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纪念世界伟人毛泽东诞辰128周年

作者:草上风 发布时间:2021-12-26 07:23:47 来源:左手执刀 字体:   |    |  

 

  在20世纪政治舞台上,没有哪一位政治领袖像毛泽东那样受到世界范围的一致推崇,尽管有些人并不喜欢毛泽东,但又不得不折服、佩服毛泽东。

  毛泽东的一生跨越了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他的思想和活动不仅改变了当时中国的命运,也极大地影响了以后中国的命运。

  直到今天,人民仍然随时可以感受到他留给中国和世界的印记。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不仅是许多中国学者、作家感兴趣的研究和写作的对象,也是国外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人们所热衷的课题。

  最早向世界介绍毛泽东的外国人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英国记者贝特兰和安娜·路易丝·斯特朗。

  他们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中国的战歌》、《在延安》、《毛泽东印象记》等,曾经让西方人比较真实、详细地了解到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

  特别是1949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世界的目光更加注意东方的这块热土。

  纵观世界,从国家总统、外交官到军人、实业家、传教士、基督徒,从工农群众、游击队员、青年学生到学者、教师、演员,《红星照耀中国》等作品在全世界赢得了亿万的读者。

  当时,世界各国有关介绍研究毛泽东的书籍不下百种,毛泽东的影响已经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话说:毛泽东“改变了中国和世界”

  改变中国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说毛泽东改变了世界呢?

  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翻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历史,可以了解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政府是怎样处理与周边近邻和毗邻国家关系的。

  当中国革命在大陆凯歌行进时,蒋介石溃军向中国境外逃窜,邻国政府有的没有使用强力,迫使溃军缴械,致使他们取得喘息机会后,又向国内进行骚扰。对此情形,中国政府于1949年11月29日发表声明,向同中国国境毗连的各国政府郑重指出:

  彻底消灭国民党所有反动武装力量,乃我政府不可动摇的政策。不管战败了的国民党反动军队,逃到什么地方,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都保有权利过问这一事实,而容留国民党反动武装力量的任何国家的政府必须对此事实负责,并负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

  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是清楚的。但在1950年,当这种情形出现在缅甸时,中国在实际处理中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并没有采取在国境之外对蒋介石残部穷追不舍的直接军事措施。

  后来,缅甸各阶层人民坚决要求驱逐流窜到缅甸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对于这一部分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对中国进行骚扰的问题,缅甸政府于1953年3月间还向第七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了控诉。事实说明,在当时对中国国家安全尚未构成威胁的情况下,等待当地国家政府去处理这一问题,是稳妥的,影响是好的。

  中国同周围民族主义国家边境相接。但是边界几乎都未正式划定,甚至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的有争议的地区。当中国内地为人民武装所控制时,对于同毗邻国家有争议的边境地区,中国政府采取了慎重态度,约束自己的军队只前进至旧中国军队可以达到的界线。

  1953年底,印度派出代表团到中国商谈解决中印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历史遗留问题。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指出,需要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和解决两国之间“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中国基于自己的需要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客观上代表了时代的需要和历史的需要。国际关系中原来分散地存在着的这五项原则,一经中国将它们集合在一起并倡导于国际关系之中,就成了具有极大感染力和生命力的思想原则,在后来的国际关系历史的发展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公众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

  二、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改变了世界格局。

  1973年6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马里国家元首特拉奥雷时说:“我们都是叫做第三世界,就是叫做发展中国家。”1974年2月22日,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众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三个世界”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

  首先,是三个世界的划分。根据当代世界各种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毛泽东把处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上的国家区分为三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

  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什么叫超级大国?超级大国就是到处对别国进行侵略、干涉、控制、颠覆和掠夺,谋求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国家。”美苏两国“用不同的方式都想把亚非的发展中国家置于它们各自的控制之下,同时还要欺负那些实力不如它们的发达国家”。

  第二世界是处于两个超级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情况是复杂的,其中不少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当中的一些国家,至今还对第三世界国家保持着不同形态的殖民主义关系,像葡萄牙这样的国家甚至还在继续野蛮的殖民统治。”“同时,所有这些发达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着这个或那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威胁和欺负其中有些国家在所谓‘大家庭’的幌子下,实际上被超级大国置于附庸的地位。这些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摆脱超级大国的奴役或控制、维护国家独立或主权完整的要求。”

  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成了第三世界。广大的亚非拉国的家,包括大洋洲和欧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共有100多个。“这些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他们“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有着相似的苦难经历,也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和问题。“这些国家受的压迫最深,反对压迫、谋求解放和发展的要求最为强烈。它们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显示了无比巨大的威力,不断取得辉煌的胜利。它们是推动世界历史车轮前进的革命动力,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主要力量。”

  毛泽东对三个世界的划分,以各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程度、在国际事务中的状况以及国家利益为划分标准,意味着最终抛弃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基本观点和传统理论中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定亲疏的态度。

  其次,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主旨,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建立广泛的反对美苏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

  “两个超级大国既然要争夺世界的霸权,就存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它们之间的妥协和勾结,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它们之间的争夺则是全面的,长期的,绝对的。”

  1970年,毛泽东在著名的“5·20”声明中提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口号。后来,之所以从主要反对美帝转向主要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这是毛泽东分析了全球战略态势和中国周边安全之后的决策结果。

  60年代以后,美苏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苏联利用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全球战略”的漏洞,加紧对外扩张,与美国争夺霸权。勃列日涅夫趁美国经济危机和在越南战争中的困境,极力缩小与美国经济实力的差距,加紧军备竞赛,向美国展开全球攻势,使苏联在军事力量上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显示出咄咄逼人的势头。

  “在欺负人方面,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超级大国尤为恶劣。它出兵占领自己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它策动战争,肢解巴基斯坦;它说了话不算数,毫无信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对中国而言,进入70年代后,苏联反华变本加厉,发展成为直接的军事对抗。

  这种情况下,中苏分歧再也不是意识形态的分歧,而是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斗争。它对世界和中国都构成比美国要强烈得多的威胁,因此必然成为世界反霸斗争的重要目标。

  第二世界大战结束后,毛泽东曾指出:在两个大国即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一个极其辽阔的地带,这个中间地带“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尽管那时这个“中间地带”中的许多国家还依附于帝国主义宗主国,远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但毛泽东以他非凡的洞察力看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已经或将要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从而打破了战后初期世人对大国的迷信和对小国的歧视。

  1961年9月,“不结盟运动”确定了不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反帝反殖民地立场,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力量。1964成立的“77国”集团,是一个在经济上反帝、反殖、反霸的重要组织形式。此后,第三世界国家越来越多地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既不依附于美国也不从属于苏联的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使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基本政治格局大为改观。

  毛泽东密切注视着这一变化。1966年他指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风暴,定将给整个旧世界以决定性的摧毁性的打击。”这较之中间地带理论,对他们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又前进了一大步。

  到了70年代,第三世界驾驭国际事务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制定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策略,号召第三世界国家从掌握自然资源主权和确定原料价格着手,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解放。

  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在第三世界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第一次以如此激烈的形式表明,南北在经济上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的状态,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杠杆并不完全操在帝国主义手里,一旦第三世界国家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可以给整个国际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始终认为,作为国际无产阶级柱石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决地站到第三世界一边,同他们一道进行反帝反霸反殖的斗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都不能站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对立面去,成为骑在它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超级大国。

  可以这样说,“三个世界”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光辉应用和创造发展。这一崭新的国际关系理论,为中国人民改善中美关系,突破国际反华势力的包围,加强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建立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开辟同第二世界发达国家友好交往的渠道,借鉴第二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更是因为有了这一开拓性的国际关系理论,才会有中国80年代的对外开放。

  三、恢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震撼了世界。

  毛泽东晚年,对国际政治关系新格局的判断,在毛泽东与党中央看来,对我国安全直接的威胁,已由美国转为苏联。为了找到一个突破口,维护国家的安全,促成了尼克松访华,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

  7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的信息。基辛格这位神秘的西方客人踏上了中国的国土,与周恩来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为尼克松访华铺平了道路。

  中美之间经历长期的对峙后,终于迎来了一个“蜜月”时期。

  在打开中美关系僵局之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邀来我国访问,毛主席会见了田中,进行了认真、友好的谈话。无论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前或正常化后,毛泽东都为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倾注了大量心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就一再指出,要把日本广大人民同极少数军国主义分子严格区别开来,广大日本人民没有战争责任,他们也是侵略战争的受害者,愿意同中国人民友好,还要“把政府决策的人和一般的官员区别开来”。在这个基础上,由政界有识之士、大批友好人士带动,形成不可抗拒的民间友好洪流,以民促官,最终推动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从中美、中日关系得到改善开始,整个世界就受到了这一时代新潮的冲击。同中国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新兴国家为中国在外交上的成就欢欣鼓舞,他们不仅盼望中国像巨人一样屹立在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而且以实际行动努力促成这一点。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把蒋介石国民党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这表明在国际政治格局中,除了存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外,还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由一批新兴国家组成的世界进步力量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力量。

  四、毛泽东思想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持久的。

  早在1927年5月27日出版的《共产国际》俄文版及6月25日出版的英文版上就刊登了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第1-7部分。同年出版的《革命东方》俄文版第2期上也刊登了该考察报告。有人统计,《共产国际》杂志刊登了毛泽东的10多篇文章,其中包括《我们的经济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和《论新阶段》。

  国外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发表《实践论》、《矛盾论》开始的。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对“两论”的介绍和评价进行的,以苏联为主要代表。

  与此同时,西欧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也开始进行研究。如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康福斯在他的著作《唯物主义与辩证法》一书的日本版序言中说:“由于中国革命及领导者毛泽东的努力,在马克思主义著作里增写了伟大的新的篇章。”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斯拉夫的普·弗兰尼茨基在196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史》书中认为,毛泽东对“人民内部对立作了著名的分析”,普·弗兰尼茨基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史专著。

  在60年代,日本曾出现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会、讲习会。据中日友好协会机关杂志《日本和中国》的报道:1961年夏在名古屋举办过四期毛泽东思想学习会,每期人数都增加。

  1979年,西德编辑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毛泽东著作,共7卷。据不完全的统计,从50年代以来海外出版的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英文著作近200种。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新华社编辑了一本书《举世悼念毛泽东主席》,书中收录了毛泽东逝世之际世界各政党、政府团体、报刊、电台以及许多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学者所发的唁电、申明、评论、谈话、纪念文章,看看这本书,看看世界各地所举行的悼念活动,就可知道毛泽东对世界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影响。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80年代以来,国外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1年,一位非洲国家的领导人谈道: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那么多,我们实在看不了、看不懂,也很难用。又说,他们能够搞成功得益于《毛泽东选集》第1、2、3、4卷。毛泽东思想对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也有影响。

  1985年1月26日,尼加拉瓜桑地诺民主解放阵线全国领导委员会成员、国防部长、温贝托·奥尔特加在同新华社记者谈话中说:“我们过去在战争年代读过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并说他很希望能访问中国,看看中国革命的历史纪念地、毛泽东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五、毛泽东的高尚人格,树立了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坦赞铁路是毛泽东时代,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该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

  该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

  全线建桥梁320座,总长为16520米;隧道22座,总长8898米;兴建车站93个;建设房屋总面积3.6万平方米。该项目于1968年5月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10月正式开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6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

  铁路建成后,交由坦赞两国组成的铁路局共管。其后,为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营,中国继续提供无息贷款,予以技术合作援助,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管理或提供咨询。截至1999年底,累计派出专家近3000人次。坦赞铁路成为中非友好的典范。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毛泽东大街”。这条大街记载着中国人民和柬埔寨人民的深厚友谊。西哈努克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说,柬埔寨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柬埔寨争取独立和领土完整而给予的慷慨无私的支持和资助。

  中、柬两国的友谊在20世纪70年代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1970年,朗诺·施里玛达集团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将西哈努克亲王废黜。从1970年开始,西哈努克长居北京。他的国家,经过5年多浴血奋战,终于在1975年4月17日解放了金边,4月19日取得了全国胜利。

  毛泽东与西哈努克的交往,可称晚年毛泽东人生中一段瑰丽动人的篇章,从中折射出毛泽东一如既往的无私博大、慷慨大方。对弱小的柬埔寨倾注那么大的热情,一方面出自毛泽东人格深处固有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反映了晚年毛泽东的激越情怀,他事实上领导了一场第三世界国家对第一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的伟大斗争,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也就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六、毛泽东成为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学习的对象。

  毛泽东是一位改变了中国社会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巨人。毛泽东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历史巨人,其成功的秘密何在?对此,毛泽东本人曾有明确的回答。

  1964年8月29日,毛泽东会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代表团团长潘迪说:“能够同您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会见,我们教育代表团的全体团员都感到非常高兴和十分幸福。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快乐。”毛泽东说:“谢谢。我没有什么伟大,跟你们差不多,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你们差一些。”

  在会见过程中,团员马拉问:“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您之所以这样伟大的秘密是什么?您怎么能够这样伟大?您力量的源泉是什么?”毛泽东坦率地回答道:“我已经说过,我没有什么伟大,就是从老百姓那里学了一点知识而已。当然,我们学了一点马克思主义,但是单学马克思主义还不行,要从中国的特点和事实来研究中国问题。”“力量的源泉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想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

  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在亚洲原野、非洲丛林直至美国黑人区使无数人为之倾倒。连那个拳王泰森,得意时花天酒地,入狱后学毛选则深有感触,于是在自己臂肌刺上这个偶者的头像。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欧洲大陆席卷着思想解放的狂潮,当时的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青年都在寻找一种反叛的力量,东方发生的如火如的革命运动使他们获得了崭新的思想和抗争的勇气。《国际先驱导报》驻波士顿的记者采访了一位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小镇、而今在美国生活的德国人赫尔波特,他对毛泽东的崇拜来源于幼年时代的记忆。

  20世纪60年代末席卷欧洲的思想解放狂潮以及毛泽东思想向西方的流传深刻影响了他的童年生活,也把他造就成了一个坚定的毛泽东追随者。他说,我热爱这种来自东方的思想。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白宫岁月》中,生动地回忆他在毛泽东书房里就曾亲身感到从毛身上折射出来的这种精神力量:

  “我从来没有遇见一个人像他那样具有如此高度集中的、不加掩饰的意志力;他成了凌驾整个房间的中心,而这不是靠大多数国家那种用排场使领导人显出几分威严的办法,而是因为他身上焕发出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到的压倒一切的魄力;没有任何外在的装饰物可以解释毛泽东所焕发的力量感。”

  巴基斯坦总理本·布托在毛泽东逝世期间,给毛泽东的评价最高: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记。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确实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是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毛泽东没有死,他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将继续指导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命运,一直到太阳永远不再升起。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的功绩,那将有损于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当然他为中国及其八亿人民做了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毛泽东也是一位崇高的世界领袖。他对当代局势发展的贡献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今天,全世界都哀悼毛泽东的逝世,但是到明天黎明,都将起来歌唱颂扬他不朽的赞歌。我的思想和感情,像我的同胞一样,极为悲恸沉痛。这位人物的谦虚和幽默,他的光荣和伟大,他的英勇和胜利,将永垂青史。毛泽东的名字将永远是穷人和被压迫者的伟大而正义的事业的同义语,是人类反对压迫和剥削的斗争的光辉象征,是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胜利的标志—“是幻觉还是梦境?日出雾散,是梦还是醒?”我们巴基斯坦将永远怀着敬意纪念不朽的毛泽东。

  七、毛泽东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毛泽东主席逝世以后,多少年来,前来韶山参观访问的国际友人仍然络绎不绝。他们用各自不同的语言和文字,以谈话、留言、留影、赠送纪念品等多种形式,纷纷表达对毛泽东主席的敬仰,对毛泽东思想的赞颂和对这块孕育伟人的光荣土地的深厚情意。

  到韶山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可以说,没有哪一天无人来韶山参观。人们在这里寻觅共和国缔造者少年时的足迹,研究毛泽东这位“山沟里走出来的马克思”,人们在旧居驻足也留下了深深的景仰和思索。

  来到此地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毛泽东。

  纵观全世界近代史,没有哪一位能够向毛主席一样,把一个政党从无做到有,从小做到大,也没有哪一位领袖能够受到全世界一致推崇。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