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脚踏实地 青春无悔!知青下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

作者:中国历史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12-23 09:28:55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 1968年12月22日,

  52年前的今天,

  《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

  “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半个多世纪后可以清楚地看到,

  “ 上山下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

  “ 知青”是共和国建设的重要基石。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

  也出现了一些否定“上山下乡”运动的观点。

  胡说“知青”是“被毁掉的一代”、

  “上山下乡”是“受迫害”、“逆城市化”

  等错误言论。

  这些言论“醉翁之意不在酒”,

  实际上是企图借此否定新中国的奋斗历程。

  无数事实说明,

  评价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活动,

  如果仅仅从个人立场出发,

  脱离了时代条件和历史大背景,

  以片面的、支流的、静止的观点解读历史,

  就绝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读历史,

  更需要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知青下乡运动的战略意义

  第一,反和平演变战略的关键一招——培养了革命事业接班人。

  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之际,时任美国情报部门高级官员的艾伦·杜勒斯详细勾勒了和平演变的图谋:“战争将要结束,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的物质力量,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不断地促进官员们的肆意妄为,让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

  1956年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后,艾伦·杜勒斯的哥哥约翰·杜勒斯宣称资本主义世界要有这样一个“基本的信念”:“如果他继续要有孩子的话,而他们又有孩子的话,他们的后代将获得自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西方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第三、四代人身上。

  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抓住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战略策略重点改变这一重大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要防止“和平演变”。

  毛泽东同志把主要希望寄托在青年学生身上。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些群众主要是年轻人、学生,正是杜勒斯们寄托‘和平演变’希望的最年轻的一代。让他们亲身体验斗争的严重性,让他们把自己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再告诉他们将来的子孙后代,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也可能使杜勒斯的预言在中国难以实现。”

  毛泽东同志还说:“现在学生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呢?学生最严重、最严重的缺点,就是脱离农民,脱离工人,脱离军队,脱离工农兵,就是脱离生产者。”也就是说,要把广大青年、学生培养出革命接班人,就必须让他们到生产中去,到工农兵中间去。

  1968年12月,毛泽东同志推动青年上山下乡。这为防止西方和平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年上山下乡的一大批知识青年,现在正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上和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7名政治局常委中,就有4位就有着上山下乡的经历,占比57.1%。习近平总书记15岁去的西北黄土高原,在那里一待就是七八年。

  【1993年习近平回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看望乡亲们并合影。图源:人民网】

  ​

  2004年,习近平同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八年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

  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几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如前所说,中国是一个大而穷的农业大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轨迹是从农村到城市、由农业到工业、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中国的国情,也是中国的特色。

  为此,党和国家制定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总战略。搞好农业,夯实农业基础,是这个战略布局中的重中之重。

  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是我国第一代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他们把文化科学知识带到农村,带头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开发农副业生产的新领域,促进农业全面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工业。

  当时党中央制定的《农业发展纲要》明确规划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发展工作,将其纳入国家计划,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正是在这一战略规划的指引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村建设、边疆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与治山治水、改变贫瘠落后面貌结合起来,确确实实为农村、边疆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辨明污名化知青下乡的错误言论

  否认“知青下乡”运动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大多是从自身角度、感受、得失、好恶去评价和衡量,而非从深层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去分析探究隐藏在背后的缘由、背景及其意义。对这些错误观点,值得分析、辨明。

  1.“逆城市化”?脱离历史背景,以现有观点评断历史过程

  这一观点认为“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是社会发展进步和现代化趋势”,因而将持续20多年的城市知青上山下乡到农村,称为“历史的倒退”、是对历史的反动。

  这一观点是脱离历史实际的。从当时中国的历史大背景来看,在国民经济基础整体还很薄弱、农村贫穷落后面貌需要改变、就业狭窄、升学受阻的特殊状况下,党和国家决策动员组织大规模城镇知青到农村去,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培养锻炼青年、加快农村建设等,无疑都是有巨大历史价值的,是无可厚非的。

  可以说,作出这样的决策,是与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完全相适应的。

  历史已经证明,知青上山下乡不仅缓解了中国当时经济社会以及国际环境诸多方面的压力和矛盾,而且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

  如果不顾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现状,而用现在的观点去套用这段历史进程、去评价这段历史是非,就会误入历史的迷雾之中。

  知青并不是什么“毁掉的一代人”,而是在艰苦岁月中锻炼成长为有作为的一代人。他们中最优秀的代表,在本世纪初,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在新时代奋斗前行的历史重任。

  历史已经证明,

  知青上山下乡,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

  看待这一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时刻不能脱离历史的观点。

  当今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

  经过风雨洗礼和考验的广大知青,

  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中

  成为民族的脊梁,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脚踏实地,实干兴邦,

  青春无悔,青春万岁!

  (有删除)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