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伟 朱丽叶丨“南京路上好八连”为什么红了50多年?
背景介绍
第72集团军某旅“南京路上好八连”组建于解放战争时期,这支诞生于1947年的英雄连队,先后参加过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1949年进驻上海,1963年被国防部命名为“南京路上好八连”。毛泽东同志为连队写下《八连颂》,好八连闻名天下。
连队党支部分别被中共中央、中组部、原总政治部、原南京军区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队共荣立集体一等功7次、二等功22次、三等功13次。
视频链接:v.qq.com/x/page/n0916b36g4z.html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
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第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接着,各大报纸发表了介绍好八连的事迹和经验的文章。毛泽东同志看到好八连的事迹,受到极大鼓舞,在当年八一建军节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后来名扬天下的《八连颂》,表彰这个英雄连队,号召全国军民向好八连学习。
如今,“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已有50余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任务在变、生活条件在变,但八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连队精神从未改变。
南京路上的好八连
走进“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位好八连战士的雕塑形象。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来到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面前。一张照片、一面锦旗、一双草鞋、一件缝满补丁衣裳、一只老式军用水壶……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好八连的故事。
1947年8月6日,在山东莱阳县小园村,华东军区特务团把招来的几十个胶东农民子弟编在一起,组成了该团的四大队辎重连,不久连队改番号为华东军区警卫旅特务团一营一连。建连第一课,连长张成志就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新入伍的战士们,连队官兵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牢记于心。
连队先后参加了山东解放战场以及淮海、渡江和上海等诸多战斗战役,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连队随大部队进驻上海,当时,连长张成志和连队战士从丹阳乘坐运货的平板车来到上海。为了不打扰群众休息,战士们到达上海一直在月台露宿。三天后,连队大步进城。第一夜,宿营在“大世界”跑马厅后面的一排马厩里,随后又搬到苏州河畔一个废旧仓库里。全连战士把被子半铺半盖,睡在地上。直到7月份,部队分配了在南京路上值勤的任务,进驻青海路刘家公馆,才算有了固定的住所。“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讲解员周权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连队进驻上海后被编为三营八连,在南京路担负警卫和巡逻任务。
从农村到城市、从战场到十里洋场,面对上海的灯红酒绿,八连的战士用行动坚守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的连队精神。八连战士拾金不昧,不论捡到什么都尽量想办法找到失主或交公处理。八连战士还有句口头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个人生活上他们克勤克俭,而在帮助同志、支援人民群众的时候,却又慷慨无私。八连的战士们就是这样保持着无产阶级的高尚品质,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坚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及其生活方式的侵蚀,团结人民群众,出色地完成了警卫任务,被誉为“霓虹灯下的哨兵”。
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
为民初心不改
1976年,当时上小学五年级的胡红根结识了好八连。当得知胡红根患小儿麻痹症,生活难以自理后,八连战士对他悉心照料。背他上学,定期帮他擦身洗澡,每年给他过生日。尽管连队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帮助胡红根始终没有间断过,当年他喊连队战士叔叔,现在八连官兵称他为“胡伯伯”。称呼的变化,见证了一段几十年的军民深情。
从1983年开始,好八连与南京东路街道云中居委孤老结对帮扶,定期上门帮助孤老打扫卫生,拆洗被褥,料理生活,表演文艺节目,逢年过节又为孤老送去自产的新鲜猪肉和蔬菜,每年除夕夜都要去陪孤老守岁。老人们都说,八连与南京路有缘,更对老百姓有情!此外,每月20日,八连官兵都会身背工具箱,走上南京路,义务为过往游客和市民提供补鞋、磨刀、理发等服务,至今从未间断。
在“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里,木工箱、补鞋箱、理发箱的“三箱”传家宝,已传承到了第42代传人。“为人民、几十年”,不忘初心的八连官兵,用实际行动续写着“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时代篇章。
如今,好八连从繁华闹市搬到了僻静郊区。他们的任务从巡逻执勤南京路到保障大上海安全。特奥会期间到机场做志愿者服务;世博会期间,担负着要求最严的浦西VIP通道、环境条件最艰苦的十六铺水门安检执勤任务;上海世游赛上,则在高风险公开水域进行救生和安全警戒;每一次参与地方工程建设时,八连官兵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专程视察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称赞好八连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哺育下成长起来的英雄连队,是人民军队行列中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骄傲。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后,再次接见连队代表,勉励不断弘扬“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记录着好八连几十年如一日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风雨历程。这个被称为“集体的雷锋”的连队俨然成了上海的一张精神名片。
上海市把“学习雷锋,学习八连”写进了《市民公约》,教育部门把八连艰苦奋斗的事迹写入小学生思想道德课程教材;南京东路、江苏路等10多所中小学,每年都要派学生到八连接受国防知识培训;厦门路小学成立“小八连中队”,时常跟好八连服务队到南京路为民服务。八连如同一条流动的星河,将光辉洒向每个角落。
对 话
对话“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讲解员周权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当兵?
周权:当兵是我从小的一个梦想,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得到锻炼,同时也是想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在军营中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非常充实、很有意义。我非常认同“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话。
记者:你经常在展馆里为别人讲解好八连的故事,哪一个故事让你印象最为深刻?
周权:展览馆里面的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见证着好八连的光辉历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连队战士露宿街头的照片。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八连随部队进驻上海,经过艰苦奋斗的跋涉,到达上海已是深夜,为不惊扰市民休息,连队全连战士和衣而眠、露宿街头。这充分体现了连队严格的军纪和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宗旨。
记者:八连的连队精神是什么,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周权:八连进驻上海,驻扎在南京路上,最初是为了巡逻保障群众安全,同时也会照顾孤寡老人、为群众打扫卫生、理发按摩等,为群众做了很多实事。其实这也是八连的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身在八连被八连的精神熏陶着,对我成长有很多的帮助和改变,让我成为一个坚韧不拔、不轻易放弃、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人。
记者手记
在“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内,陈设着以毛泽东诗篇《八连颂》为主线,分为“好八连,天下传”“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纪律好,如坚壁”“为人民,几十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6个单元。
在讲解员的陪同下,倾听好八连的辉煌事迹,看着八连官兵的一张张照片和一件件实物,感受着好八连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面貌,感受着荣耀背后八连每一位士兵的辛劳汗水。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这充分表现了八连的连队精神。这支组建于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连队,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