英雄人物)

作者:济学公共号 发布时间:2023-02-16 07:44:07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李克勤(jixuie)题记:在毛泽东文化里,干部和英雄(指英雄人物)有很多相同、相通之处,同时又是给予严格区分的。干部和英雄都是来自人民群众,而且始终是群众中的一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唯物史观里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毛主席的这个说法,必须从道层面来感悟,决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含含糊糊。一个人在成为干部或者英雄之前或者以后,都是群众中的一员。如果在创造历史这个问题上,把干部或者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并列起来,说干部或者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是有问题的,因为不存在人民群众之外的所谓干部或者英雄人物,如果硬要说某人是人民群众之外的“干部”、“英雄”,那此人实际上就已经变质了——此人的道器变通之变意味着——在道层面讲思想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在器层面已经变成了一个脱离群众的干部或者英雄,这样的人还算干部,还算英雄么?因此,硬要说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之外,还有一部分历史是由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那就把英雄和人民群众隔开了,这实际上陷入了英雄史观——唯心史观。

  务必请注意: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包括英雄人物,只不过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模范的典型代表而已。如上图所示,英雄人物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人民群众中间进行的,不存在离开人民群众的英雄单独行为。

  干部和英雄有交集,干部里面也会出英雄人物,同样干部也只能在人民群众中活动,不存在脱离人民群众,置身于人民群众之外的干部。

  如果哪个干部,或者哪位英雄人物,离开了人民群众,那他就不是干部,也无所谓英雄了。

  干部也好,英雄也好,其道器变通之根基在人民群众这里。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共产主义事业里,在道层面只有一个——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不可能有另外一个只针对干部或者只针对英雄的指导思想。干部或者英雄在道层面只能在这个指导思想引领下来展开道器变通之变,那样才能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其道器变通之根正在于此,而其道器变通之基也只能在人民群众这里。

  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是通过群众相信且相信群众的党组织完成的。而英雄的培养则是靠文化氛围的熏陶进行的,不存在专门把谁作为“英雄候选人”那样来培养的事情,英雄的产生从社会角度讲有自发的偶然性,某个英雄人物出现之后,又能够从偶然性里发现其必然性。英雄的认定,唯一的途径是某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英雄行为出现后,人民群众自然地确信有英雄产生了,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组织一般经过调查之后,把那些可以作为榜样的英雄(行为)在全社会范围进行宣传。

  干部是有确定的职责任务要求的岗位,干部比较容易职业化(职业化的干部特别容易道器变通之变,成为官员),英雄则更多表现为一种荣誉,高于一般先进称号的荣誉。英雄不问出处,在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

01

  还是来品味一下毛主席的那句名言:

  【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1938年10月14日)

  这是老人家在著名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之一部分。此报告作于1938年10月12-14日,这一部分是14日讲的。正是六界六中全会批准了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政治局的路线,因此一般被认为是一次非同一般的会议。毛主席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一命题,当然具有直接的现实考量,为的使全党同志明确地知道并认真地负起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全会确定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同时指出了在统一战线中有团结又有斗争,“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提法对于中国情况是不适合的,这样就批判了关于统一战线问题上的迁就主义的错误;毛泽东在这次会议的结论中所讲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就是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全会同时又确定了全党从事组织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决定党的主要工作方面是战区和敌后,批判了那种把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军队以及把人民的命运寄托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合法运动等项错误思想;毛主席在结论中所讲的“战争和战略问题”,就是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

  老人家的这篇光辉著作,我上小学时就有耳闻,也了解一点其中的一些说法。由于从小我就当班干部,老师对我的要求似乎也是借鉴了党的干部政策的。

  这里摘录老人家著作中的《干部政策》的有关段落,每一段后面【济学评论】,是我的感悟:

  【济学评论:这实际上具有普遍意义,老人家讲的“我们的责任”显然指的是党组织的责任。】

  【济学评论:这里提出了干部来源问题,暗含着宽广胸怀对于广纳人才(人材)的不可或缺性。】

  【济学评论:唯有老人家才会这么苦口婆心的说法。】

  【济学评论:“领导干部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这老人家的经典说法。这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标准】

  【济学评论:这是干部政策(干部管理)的落脚点。老人家考虑问题多么周全,这不就是毛泽东文化里的“圆文化”吗?其中第四第五两条,特别需要注意,第五条是提醒大家注意关心群众生活理所当然也要关心不脱离群众的干部的生活,千万不要在这一点上把干部排除在群众之外;第四条则是对干部不可缺少的“特殊照顾”,这直接关系到干部积极性主动性,暗含着鼓励干部开脱创新,后来提倡的“五不怕”(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与这个有着直接的渊源关联,这是公道。】

  注释〔4〕一九三四年一月斯大林《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说:“在正确的政治路线提出以后,组织工作就决定一切,其中也决定政治路线本身的命运,即决定它的实现或失败。”斯大林在这里说到了正确挑选人才的问题。一九三五年五月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红军学院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和说明了“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43、371页) 

  CADRES POLIC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a party leading a great revolutionary struggle in a nation several hundred million strong, and it cannot fulfil its historic task without a large number of leading cadres who combine ability with political integrity. In the last seventeen years our Party has trained a good many competent leaders, so that we have a framework of cadres in military, political, cultural, Party and mass work; all honour is due to the Party and to the nation for this achievement. But the present framework is not yet strong enough to support the vast edifice of our struggle, and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train capable people on a large scale. Many activists have come forward, and are continuing to come forward, in the great struggle of the Chinese people. We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organizing and training them and for taking good care and making proper use of them. Cadres are a decisive factor, once the political line is determined.[1] Therefore, it is our fighting task to train large numbers of new cadres in a planned way.

  We must know how to use cadres well. In the final analysis, leadership involves two main responsibilities: to work out ideas, and to use cadres well. Such things as drawing up plans, making decisions, and giving orders and directives, are all in the category of "working out ideas". To put the ideas into practice, we must weld the cadres together and encourage them to go into action; this comes into the category of "using the cadres well". Throughout our national history there have been two sharply contrasting lines on the subject of the use of cadres, one being to "appoint people on their merit", and the other to "appoint people by favouritism". The former is the honest and the latter the dishonest way. The criterion the Communist Party should apply in its cadres policy is whether or not a cadre is resolute in carrying out the Party line, keeps to Party discipline, has close ties with the masses, has the ability to find his bearings independently, and is active, hard-working and unselfish. This is what "appointing people on their merit" means. The cadres policy of Chang Kuo-tao was the exact opposite. Following the line of "appointing people by favouritism," he gathered personal favourites round himself to form a small clique, and in the end he turned traitor to the Party and decamped. This is an important lesson for us. Taking warning from it and from similar historical lessons,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leaders at all levels must make it their major responsibility to adhere to the honest and fair way in cadres policy and reject the dishonest and unfair way, and so consolidate the unity of the Party.





  NOTES

  1. In his report to the 17th Congress of the C.P.S.U.(B.) in January 1934, Stalin said: ". . . after the correct political line has been laid down, organizational work decides everything, including the fate of the political line itself, its success or failure." (See Problems of Leninism, Eng. ed., FLPH, Moscow, 1954, p. 644.) He also dealt with the question of "proper selection of personnel". In his address in May 1935 delivered in the Kremlin Palace to the graduates from the Red Army Academies, Stalin put forward and explained the Hogan: "Cadres decide everything." (Ibid., 661-62.) In his report to the 18th Congress of the C.P.S.U,(B) in March 1939, Stalin said: "After a correct political line has been worked out and tested in practice, the Party cadres become the decisive force in the leadership exercised by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Ibid., p. 784.)

  毛泽东文化里的干部,已经在理论上彻底划清了和封建官僚的界限,至于在实践上如何防止干部官僚化,则是毛主席终身探索的大课题。在战争年代,干部政策重点在培养使用上,这也是创业初期的特点。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干部政策有所调整,逐渐突出了对干部的严格要求。

02

  前面讲过了,对于英雄不存在专门象管理干部那样的政策,更多是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氛围的营造是综合性的,好的文化氛围形成后,英雄辈出是水到渠成的,这一点恐怕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有切身体会。

  毛主席比较早单独写文章,描述一位英雄人物的应该是《纪念白求恩》。

  参阅:毛主席为何如此重视这位外国医生?

  毛主席树立的具有普遍影响的英雄有三位:张思德、雷锋和鲁迅:

  毛主席得人心的基础:把握人性的首要法则

  毛主席选才一绝:向雷锋同志学习

  毛主席树立过两个“学习的榜样”,一个是雷锋,另一个是谁?

  毛泽东文化氛围一旦形成,英雄辈出的景象谁也拦不住。请看:

  革命熔炉火最红,毛泽东时代出英雄【视频】

  毛主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视频】|学党史体会

  怎样捍卫人民英雄?:狼牙上五壮士被赋予新含义

  毛主席两次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视频与图】

  揭秘:基辛格参加过朝鲜战争,曾参观杨根思连【图】

  黄继光的母亲给毛主席的信:假如毛岸英没有牺牲(续6)

  当年家喻户晓的快板书《奇袭白虎团》

  抗美援朝剧入8个样板戏:骨气深意【视频与图】

  敢与火车拼力气的志愿军英雄史阜民【视频】

  再侵略我们,我还把你们打下来:志愿军空军英雄王海对美国空军参谋长说【视频】

  志愿军空军英雄韩德彩:人机一体,天人合一,道器变通【视频】

  英雄无限热爱毛主席:超级战斗力【麦贤得视频与图】

  毛泽东文化让英雄辈出:从“刘英俊同志万岁”说起【组图】

  毛泽东创业文化的经典之作: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

  铁人王进喜:两论理哲神情会,诗心剑胆耀荣头

  天下第一村与学大寨的必然联系【组图】

  陈永贵:精通干部,会带干部,带出好干部

  钱学森陈永贵深悟毛主席之道:培养“四敢”接班人【组图】

  当钱学森与劳动人民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时为何那么激动?

  钱学森是英雄,而非明星【组图】

  小英雄戴碧蓉三次见到毛主席:她勇救小孩于火车前

  谁能组织10万农民10年干一件伟大英雄工程?

  1970年首看包场动画片《路边新事》和《草原英雄小姐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上海知青烈士遗言:金训华不是我自己的,而是党和人民的

  95岁老英雄张富清来到毛主席纪念堂【视频】

  毛主席唯一离不开的是谁?

  毛主席为何坚持把这个作为“吾党哲学的根据”?

  毛主席诗言志:英雄“丛中笑”

  毛泽东文化的六个维度——优善易强圆应,其中每一个维度可以用作解释为何那个文化氛围里会英雄辈出。

  毛主席的道器变通,营造出这样的文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出现一个英雄时代——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由无形转为有形的时代——学英雄见行动蔚然成风的时代——任何人只要你向英雄学习,那你就有机会作出英雄的行为,就有机会成为英雄。而那些成为英雄之后的人,也要继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否则自己会觉得不好意思。这样整个社会就处于良性的健康运行状态。

  这种状态中国有几亿人切身感受过的,难道不是吗?

03



1966年军乐《大海航行靠舵手》

  李克勤后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施行,造就了无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也让无数的普通人成为了英雄模范。这是毛主席独特的道器变通,毛泽东文化应运而生,自然形成。

  当然毛主席为此也背了不少骂名,谁骂他?

  不言而喻。

  结果是:“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

  骂不倒的毛泽东与撞不垮的长江一桥

  为什么骂不倒老人家?为什么越骂他,人民群众越热爱他拥护他?为什么老人家道器变通之根基如此牢靠?因为他始终在人民群众中间,人民群众从来就认为老人家是自己人。因此,老人家是干部的标杆,是在人民群众中间哺育英雄的英雄。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同在。

  参考:

  《大海航行靠舵手》:

视频链接:https://www.ixigua.com/7135804373325578764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