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与美国“接轨”的“全敌语”授课是否也是“找死”
在美国已成为中国实事上“头号敌国”大背景下,如同成语“爱屋及乌”反效应是“疑屋及乌”,那“头号敌国”美国的通用语言英语是否也应以“疑屋及乌”方式视为“敌语”?美国一直有人鼓吹“中美必有一战”,一旦大陆“武统台湾”,中美武装冲突将无法避免。再联想到民族复兴网博主张宏良先生在2022年9月24日发表题为“战争到来之前仍然用本国商品换取外国纸币完全是找死”一文,套用张宏良先生这个提法,在“战争到来之前”,清华大学与美国“接轨”的“全敌语”授课是否也是同样“找死”?
一 清华大学必须坚决中止用敌国语言(英语)进行“全敌语授课”
众所周知,此轮来势汹汹的全国疫情就是美国以不宣而战方式发动的对华生物战,中美已处于实事上生物战层面的交战状态,这意味着两国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美国表面上视中国为头号战略竟争对手,但美国丧心病狂的打压制裁中国,实际上就是把中国视为美国“头号敌国”看待,那美国对中国发动生物战也就是必然的。当然,由于缺乏相关有力证据,中方还不能直接公开宣称此轮疫情是美国投毒(株)引发的,但起码应非公开的把美国视为“头号敌国”看待。从对等角度讲,既然美国视中国为实事上的“头号敌国”,那中方也应(非公开)对等把美国视为中国“头号敌国”,而对美国保持高度警惕与范防心理。
美国可不是中式“欲灭其国先灭其史”,而是美式“欲灭中华先灭其族”,再联想到众所周知的美国灭绝印弟安人的罪恶历史与丧心病狂的“清除(或削减)垃圾人口计划”,一个想通过“清除垃圾人口计划”来灭绝中华民族的国家不是敌对国家又是什么国家?美国已成为中国非公开却是实事上的“头号敌国”。因此今后中方均应(非公开)在把美国视为“头号敌国”前提下制定与实施一切与美国相关政策,其中也包括教育政策。那美国通用语言英语也应连带视为敌国语言,可简称为“敌语”,中国教育部门再继续强迫全体学生学“敌语”、与敌国“接轨”也就没有多大必要了。
《环球时报》去年10月22日发布了一个调研数据,超9成中国年轻人鄙视或平视西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华大学却一直仰视西方,且以爱屋及乌的方式连带仰视英语,把700多门主课改为全英语授课。但据媒体报道,一直饱受社会各界特别是众多网民质疑的清华大学全英语授课再掀波澜,有不少清华大一新生抱怨对全英语授课感到难以适应,学生吐槽像考听力,校方则坚称与“国际接轨”。
在美国已成为中国实事上“头号敌国”的大背景下,如果清华大学仍继续搞所谓全英语授课,实则是“全敌语”授课,校方所坚称与“国际接轨”实际是与敌国即美国“接轨”,这只能成为全国高教界最荒谬绝伦的反智误国蠢行与笑柄。
清华大学作为全国理工类的龙头高校,其所作所为不仅在高校系统,也在中国科技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笔者以为清华大学所谓全敌语(英语)授课,有可能使清华大学成为高校系统缺乏“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 精神的负面典型,也在中国科技界产生不良影响与误导,清华大学必须对所谓全英语授课进行深刻反思,有了深刻反思才会有改进的勇气与决心。
二“二十大”报告为何提出“建设航天强国”
美国对“头号敌国”中国的做法是尽力在各方面与中国“脱钩”,以尽力摆脱对中国的各方面的依赖与影响,连“离岸外包”(offshoring)也改成“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从美国角度讲,美国为确保自身“安全”,摆脱对“头号敌国”中国依赖也符合美国利益。
反过来,从中国角度讲,为确保中国自身安全与国家利益,尽力摆脱对“头号敌国”美国依赖也是顺利成章与符合中国利益。但时至今口,清华等部份高校不仅在教育思想、人才培养、学术标准、科研评价、教师招聘等全面照搬西方高等教育那一套,毫无与美国及西方的“脱钩” 迹像与打算,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强化(如清华大学的所谓全英语授课)。高校系统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如果高校系统不能坚决摆脱对美国及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严重依赖,依旧以“国际接轨”名义,按西方标准培养西式学生,那就难以培养出更多“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栋梁之材,反而有可能培养更多只想着“相聚在美国”,甚至成为为美国打压制裁中国而变相效力的敌国人才,清华等部份高校必须对此深刻反思。本文通过中国航天与清华大学的正反对比,提出一个发人深醒的问题,即中国航天能做到,清华大学为何做不到?
清华大学搞全英语授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之一是:英语是全世界科技合作交流的通用语言与国际标准,清华大学必须与“国际接轨”。大家对这个说法是否很“耳熟”?没错,美国人请求美国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也采用类似的说法。后面将谈到中国航天人如何回怼傲慢的美国人?对比之下,清华大学还真应向航天人学习。
“二十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建设航天强国”,在多个产业中,为什么航天产业能享有此“殊荣”?这不仅是强调航天产业的重要性,也表明中国在航天领域已形成对美国全面赶超的态势,引发中央高度关注与支持。如中国北斗测距精度高达1厘米,比美国GPS好一百倍。在美国丧心病狂对中国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的打压与制裁中,却少了中国北斗,不是美国不想打压与制裁,而是因为中国北斗从高端材料到原器件已实现了全产业链100%的全国产化,这正是中国北斗不惧美国打压的底气所在,美国对此是无可奈何。造成中美航天领域竞争态势大逆转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航天人的“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 精神起了很重要作用,这值得包括教育部门在的各行业学习借鉴。
三 中国航天在对外合作中为何敢于对外方立下高标准、严要求
党的“二十大”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就行业来说,中国航天人最具有总书记所说“三气”精神即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与大会主题中“自信自强” 精神,“三气” 精神与“自信自强” 精神正是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最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中国航天事业从零起步,突破国外层层技术封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在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规则制定上也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人“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 精神,即国际合作必须以我为主,参与国必须遵守中方制定的规则,否则就拒绝合作。
中国空间站现已具备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国际合作的能力,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中国空间站已收到了近30个国家的合作申请,其中包括美国,中方批准了其中17个国家(主要是西方国家)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合作申请。
中方在空间站中外合作中,不仅有对外方在技术上的规则要求,还有对外方在经济与语言上的合作条件。即与中方的合作没有免费午餐可言,是付费合作,外方必须按其航天员驻留空间站时间长短来分摊相关经济成本。进驻空间站的中外航天员在交流上,中文是唯一的交流语言。空间站所有仪器操作界面均为中文标识,国外航天员必须学习中文并通过中方中文考试后才有资格进驻中国空间站,所以目前相关国家的航天员均在刻苦学习中文。
2022年10月12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发了一条推特,分别用中文、英文、意大利文写了一段话。其实三种文字表达的是同一内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克里斯托福雷蒂引用的是一段中国古代的文言文,来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用如今的大白话来解释就是:抬头可观看宇宙的浩大,低头可察看大地上万物品种门类的繁盛,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用来满足视觉和听觉所带来的享受,真是乐事啊。
“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报道,为意大利航天员点赞。”这是2022年10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萨曼莎推特引用《兰亭集序》的回应。她还引用了伟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句子说,“上九天揽月”已经成为现实,探索和和平利用外空也会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2021年,1977出生的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成为第一位被任命为国际空间站指令长的欧洲女性,媒体报道称,为了成为首位入驻中国空间站的欧洲航天员,她一直刻苦学中文,她能在推特发出《兰亭集序》(文言文)文字,表明她起码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她的中文水平的确比较高。而且怀着同样目的,与她一样学中文的欧洲航天员不上她一个人,而是一批人。
四 中国航天人如何回怼傲慢的美国人
美国也向中方提出美国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的合作申请,美国合作申请之所以被中方拒绝,除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因素外,还有语言因素。美方蛮横提出:英文是所有国际标准通用语言,中国空间站应实行国际标准,进行中、英双语交流,空间站所有仪器操作界面均应为中、英双文标识,以便使美方航天员尽快掌握。
大家都很清楚,所谓国际标准实际上就是美国标准的代名词,打着国际标准的旗号,实质上是变相强推美国标准,想强加在中国航天人头上,这当然被充满“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的中国航天人断然拒绝。中国航天人明确表示,中国空间站不接受任何外来标准,也包括来自美国的所谓国际标准。中国空间站不是即将寿命到期的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只采用包括语言标准在内的中国标准,你不学中文那就别来中国空间站。
众所周知,自以为是的美国人大概是全世界最不屑学外语的国度,在美国人眼中,世界即美国,全世界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式英语是理所当然的“世界语”与国际标准。具有“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的中国航天人自然不吃这一套,借用一句网上流行语:我的地盘我做主。是你美国求我合作,而不是相反,不学中文就别来合作。这给了蛮横无理美国人当头一棒,大涨了中国人的威风与志气,让不可一世的美国人明白谁才是如今空间站领域的老大与主人。
具有“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的中国航天人,在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中坚持以我为主,从技术到经济、语言上均实行中方制定的高标准、严要求,决不无底线的迁就外方,此举赢得全体国民特别是全国网民一致称赞,这也值得教育部门、清华大学的反思与借鉴。
五 中国航天能做到的,教育部门与清华大学为何做不到
如把中国航天与中国教育部门、清华大学进行对英语是所否是所谓国际标准.的对比,完全是天地两个极端。中国航天人一直坚持中文是中国空间站唯一语言标准,外方航天员要想申请进驻中国空间站,必须学习掌握中文。中国航天人在对外合作上始终坚持“我的地盘我做主”立场与底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缺少“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 精神的中国教育部门与清华大学,则是无底线的迁就与迎合他们所仰视美国人的说法,即英语是全世界科技合作交流的通用语言与国际标准。
美国人还没有强迫清华大学搞所谓全英语授课,清华大学出于有意或无意迎合美国人所称的所谓“国标标准”,居然条件反射式先行一步来主动迎合美国人的傲慢无理,这下美国人高兴了,清华大学也满意了,真是典型“双赢”结局。
中方教育部门、清华大学无底线迁就美国人的傲慢无理连同其美式“国标标准”,其根源就在于缺乏航天人那种“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不能深刻理解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方教育部门、清华大学面对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仍不自觉保持一种下跪的奴才心理,说得难听点就是一种洋奴心理。可以说教育部门是最缺乏“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的反面典型,没有之一。
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系统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如果高校系统的官员、校长们、教师缺乏“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如同上梁不正下梁歪,又怎么可能培养出具有“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的青年学生?高校系统必须对此反思。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建议以公费方式组织高校系统全体领导与教师集体观看反映志愿军英雄气概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长津湖》、《水门桥》、《特级英雄黄继光》(2022年国庆长假上映)三部大片。
建议在高教系统与清华大学开一场题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四个自信”、学习中国航天、学习志愿军、弘扬“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补足精神之钙”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刻理解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论述,坚决清除“软骨病”与唯“洋”是举的洋奴心理及逆向种族主义,以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
六 美国为何从不打压与制裁“相聚在美国”的“留美附中”
近年来,不仅是美国,其它西方国家也把加强STEM教育(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理工科教育)作为教育战略的核心,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出台STEM教育战略,与之类似的,德国为促进数学、信息、自然科学和技术(简称MINT)领域人才培养,推出了MINT项目,芬兰则实施了LUMA(芬兰语自然学科和数学的缩写)项目等。
“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十大”报告还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对“二十大”报告有关教育与人才的新提法新要求,高校不仅要认真学习领会,而且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把“二十大”报告这些新提法新要求,全面贯彻到教育工作中,“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就是要把STEM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被网民讽刺为“留美附中”的清华大学可不是一般性质的“留美附中”,每年招生中,清华大学以高分“收割”了全国最多的理科尖子生,所以偏重于理工科的清华大学一直是全国高校系统培养顶尖STEM人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摇篮,再与所谓全英语授课相结合,使清华培养的STEM顶尖人才大都有较好英语功底,无论去美国留学深造,还是真接赴美工作,均不存在较大语言障碍。引进美国后马上可为美国效力,所以美国高校与用人单位特别欢迎清华毕业生。于是乎在清华大学STEM专业毕业生的彼此毕业留言中,最多的一句话是“相聚(或欢聚)在美国”。
清华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美国,也不是什么秘密。2017年,施一公院士接受采访中公布的一个数据是,那一年,清华毕业的应届生,有2251人,其中1670人选择去了美国,之后没有再回来。
从1978年到2015年,光是硅谷,就吸引了接近两万名中国清华大学的毕业生。这个数字看起来可能不多,但是清华大学每年只招收3800人。清华作为我国高校的金字塔尖,享受着国内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巨额资金投入。培养每名学生的成本,在大学期间,就高达68万元。每年清华大学会在全国各地录取到最好的尖子生加以培养。这些年流失美国的人才,相当于清华白干了6、7年的时间,损失的培养经费,将近150亿。
令人难过的是,那些我们以为是国家科技未来希望的学生们,最后都为别人做了嫁衣。外国的尖端产业,都充满了中国的高端人才。马斯克共有9780名员工,其中1022个都是清华毕业生。施一公院士任清华副校长时,曾去美国一家制药公司参观,发现商务接待的都是白人,而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却在一线做科研。
目前已经确定的是,人类未来的人工智能的核心专业,世界级的优秀人才,前6名都是华人。但是多数都留在了美国。这也直接导致了今天我们的芯片领域受限于美国。
总之,清华大学STEM专业大量毕业生是以“相聚(或欢聚)在美国”方式为美国效力,增强了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美国在高科技领域打压与制裁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不可能成为美国打压的对象。
清华大学不是全力为中国培养STEM专业顶尖人才,却以“(STEM人才)留美附中”来变相为敌国美国培养STEM专业顶尖人才,所谓“留美附中”说难听点就是“(STEM人才)敌国附中”。这完全与“二十大”报告中有关科技、教育、人才的相关论述与要求相违背,严重的损害了中国战略利益,清华大学必须对此进行深刻反思,并认真学习中国航天人的“三气”与“自信自强” 精神,立刻中止一意孤行的“全敌(英)语授课,这才能不负国家与人民重托,坚决转向为“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STEM专业顶尖人才保障,而不是为敌国美国打压制裁中国提供STEM人才“保障”。
美国开出的制裁中国18所高校的名单中,以中国西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军工七子”大学全部“上榜”,而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却“逍遥榜外”,这的确令人深思。被中国网民讽为“STEM人才留美附中”的清华自然不可能成为美国打压制裁的对象,特别是清华不顾广大网民质疑与反对,一意孤行搞所谓“全敌(英)语授课, 是“当之有愧” 的“(STEM人才)敌国附中”。
清华大学是否办得好的重要衡量标准并不是所谓国际或国内排行榜,如果那一天清华大学也能像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军工七子”大学那样受美国打压制裁,成为美国打压制裁中国大学“排行榜”上的新成员,则表明从美国角度看,清华大学不再甘当“STEM人才留美附中”,使美国无法再通过引进清华STEM顶尖人才来反手打压制裁中国,清华大学所做所为有损美国战略利益,那么按照伟人“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句名言,表明清华大学的确办得好,让国家安心,人民顺心,网民开心。
七 清华大学采用全英文授课对中国科技创新与教育的误导不容忽视
人的任何思维与书面或口头表达均是通过语言来实现实的,科技思维与科技创新也不例外,从语言选择角度看,“二十大”报告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 从语言选择角度看,中国科技创新离不开语言载体的选择,即究竟是靠汉语来实现科技创新,还是靠英语来实现科技创新?引发教育界、科技界广泛争论的清华大学对700多门主课搞所谓全英语授课,一个重要负面影响是有意或无意利用其巨大影响力,以隐形方式告之中国高校与中国科技界,英语是一种比汉语更高效的创新语言,中国科技创新最佳语言载体是英语而不是汉语。难道清华大学是想让众多高校也效仿自己搞所谓全英文授课,这就有误导中国高校与中国科技创新之嫌。因为从中、英文优劣对比来,汉语才是科技创新的最佳语言载体。
(一)汉语高识别率的先天优势助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众多公共图书馆的医学部,查医学资料不仅是医护人员,更有大量患者或其家人,虽他们并未受到专业的医学教育,但汉字的特点与优势使他们能大体明白专业医学词汇含义,起码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就使他们能查阅与治病有关的名医、新药、新技术等各种新医疗信息,以为己所用。非医学专业的外行读者能查阅医学内行的资料,靠的就是汉语高识别率优势。非医学外行读者尚且如此,那么对医学专业人员来说,他们阅读医学资料速度肯定快得多。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美患者或家人,如果不事先死记硬背上数千个相关医学专业词汇,那么图书馆医学书刊对他们来说如同天书,查阅相关信息想都不用想,这就是英语低识别率劣势。故英美图书馆医学书刊阅读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医学专业人员,因为他们才熟悉众多的医学专业词汇。
虽说现实中看汉语能一目十行的人极少,但也确有少数人能做到一目一行,如笔者在网上阅读容易理解的新闻时也能做到一目一行。汉语成语更能体现汉语高识别率优势,数量最多的四字汉语成语,如一马当先、点石成金、人山人海、杞人忧天等,汉语只用四个字就能讲出一个故事,让人马上明白其含义,阅读速度很快。如果翻译成英语,往往需要一句话,甚至一大段话才能表达含义,阅读耗时多得多。
如果把一篇英语科技论文翻成汉语,如让专业、学历相当的中国与英语国家科技人员按正常速度阅读,汉字高识别率优势能使中国科技人员阅读速度至少快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可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宝贵时间。对科技人员来说,阅读大量科技论文和科技资料是其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科技人员所节省下的大量阅读时间就可转用科技创新思考上,间接助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
(二)五千个常用汉字所产生无限组合能力足以从容应对知识爆炸
在知识爆炸时代,无论当前与今后知识爆炸到何种程度,常用汉字数量永远恒定,更不可能爆炸,几乎所有新出现的新科技汉语词汇基本上是由5000个常用汉字组成,即使中国科技人员暂时不懂其含义,对其读写完全不成问题,不需要花大量时间重新记忆。同时由于汉字表达特征,对中国科技人员来说,对从来没见过新科技汉语词汇,如同外行也能查阅医学专业资料,即使不查词典也能大体明白其含义,这就能做到快速阅读。对中国科技人员来说,汉语高识别率优势使他们学习掌握新科技汉语词汇成了易如反掌的事,无论知识爆炸到何种程度均可应对自如。于是在知识爆炸最厉害的新兴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5G等,中国与英语国家差距反而小,中国处于领跑与并跑领域较多。如通讯技术从1G到5G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而每一次换代均意味着大量新科技英语单词出现,对层出不穷的新科技英语单词的记忆与掌握所耗费大量时间令英语国家科技人员头疼不已。从这个角度讲,英语的先天劣势在知识爆炸时代被不断放大,特别是在新科技英语单词增长最迅速的新兴科技领域,英语国家科技人员只能不停的死记死记再死记,那还有多少时间用于创新?所以从汉语先天优势角度讲,中国在人工智能、5G等新兴科技领域对西方赶超是必然的。
如把最常用的5000个汉字与最常用的5000个英语单词对比,汉语科普类文章用所汉字基本上来自这5000个汉字,所以让中等文化程度的中国读者去读医学类科普文章就很容易,起码比到图书馆去查阅医学类专业学术资料容易。而最常用的5000个英语单词是以与衣食往行相关的生活类单词为主,科技类单词占比少。所以让英语国家读者仅靠最常用的5000个英语单词去读医学类及其它方面的科普文章,要么读不懂,要么得不停查词典。读得慢,看得少,就会缺乏医学与抗疫常识,易被他人与不良媒体所蛊惑误导。这就不难理解在西方抗疫中,反隔离反口罩反疫苗等反智反科蠢行盛行,甚至连超级大国总统也鼓吹用消毒剂注射来治新冠,居然还有几十个人中招。大概总统先生要么不看,要么看不懂医学类科普文章。
在盛行所谓快乐教育与以玩为主的美国公立中学(不包括私立精英学校), 不少学生连学最常用的5000个英语单词都嫌太多,不愿努力学。更不可能为顺利阅读科普文章再去死记2000至3000个左右常用科技类单词,就算勉强记下来,仍存在一个识别率低、阅读慢的问题。所以美国抗疫中反智反科行为是与英语的先天缺陷密切相关的。也正因为英语的先天缺陷,决定了美国反智反科蠢行必将成为美国社会永远无法克服的顽疾,也决定了美国抗疫必将步履为艰。
在科技发展缓慢的农业社会时代,科技单词数量少,增长慢,拼读简单,易于记忆,或许英语在表达上比汉语还有点优势。但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无论对仅26个英语字母如何排列组合,也无法赶上知识爆炸时代对科技单词滚雪式增长的巨大需求,而仅5000个常用汉字所带来的天量排列组合方式,则完全可满足近乎无限的新科技汉语词汇表达需求。
借用英语时态说法,英语是落后于时代的过去进行时,而汉语则是超前于时代的将来进行时,且知识越爆炸,越能凸现汉语的先天优势。
在知识爆炸时代,总有一天,美国等英语国家科技人员会被淹没在浩瀚无边科技英语单词的词海之中,其用于死记硬背科技单词与慢速阅读科技材料的时间只会越来越长,那还有多少时间用于创新与本职工作?中国在科技创新上全面赶超美国是必然的。可以说汉语与英语的先天优劣之别正以隐形方式决定中美两国国运及科技创新的大逆转。所以汉语真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必须格珍惜,要坚定“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要先从坚定汉语自信说起。
(三)五千个常用汉字的优势与清华大学的牵强理由
清华大学全英语授课一个很牵强的理由是现代科技最新进展所涉及的大量英语科技类新单词没有与之对应的汉语科技词汇。但创造新的科技词汇恰是汉语的优势与强项,可以很容易创造出来,为“全汉语授课”扫除词汇障碍,这方面清华大学还真应该学习钱学森。当年钱教授刚回国时,他所掌握的最新科技知识有不少属国内空白,连对应汉语科技词汇都没有,而钱教授一个被忽略的隐形贡献是,为了使他掌握的最新科技知识能在国内迅速传播运用,钱教授创造了国内尚属空白,与英语科技单词相对应的大量新的汉语科技词汇,至今仍在广泛运用。不难想像,如果刚回国钱教授如同今天的清华大学那样搞所谓全英语授课,钱教授所掌握的最新科技知识能在当时的中国迅速传播与应用吗?
八 汉语先天优势助推中国在航天领域赶超美国
2022年11月2日,美国国防部部长奥斯汀发表了题为“美国必须保持太空优势以应对中国挑战”谈话,从美国国防部部长奥斯汀谈话中可得出三个结论:一是以空间站为代表的中国航天技术对美国全面赶超态势已形成。二是美方对中国航天技术突飞猛进既忧心冲冲,又感到一丝无奈。三是美方虽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但已无法阻碍中国航天对美国的赶超势头。
其实,在中国航天赶超美国的过程,汉语的先天优势可谓功不可没,却被人忽视。对比之下,英语先天劣势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据光明日报2021年8月10日第二版报道,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30多年来一直在航天沃土上耕耘,直到2020年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完成。
报道中提到,当年嫦娥五号任务刚立项时,杨孟飞院士在短时间内把相关专业文献和材料几乎都看了一遍。他是学计算机控制专业的,却研学了热控学、机构学,甚至高温火工品等多个专业的知识。几十本厚厚的专业书籍,摞在一起差不多两米多高,由此可见他的阅读量巨大,也让人叹服他超人的学习能力。
杨孟飞总师能克服隔行如隔山巨大障碍,能快速阅读其它相关专业图书资料,除了他聪慧过人外,也与汉语本身优势密切相关。对美国等英语国家科技人员来说,所谓隔行如隔山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包括其它专业海量科技单词,如不事先死记硬背未学习或不熟悉的其它专业海量科技单词,就难以阅读其它专业相关图书资料。不同专业科技人员交流协作也常因为彼此不熟悉对方专业科技单词含意而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这就在一定程影响了彼此合作与沟通效率,拖延了工作与项目的进度。
中国之所以在探月工程、载人飞船、空间站、卫星导航等超复杂系统航天领域能达到世界一流乃至领先水平,是因为中国有以杨孟飞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总师、副总师及各个分系统总师。总师是人不是神,总师也需要在学习中成长。总师在大学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最多学两个专业,极个别有三个专业。当他成为某个超复杂系统总师、副总师与分系统总师时,常常面临他未曾学习过的几十相关专业隔行如隔山的各种难题,需要组织全国数万多个专业技术人员协调攻关。所以总师不能说外行话、做外行事,这就要求总师必须是通晓多个专业通才。而要成为通才则要求总师必须是学习高手,必须具备快速阅读学习能力,能快速学习掌握相关多个专业的海量基本知识,还必需快速阅读相关专业海量技术资料。但汉语优势起码能保证中国总师不像美国总师那样花大量时间用于死记硬背海量单词,中国总师就能把更多时间用于本职工作与创新思考上,也就是说汉语优势特别适合于通才型总师的成长与培养,这正是中国总师胜于美国总师之处。
如把通常只学一门专业的中国工程师与美国工程师比较,彼此都是精通某个专业的专才,没有什么明显差异,但把中国总师与美国总师相比,中国总师学习与工作效率明显高出一等。引用一句也许并不恰当的网络流行语,1头狮子领导下的100只绵羊,要比1只绵羊领导的100头狮子可怕得多。这句话形象说明相当于总师的1头狮子的重要性,高明的总师永远是中国在超复杂系统领域的竞争优势所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前苏联竞争优势所在。
如在美苏航天领域争霸前期,靠着杰出总师科罗廖夫一柱擎天,使国力弱于美国的苏联能一度领先于美国,但科罗廖夫早逝后,美国马上实现了对苏联的赶超。此外,靠着以图波列夫、米高扬、安东诺夫等为代表的杰出飞机设计总师,使前苏联在飞机设计制造上取得不亚于美国的娇人成就。
九 美国在空间站领域落后于中国的深层次原因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人类建造的最大航天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评估称,如果20世纪70年代服役的美国“天空”实验室建造难度系数是5,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难度系数为10到20,那么国际空间站则高达2500。这个庞大工程带来的难题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还涉及整个项目的计划和管理。而且越是复杂庞大的工程,总师的重要性与作用越突出。我们可以想象下,假如不缺钱美国想凭一已之力设计建造这种超高难度的国际空间站,其总师得通晓多少个相关专业,得记忆多少相关海量科技单词,得快速阅读多少海量技术资料,美国到那去找与之相关的通才型的超级总师,同样原因,恐怕美国连分(子)系统总师都不好找。
任何航天大项目不能光靠通才型超级总师来单打独斗,总师以下各个航天分(子)系统总师也非常重要,他们必须成为所在某个航天分系统领域的小超级总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分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就是其中杰出代表。据她在央视上介绍,天地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我们无法事先在地面上精准确定所有航天员出舱活动方案,我们要预先设想每一个环节、每一台设备都有可能出问题,所以我们准备了200多个预案,最极端的也想到了。我们给航天员配备的飞行手册有五十多册,多达三百七十多万字,航天员对关键的内容他必须熟记,甚至要烂熟于心。
从她的这段介绍可看出,她居然准备了200多个预案,最极端的也想到了。她是航天员分系统当之无愧的小超级总师。不难想象把200多个预案汇编成五十多册的飞行手册,多达三百七十多万字,这更能彰现汉语优势。可以设想,假如把多达三百七十多万字飞行手册全部改成英语,那么必须先死记海量偏长英语科技单词的拼写、读音、含义,才可能理解与熟练掌握其内容。其中仅死记海量英语科技单词就足以让总师与航天员背得昏头转向,更不要说熟记掌握其内容?这也正是美国与空间站有关的航天同行所面临的由英语先天缺陷所带来的超级难题,如今新冠疫情大背景下的美国航天同行能否克服这个超级难题?那得打个大大问号!
美国为何不完全靠自己力量去设计建造国际空间站?有人辩解称那是因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在推进多个项目所导致人力资源不足所致。以笔者之见,深层次原因很可能是美国严重缺乏甚至找不出能胜任空间站这个超复杂项目的超级总师,也找不全类似黄伟芬那样的分系统的总师。所以美国依赖俄国技术与俄国有经验的总师建造国际空间站是唯一选择。中国空间站的体量不到国际空间站四分之一,但靠中国航天总师们高明的总体设计,其功能与生活的便利性已超过国际空间站,也就是说中国空间站更适合航天员工作与生活。
新中国航天技术开拓者之一任新民曾被赞誉为总总师,意为总师中总师,如果称其为超级总师是名符其实的。中美两国在航天领域的较量在相当程度上是两国超级总师的较量,不能说美国没有超级总师。但汉语的先天优势更有助于中国造就与培养像任新民、杨孟飞那样的杰出超级总师以及黄伟芬那样杰出分系统总师,中国航天在超级总师的数量与水平均己形成对美国超越之势。
可以预计的是,一旦中国在某个超复杂航天系统上实现对美国的超越,美国就难以赶上中国,如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发挥后发优势,对美国GPS超越之势已形成,这在某种程度是两国总师(包括副总师及分系统总师)较量,美国总师明显逊于中国总师,只能眼看着美国落后于中国而无力翻盘,这方面汉语先天优势功不可没。
十 汉语先天优势决定了中国在超大型航天器建造上必将超越美国
据多家媒体报道称,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其中数学与物理科学部有一个项目名为“超大型航天结构空间组装动力学与控制”,讲到计划建造尺寸达千米量级的超大型航天器,该重大战略性航天装备将用于未来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宇宙天体奥秘探索、空间长期在轨居住等。
一公里长的超级航天器,其空间容积相当于如今国际空间站内部空间的万倍以上,上万人生活在其中都完全没问题,想想就让人觉得震撼!这使人想起一些美国科幻电影中的超大型航天器,比如《独立日》中的巨型外星圆盘状飞船,《星球大战》中的帝国歼星舰等,都有着极强的视觉震撼效果。
但美国科幻大片与美国航天实力现状完全是两回事,无论好莱坞科幻大片把美国人塑造的如何“无所不能”?但现实中的美国航天总师想要“无所不能”得有一个大前提,虽说美国演员不用死记硬背海量科技单词,但美国航天总师必须背。
假如热衷于与中国较劲的美国也想搞类似一公里长的超大型航天器,由于其技术复杂程度很可能比目前的国际空间站高出一个数量级都不止,这意味着能胜任这一公里长的超大航天器设计建造的超级总师得快速学习掌握超级多的相关专业知识,更得死记硬背超级多相关科技单词,其数量多到甚至超过其记忆极限。美国连自行设计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总师都找不到,又那里去找能设计建造超大型航天器所需的超级总师?就算勉强找到,他除了学习超级多知识与记忆超级多单词外,还有多少时间用于设计建造超大型航天器?这意味着英语先天劣势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美国航天总师不大可把美国科幻大片中的超大型航天器变现实(除非美国产生了一位百年一遇的超级总师),美国科幻大片中的幻想很可能只能永远停留在幻想阶段。
美国能在部份航天领域领先中国,主要是靠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吃技术上“老本”,我们千万不要被好莱坞科幻大片洗脑,真以为美国人“无所不能”?美国航天总师及科学家、工程师们在海量科技单词学习上永远无法“无所不能”,唯有死记硬背这个华山一条路。靠着汉语先天优势,决定了唯有中国的超级航天总师才可能把科幻变成现实并引领世界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超大型航天器。
十一 清华大学错选科技创新语言载体是典型的扬短避长
通过以上英语先天劣势阻碍美国等英语国家其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与汉语先天优势稳形助推中国航天全面赶超美国的对比,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离不开语言载体的选择问题,即究竟是靠汉语先天优势来事半功倍,还是靠英语的先天劣势来事倍功半?正当美国等英语国家因英语天然劣势而自我压制其科技创新能力时,作为全国高校创新龙头的清华大学却以全英语授课来错选英语作为创新语言载体,这是典型的扬英语之短、避汉语之长的扬短避长的错误选择,考虑到清华在全国高校乃至全国科技界巨大影响力,这就产生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说严重点有误导中国科技创新之嫌。
从清华大学全英语授课对英语教育减负的误导作用来看,本来从大学到中小学,英语教育减负一直是雷声大雨点下,虽有一些减负措施,但还谈不上是根本性减负,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负担过重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英语教育减负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但清华大学全英语授课无非是以隐形方式告之全社会,英语仍非常重要,中国学生仍必须拚命学英语。特别是搞全英语授课清华大学,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很高,要考清华大学就必须拚命学好英语。
清华大学全英语授课误导的后果是,中国全体学生仍拚命学习落后于时代的“过去进行时”英语,只能重蹈英语国家科技人员因英语先天劣势而危及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覆辙,严重阻碍了“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英语负担。笔者建议:从大学到中小学,应把英语由必修必考课改为选修选考课,高考中除外语外贸等涉外专业外,不把英语作为高考必考科目,取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作者刘云电子信箱:liuyun767@163.com )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